鸿门宴、苏轼与乌台诗狱、荆轲刺秦王80字简介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项羽欲除掉起义灭秦的刘邦,遂用范增请刘邦于鸿门赴宴之计。席间项庄舞剑,欲刺刘邦,碍于项伯卫护而不得逞。张良慷慨陈词,力挽狂澜,再有陈平、樊哙等鼎力相助,刘邦终逃走。

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

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首见,刺秦王不中,被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