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80后军人闪婚者增多 择偶偏爱贤惠型女孩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4-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资料图:飞行员举行婚礼

编辑同志:

婚恋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青年官兵以“80后”为主,他们不愿因循守旧,与传统保持着“一定距离”;他们受现代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影响较深,思想观念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那么,如今已成为基层建设“主力军”的他们,有着怎样的感情世界?在桃花盛开的时节,记者走进广州军区某师,聆听“80后”官兵的婚恋新主张。

【新名词:闪婚】

“大龄化”的时尚或无奈

【名词解释】“闪婚”是闪电式结婚的简称。指两人在短暂的相识后,未经过长时间交往和了解便确立婚姻关系。选择这种“快餐式”爱情和婚姻的群体被称为“闪婚族”。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从恋爱到结婚的过程,越来越多的“80后”加入“闪婚”行列。

【典型人物】邓亦怀,指导员,28岁,结婚半年

邓亦怀跟妻子结婚时,彼此相识还不到1个月。对于自己为什么会成为“闪婚族”,他坦言,主要源于家人的压力。

军校刚毕业那会儿,邓亦怀的父母一点也不担心帅气的儿子会找不到对象,反而三番五次叮嘱他不要着急。在山里人看来,一个英姿勃发的青年军官,就应该找一个优秀的女孩。邓亦怀也坚信,自己的爱情前程一片光明。

一挑好几年,理想中的“完美公主”没找到,自己倒成了大龄青年。村里渐渐有了闲话,父母也开始着急。“他们天天催我,说只要找个条件差不多的就行了!”邓亦怀在父母安排下相了亲,结果第一次见面双方就“对上了眼”,很快两人便结了婚。

【各执一词】

吴欣(上士,30岁,未婚):我现在就盼着有个合适的对象把婚结了,那样我才好安心工作。每次休假,亲戚朋友总会关切地问我什么时候把女朋友带回家,听多了心里难免酸酸的。可我平时工作很忙,又天天呆在部队,很少有接触异性的机会。跟很多战友一样,我认为只要互相看着合适,“闪婚”一样能找到幸福。

康海燕(指导员,29岁,结婚3年):我在大学学习心理学时,导师做过一个调查和统计,一见钟情的婚姻成功率仅为10%。爱是婚姻的基础,爱需要双方深入了解,“闪婚”会使双方的了解打折扣,从而导致婚姻关系不稳定。虽然不能说“闪婚”的人一定会不和谐,但婚姻大事还是慎重考虑为佳。

【新名词:裸婚】

对“物质化”的另类应对

【名词解释】没房、没车、没钻戒,不办婚礼、不照婚纱照、不度蜜月,两个人照张结婚照,去婚姻登记处领张结婚证就算结婚了。这就是时下颇受“80后”追捧的“裸婚”。

【典型人物】黄学斌,参谋,28岁,结婚两个月

黄学斌和妻子是高中同学,大二那年确定了恋爱关系。经过7年的“爱情长跑”,春节前,他们终于下定决心走进婚姻的殿堂。之所以迟迟未结婚,一个很现实的原因是:经济条件不允许。

“结婚是件大事,需要各方面的准备。涨工资后,本想着攒点钱结婚,谁知各方面的消费水平也水涨船高。我们的家庭条件都一般,又不愿意当‘啃老族’,眼瞅着年龄不小了,还是先结婚再说吧!”谈起自己的“裸婚”经历,黄学斌有点无奈。

【各执一词】

刘文涛(作训参谋,29岁,结婚1年):很多人认为,如果连一个栖身之地也没有,爱情如何保温?但现实是许多“80后”到了适婚年龄却不一定有能力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我觉得传统的先“安居”再“乐业”的婚姻模式可以改改,对结婚时房子、车子能不能“一步到位”别太在意。军人是个强调奉献的职业,先“乐业”再“安居”,两个人共同创造今后的生活不也很好?

张利民(指导员,26岁,未婚):裸婚这种新潮流,并不完全是受物质条件的限制。在我看来,裸婚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它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物质束缚和世俗观念。“裸婚族”以自己的行动表明,感情是婚姻的基础。婚宴只是种形式,不一定非要办婚礼、度蜜月,简朴的结婚形式更值得提倡。我将来肯定也会成为“裸婚族”。

【新名词:贴心女】

“新青年”的择偶新标准

【名词解释】不看重家世背景,不苛求外貌长相,只求对方能理解和支持自己的事业,在自己全身心投入部队工作时,能独自照顾好家庭这个“大后方”。这类女性被称为“贴心女”,在青年官兵中颇受欢迎。

【典型人物】肖海涛,副连长,26岁,结婚4个月

肖海涛是某部副连长,重点大学毕业。在很多人眼里,他找了个并不相配的结婚对象:妻子刘敏是农村户口,没有正式工作。两人在一次偶然相识后相知相恋,最终走到一起。

“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别人的看法影响不了我。我看中的是她这个人,而不是其他一些外在的东西。”刘敏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很能干,家里家外料理得井井有条。更重要的是,刘敏总是能在肖海涛最需要的时候给予鼓励。即使他偶尔因工作上的烦恼发火,她也总能心平气和,将矛盾化解于无形。“有妻如此,夫复何求?”肖海涛觉得自己过得很幸福。

【各执一词】

杨兵(上士,29岁,未婚):大多数年轻官兵都雄心勃勃,有心在基层岗位干出一番成绩。而成功的男人背后需要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娶个支持丈夫工作的“贴心女”,也就自然成为很多青年官兵的期望。

吴文凯(指导员,28岁,未婚):对象不一定非要找驻地的,整天“粘”在一起的爱情反而可能耽误工作;选妻子也不一定要看家庭条件,良好家庭背景的后面可能是挑剔的目光。贤惠懂事、无怨无求的“贴心女”才能让自己无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80后”是受市场经济大潮影响的一代,也是个性突出、思想活跃的一代。青年官兵在婚恋观上出现的新观念,反映出他们对爱情和事业有自己的理解和选择,也展现了他们立足本职、扎根军营的良好心态。我们由衷地祝愿他们不仅“我的爱情我做主”,而且“我的幸福我创造”。

付文武、袁世平、本报记者陈典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