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与中国的政治改革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新加坡联合早报日前发表文章,题为:省政与中国的政治改革,作者:郑永年,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全文如下:至少从中央地方的关系而言,中国还没有从制度层面完全解决国家统一的问题。中央能够控制省主要是因为执政党所具备的强制力,而非基本制度。一旦当中央被这样那样的因素所弱化的时候,就会很快造成强省、弱中央的局面。 中国的省都那么大,一旦民主化,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从世界各国民主化的经验来看,不能排除在规模很大的省或者其他地方政权一些出于私利的政治人物利用民主化来追求地方主义,甚至是闹独立。直辖市和县(市)都是未来中国民主政治的单元,它们都没有任何独立的可能性。 本栏在前几周讨论了为什么中国要进行县政改革,并且提出了中国中央地方关系改革的方向当是虚省实县。因为已经论述了县政改革,这里专门讨论中国的省政改革和中国的政治改革的关系。 对省政改革的呼吁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情。自晚清以降,已经经历了很多波的讨论。不同时代的人就如何改革省政提出过不同的概念和方法。在不同时代,政府也会对省政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在漫长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中,中央和地方关系都是围绕着省政的作用来展开的。尤其是清朝解体之后,更是围绕着国家的统一问题来讨论省制改革。人们所提出的各种方案包括虚省、缩省、废省、兴省等等的中心,都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及其省在中国政治的作用问题。 今天再次提出省制改革具有更丰富的意义。仍然可以把省制改革放在国家统一和国家建设的内容中来加以讨论。尽管经过近百年的革命,中国已经成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统一不会再出现任何问题了。至少从中央地方的关系而言,中国还没有从制度层面完全解决国家统一的问题。中央能够控制省主要是因为执政党所具备的强制力,而非基本制度。一旦当中央被这样那样的因素所弱化的时候,就会很快造成强省、弱中央的局面。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了。如何弱化诸侯的力量是历朝历代所要关注的事情。 但是今天讨论省制改革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如何强化中央的权威或者地方政府的权力把改革推向深入。中央地方关系已经成为中国改革的其中一个最大的制度性制约。中国在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强人政治时代,中央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没有什么大的困难。毛泽东时代对中央地方关系作了几次调整。邓小平时代,省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改革角色。无论是集权还是分权,中央政府都是占主导地位的。分权就是中央政府授权在各省从事改革事业,例如八十年代的广东。尽管中央里面有不同的声音,但中央还是能够保护地方的改革的。另一方面,一旦中央权威被弱化,中央领导层还是能够把权力收回来。这尤其表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选择性经济集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