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神枪手讲解战场用枪秘籍(2)

实战现场 闪动瞄准 资料图片
实战术一:闪动瞄准场景
简单的说就是:用准星对准目标,用大脑实现“三点成一线”。
这一方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不练数千次不能领会掌握其要旨。具体的说就是视线和手枪准星对准目标同时进行,在这一短暂的过程中扳机指从规则三的位置扣在扳机上。目标可能只有两米距离,也可能是30米外,但准星在缺口中必须清晰。记住,射击的时候双目睁开!
通常在步枪射击过程中,缺口、准星、目标必须形成一条直线,这需要几秒时间。由于人眼部肌肉的限制,人眼不可能同时在三个不同距离聚焦,一名射手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三个不同的距离上,尤其是聚焦缺口时,更需要注意力的集中。
“闪动瞄准”要求射手用准星对准目标,而不顾缺口,省掉了聚焦缺口所需要的时间,更迅速对目标射击。之所以叫“闪动瞄准”是目标和准星在射手的眼前是一个单独的目标,这是由于射手大脑的“认知”习惯形成的。而射手在没有聚焦缺口的同时却能“看”得见缺口的准确位置。“闪动瞄准”比“瞄准射击”更能快速击中目标。
“闪动瞄准”的功能是人类在狩猎时期就获得的“认知功能”,也就是“手”和“眼”的协调功能,体现在手枪射击上就是人的大脑替代了缺口,与准星对准。
这一功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体现,优秀的飞行员和防空炮手通过飞机的轮廓就能判断并标准目标。二战之后科学家更进一步研究人的这一功能,比如电视广告中闪动的画面,虽然肉眼不能具体判断闪动的是什么武器,但大脑能够根据其轮廓快速“认知”物体的名称。
“闪动瞄准”就是调动人的大脑进行计算,用大脑实现“三点成一线”的准则。实现这一方法的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有一个冷静镇定的大脑。

扳机控制 资料图片
实战术二:突然压缩
这是对扳机指的控制。扳机指突然收缩必然影响到射击的准确度,所以在娱乐射击时都强调扳机指缓慢挤压扳机,防止“突然压缩”。但在实战中你没有充足的时间将扳机指“缓慢挤压扳机”,你必须快速射击
但如何“压缩” 呢? 形象的说就是射手要把扳机当作一根易碎扎手的玻璃棒。由于手枪的枪身短,如果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即便采用“瞄准射击”缓慢挤压扳机,手部的肌肉运动也造成枪身移动。“突然压缩”的窍门就是握枪的部分和扳机指“挤压”和“压缩”同时进行,扳机指对扳机所使用的力量就如同在试图用手指压碎这个玻璃棒,尽管扳机很轻,所用的力度与握枪的部分相同。手的各个部分在使用同力度挤压、压缩的同时也将影响枪身稳定的程度降到了最低程度。

图示 右列为正确扳机指接触扳机位置 资料图片
实战术三:两发连击
两发快速连击。参加过实战的杰夫知道,即便是.45口径的考尔特有时一发也不能阻止敌人,两发连击能够保证彻底消灭敌人。两法连击目前已经被世界各特种部队采用。杰夫对“两法连击”的术语不以为然,他更喜欢“榔头”这个术语。
注意图中的两枚弹出来的弹壳,标准的“两法连击”。

手枪在射击时出现卡壳现象很正常
实战术四:敲-拉排障
手枪在射击时出现卡壳现象很正常,无论是自己的配枪还是从地上拣起战友的手枪,关键是如何快速排除故障。
卡壳:第一个动作就是用非持枪手掌猛烈敲击弹夹底部,第二个动作紧接第一个,用非持枪手拉枪栓。然后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