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饰铜葫芦笙
笙是簧管乐器的一种,古属八音之一匏类,在我国殷、周时已开始流行。笙的外形式样很多,不同地方又具有自己的特色。距今两千多年前的云南古代滇族,他们使用一种笙类乐器——葫芦笙,分直管和曲管两种,演奏形式多样,或独奏,或合奏,或伴奏不等。现今云南一些少数民族中,仍有此种乐器使用。
1972年,云南江川李家山24号墓出土了一件牛饰铜葫芦笙(见配图),青铜质地,通高28.2厘米,断代为春秋晚期,属于曲管葫芦笙一类。曲管葫芦笙一般于柄端见吹孔,下面球形体上常见五孔或七孔。牛饰铜葫芦笙曲管上段见一圆孔,下部正面见五孔,背面一孔(孔内原插有竹管,发现时已朽腐)。
该笙造型独特,装饰异常巧妙。形体如一葫芦,葫芦管显然制作得夸张一些,弯曲如弓,增强了形体的“曲线美”。更为精彩的是,曲管的顶端焊接了一头犍牛,作站立状,尾巴长拖于地,两牛角宽大,似翘首期盼,等待希望……,牛静,葫芦静,情景更静,艺术价值极高,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