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的180师:席卷大西南 军旗招展进成都
成都解放已经五十多年了,回顾一下当时进军成都的情况、是很有意义的。
在进军成都的战斗中有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值得一书,他们越秦岭、袭凤县、攀栈道、占汉中、克广元、夺剑门、破绵阳、一路斩关夺隘,势如破竹、驰驱蜀道、远程追歼、直捣成都。这支部队就是"成都战役"北线中路前卫第180师。
下面就是当时有关战事的记实。
秦岭受命、担任中路前卫
向大西南进军,会战成都,是毛主席的英明决策,是在刘伯承、邓小平、贺龙诸首长率领的第二野战军、第一野战军18兵团(含第7军)和四野一部分,密切协同下,组织实施的。
为了争取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不让国民党残敌逃出大陆。在进军大西南之前。中央军委、毛主席指示:对西南各敌应采取大迂回、大包围动作、断其后路,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之。其中,对北线的部署是:第18兵团(含第7军),陕南军区部队,由贺龙司令员指挥,积极吸引和抑留国民党胡宗南集团于秦岭地区,待二野主力从南面断敌退路之后,迅速入川、占领川北及成都附近地区,尔后与南线大军协同,聚歼四川之敌。
第180师隶属18兵团60军,其主要领导为师长郑其贵、政委王观潮、副师长段龙章、参谋长北沙。1949的8月该师参加秦岭战役,达到佯动牵敌的目的后,于9月奉命撤至宝鸡益门镇以西待命。
1949年11月下旬,二野各军从东、南、西三面逐渐形成对成都盆地的包围,北线第18兵团也准备就绪,乃分左、中、右三路,在东起陕西周至县,西至甘肃岷县,约600公里的广阔正面上对敌发起进攻。第60军为中路,第180师为中路前卫,早在11月中旬,该师奉命接替了秦岭第一线与敌对峙的兄弟部队防务,随时准备攻击前进。
相机进攻,奔袭凤县,攀越栈道、进占汉中
草坪梁是胡宗南设在秦岭的最后一道防线,守敌55师164团与180师539团隔山相望。恐慌之敌,每天用打枪打炮来壮胆。
11月25日,60军军长张祖谅,政委袁子钦令180师相机前进。该师即令539团对敌发起进攻。539团一营在火力准备后,一举突破了敌阵,2营继攻十里铺,发现敌人溃逃,乃沿川陕公路猛追,一夜追击120里,解放了凤县、双石铺、留凤关等地。歼敌55师164团两个营及凤县保安团,俘敌300余人。兵团鉴于敌情已查明,为不要过早惊动敌人,即令该师原地待命。
12月3日,180师奉命战备开进,即仍以539团为前卫,尾敌前进,当日进至留坝县城。逃敌将川陕公路上许多险要地段和桥梁尽行破坏,桥头和隘口均埋设地雷,虽有工兵修桥排雷,但仍影响前进速度。该团团长王志诚,政委吴成德乃率部队离开公路,攀登古栈道、绕过鸡头关,越过樊河铁索桥,进至褒氐铺。敌人又炸毁通往褒塬公路大桥,6日晨,部队冒寒涉水过河,占领褒城。当晚解放汉中。俘敌各县政府官员200余人,散敌3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