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间谍“梯队”曾在香港设立对华-基地
2em"此外,这批材料中的238份还披露,包括朝鲜、越南、埃及、前苏联、菲律宾等多个国家、组织的司法及军事情报信息都被其-截获,而且像日本、法国这样英美的重要盟国也成为其重要-对象。报告还特别指出,“日本政府利用较复杂密码防止国家机密外泄”。
“梯队”系统是幕后黑手
据国际情报专家分析,这批机密文件中提及的活动指向的“梯队(ECHELON)系统”,就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国安局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签署了《乌萨卡情报公约》之后组建的全球性-系统。该系统利用地面-设备和间谍卫星,组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情报搜集及分析系统,可截查各地无线电及卫星传播、电话、传真、电邮,甚至电脑数据,目前其在全球每天截取信息数量可达30亿个之多。
据西方媒体披露,“梯队”系统在全球范围内至少建立了7处大规模的-基地设施,主要是英国的蒙威茨山基地、莫文斯托夫基地,美国本土的亚基马基地、舒格格罗夫基地,加拿大的利特里姆基地,澳大利亚的杰拉尔顿基地以及上文提到的新西兰怀霍派基地等。其中英国的蒙威茨山基地是“梯队”间谍系统在欧洲的中心基地,位于英国约克郡,目前至少拥有30多个-装置。
香港成为“梯队”对华-基地
上世纪70年代末期,英国还在香港东部小西湾设立了-站,成为-太平洋及印度洋的国际通信的枢纽设施。而据附近的老居民介绍,小西湾的-站戒备森严,不仅由非华藉的英兵宪兵把守,而且-房使用的厚达十几厘米的钢门,当时英国人为防止-突袭香港,还特别加装了反锁系统,如被敌人包围可把自己反锁在屋内,以便争取时间将解码器和其他机密销毁以免落入敌人手中。由于香港于1997年回归中国,故英美在1994年关闭该接收站,所有职员于1994年11月离开香港。
尽管这一消息一直被英美等国否认,但澳大利亚《时代报》此前的一则报道也对此加以了印证。该报透露,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于便于管理和隐蔽的需要,英国技术人员陆续退出小西湾-站,而转由“梯队”系统于1981年组建的澳大利亚墨尔本联合技术机构接管,该机构的人员主要就来自澳大利亚国防部通信管理局和新西兰政府通讯安全局。而该机构的主要-站点有三个,其中两个设在澳大利亚本土的沃森尼亚和墨尔本,另一个就是香港小西湾。
当时,这一高度机密计划还使用了一系列特殊代码加以保密。香港卫星-站叫做“天竺葵”,墨尔本的叫“AUJ360”,卫星中继线叫“三趾鸥”。澳大利亚20世纪80年代发行的防务文件就称“三趾鸥”是“设在香港、针对中国”的装备优良的通信的拦截工程。而另一份泄露机密的澳大利亚防务文件则说澳大利亚对中国进行刺探的主要目标是:中国的先进-和太空试验活动以及中国在帕拉塞尔群岛(西沙群岛)的军事活动,也“监视苏联在东亚的海军调遣,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和堪察加的海军基地到越南的金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