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终岁末:民工欠薪状况调查-20人吃馒头住铁屋等工资(图文)

12月19日,弘燕桥建材市场一间铁皮屋中,10多名农民工挤在一起睡觉。三天前,他们被甲方老板从工地中赶了出来,身无分文
工人李国富一张嘴巴,面前就腾起一团白雾。12月19日深夜,零下8度。
“不能睡早,不然睡了也得冻醒,得困极了再睡才行。”晚上8点,李国富与其他9名工人一起,躺在几乎与室外温度相同的铁皮屋子里。
“能避风就不错了,比躺街上好些,”李国富吸着鼻涕说,“俺们挤在一起,身子就是火炉子。”10名工人挤在3张床上,传看着几张一个月前的报纸,打发时间。
晚上8点被赶出工地站马路
连同隔壁屋子里,这里共有20名工人。他们两天前从工地上被赶出来。
工人魏泽波说,他们20多名工人一个多月前到丰台小井,在北京悍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工地做装修工作,当时乙方答应每半个月付一次工资。
但第一个半月时乙方没给工资,工人们去闹,乙方给了每人100元左右,约占应付工资的十分之一。
魏泽波说,进入12月,甲方决定加快装修进程,经过工人们昼夜加班,15号时一楼的工程基本结束,部分工人们去找乙方去要工资时,双方吵了起来,当天乙方老板不见了。第二天晚上8点多,魏泽波等60来名工人被甲方赶出工地。他们报警后,直到凌晨1点多才被允许回到工地宿舍睡最后一晚,17日上午10时,他们离开工地。
铁皮屋内温度与外面相同
工人魏泽波找到了自己的河北老乡。在老乡的帮助下,20多名工人来到了位于东四环的弘燕桥建材市场,找了一间空闲的铁皮门面房借宿。
市场内的铁皮房每间约15平方米,里面没有任何取暖设备,屋内与屋外的温度几乎没有差别。
房间地上铺一张双人床垫、一个单人褥子,加上另外一张双人床,10名工人睡在这里。
在屋内站10分钟,冷得每个人不停地跺脚。7点多,工人们就躺下了。
9点多时,33岁的张法军使劲撑了一下胳膊,趴在床上,几名工人轮流用胳膊肘给他按腰。前几天,张法军的腰在工地上给扭了,现在又一着凉,腰更疼了。白天他到处想办法讨钱,晚上回来,工友们就帮他按腰。
按了十几分钟,张法军又坐了起来,靠在了墙上。
4条被子只盖着十个人下半身
“谁不想躺下啊,根本没有地方!”张法军说,与其说躺,不如说是靠在墙上,因为10个人根本无法全部盖上被子,床上全部是挤在一起的腿。
晚上11时许,经过一番聊天,大家声音逐渐地弱下来。出于本能,工人们不由自主地把身子向被子里面钻。
躺在床上的李国富,肩部以上全部露在外面。
早上6点多,大家开始起床了,没有人提吃饭的事。几名工人去工地要钱,其他人为省路费则呆在房子里。刘培明的眼圈还是红的,“睡得不塌实,一动就都醒了,身上就脚丫子还暖和些。”
20个人一顿饭花了6块钱
“吃饭喽!”下午5时,一名工人手里提了一大袋馒头,走了进来,工人们围了上去。他们一手拿着冒着热气的馒头,一手拿着一小块咸菜,大口地啃起来。这顿饭,他们20个人花了6块钱,共30个馒头。
“能吃个六分饱吧,”魏泽波说,由于身上拮据,其他的什么都不敢吃。馒头每人每顿还不到两个,并且只能中午和晚上吃,“要不然,再过几天馒头都没的吃了。”
在这里借宿的他们,偶尔可以到老乡那要一些热水,但更多时候,他们都是直接到屋外不远处的水龙头里去接些自来水。
“我是这里最大的大款了,”翻开衣兜,魏泽波掏出了30块钱,他说,在工地上打工以来,每人只发了100元的零花钱。“我反正一无所有了,爱咋地咋地,”李国富咧嘴干笑了几声,他把兜翻空后,没有一分钱。
屋子里10多个人的钱加到一起,总共60块左右,“撑到哪算哪吧,实在不行了,俺们就去救助站。”
李国富说,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他还带了200块钱,现在干了一个多月的活,兜里反而一分钱都没有了,“人有脸树有皮,你说要是你,都过年了,还好意思回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