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忆3次大阅兵: 没有祖国富强就无强大军队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新华社记者孙茂庆(右二)、王建民(左二)与女飞行员合影

作者简介:孙茂庆,男,新华社解放军分社驻空军支社社长,高级记者。在30年的军事记者生涯中参与过多次重大军事演习和重大先进典型的采访报道。采写的关于抗洪英雄高建成、试飞英雄邹延龄、李中华的报道曾引起过很大反响。

我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一名新华社记者,有幸参加了3次国庆大阅兵报道。这的确很幸运、很难得、也很自豪。至今那一幅幅波澜壮阔、威武雄壮的阅兵场景,仍令我激情满怀、记忆犹新。

1984:92架战机组成四个梯队

第一次是1984年国庆35周年大阅兵。记得当时解放军分社只集中了10多名文字、摄影记者,由社长阎吾同志负责指挥。

整个阅兵报道发稿数量不多,只有三到五篇,当时我负责空中梯队:92架喷气式轰炸机、强击机、歼击机组成四个空中梯队,整个空中梯队比10周年国庆大阅兵增加了4架飞机。第一梯队由一架轰六型飞机领队,8架歼教五飞机分在两旁作拉烟表演通过天安门上空,紧随其后的是18架轰六型飞机编成第2梯队,第三、第四梯队是强击机、歼击机梯队。

1999:空中梯队首次由陆海空三军组成

第二次是1999年国庆50周年大阅兵。这次空中阅兵是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参加机种、机型最多,指挥难度较大的一次。10月1日11时5分,以空军航空兵为主体共132架、9个机种、14个机型联合组成10个空中梯队依次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