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吟唱的《梁甫吟》内容是什么?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诸葛亮吟唱的《梁甫吟》内容是什么?梁父吟-诸葛亮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冢?田疆古治氏。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冢?田疆古治氏。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诸葛亮是我国最受人们敬仰的古代先贤之一,是聪明和智慧的化身。他生于181年,234年卒。字孔明,东汉末年琅琊阳都人,公元192年随叔父诸葛玄避乱荆州,隐居隆中,后为蜀丞相。因为感激刘备知遇之恩,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17岁那年(198年),身穿长袍大褂,风尘仆仆只身来到古齐都临淄漫游。东汉末年临淄“富冠海内”,齐王宫殿尚存,富丽堂皇。但诸葛亮无心留连这些盛况,而是亲临齐城南门之外“荡阴里”那状如山丘的“三士冢”。这个封土冢今在齐都镇南关村之东,一墓三坟,现高约12米,东西长110米,南北宽55米,周围建有砖石围墙,石碑上书“三士冢”。

诸葛亮来到墓前,心潮起伏,吊古抒情,吟成了一首千古悲歌《梁父吟》,诗曰: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梁父吟》是抒发忧愤的悲歌。诸葛亮齐都之行时,正是他遭受挫折的年代。他兄弟自幼失去父母,寄居在叔父诸葛玄家中,后诸葛玄被杀,诸葛兄弟落了个寄人篱下的悲惨境地,只得去南阳“躬耕田亩”,这就使他从小心中就充满不平之气,再加上当时朝政黑暗,连年混战,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诸葛亮这个“逸群之才,美霸之器”的政治家必然感到愤慨,况且当时他正当少年气壮,血气方刚之时,更容易激愤,好为《梁父吟》这是自然的。诸葛亮吟唱的《梁甫吟》内容是什么?梁父吟-诸葛亮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冢?田疆古治氏。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诸葛亮是我国最受人们敬仰的古代先贤之一,是聪明和智慧的化身。他生于181年,234年卒。字孔明,东汉末年琅琊阳都人,公元192年随叔父诸葛玄避乱荆州,隐居隆中,后为蜀丞相。因为感激刘备知遇之恩,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17岁那年(198年),身穿长袍大褂,风尘仆仆只身来到古齐都临淄漫游。东汉末年临淄“富冠海内”,齐王宫殿尚存,富丽堂皇。但诸葛亮无心留连这些盛况,而是亲临齐城南门之外“荡阴里”那状如山丘的“三士冢”。这个封土冢今在齐都镇南关村之东,一墓三坟,现高约12米,东西长110米,南北宽55米,周围建有砖石围墙,石碑上书“三士冢”。

诸葛亮来到墓前,心潮起伏,吊古抒情,吟成了一首千古悲歌《梁父吟》,诗曰: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梁父吟》是抒发忧愤的悲歌。诸葛亮齐都之行时,正是他遭受挫折的年代。他兄弟自幼失去父母,寄居在叔父诸葛玄家中,后诸葛玄被杀,诸葛兄弟落了个寄人篱下的悲惨境地,只得去南阳“躬耕田亩”,这就使他从小心中就充满不平之气,再加上当时朝政黑暗,连年混战,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诸葛亮这个“逸群之才,美霸之器”的政治家必然感到愤慨,况且当时他正当少年气壮,血气方刚之时,更容易激愤,好为《梁父吟》这是自然的。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冢?田疆古治氏。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诸葛亮吟唱的《梁甫吟》内容是什么?梁父吟-诸葛亮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冢?田疆古治氏。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诸葛亮是我国最受人们敬仰的古代先贤之一,是聪明和智慧的化身。他生于181年,234年卒。字孔明,东汉末年琅琊阳都人,公元192年随叔父诸葛玄避乱荆州,隐居隆中,后为蜀丞相。因为感激刘备知遇之恩,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17岁那年(198年),身穿长袍大褂,风尘仆仆只身来到古齐都临淄漫游。东汉末年临淄“富冠海内”,齐王宫殿尚存,富丽堂皇。但诸葛亮无心留连这些盛况,而是亲临齐城南门之外“荡阴里”那状如山丘的“三士冢”。这个封土冢今在齐都镇南关村之东,一墓三坟,现高约12米,东西长110米,南北宽55米,周围建有砖石围墙,石碑上书“三士冢”。

诸葛亮来到墓前,心潮起伏,吊古抒情,吟成了一首千古悲歌《梁父吟》,诗曰: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梁父吟》是抒发忧愤的悲歌。诸葛亮齐都之行时,正是他遭受挫折的年代。他兄弟自幼失去父母,寄居在叔父诸葛玄家中,后诸葛玄被杀,诸葛兄弟落了个寄人篱下的悲惨境地,只得去南阳“躬耕田亩”,这就使他从小心中就充满不平之气,再加上当时朝政黑暗,连年混战,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诸葛亮这个“逸群之才,美霸之器”的政治家必然感到愤慨,况且当时他正当少年气壮,血气方刚之时,更容易激愤,好为《梁父吟》这是自然的。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冢?田疆古治氏。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