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盗墓葬绝非楼兰王陵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古专家近日对楼兰地区首次发现的带长墓道、有壁画的洞室墓考证后认为,这个墓葬不可能是“楼兰王陵”,应是3世纪前后楼兰故城附城的LE城内的一个贵族家族的合葬墓。

墓主为一贵族家族

为判断被盗墓葬是否“楼兰王陵”,经国家文物局同意,新疆文物局组成了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玉忠研究员为队长的考古队,从乌鲁木齐长途跋涉约1000公里,于2月20日傍晚抵达楼兰被盗墓地。

张玉忠说,这座墓葬的年代应与敦煌及吐鲁番地区发现的壁画墓相近,大致应在公元3世纪。至于墓主人的身份,张玉忠说,这座墓葬距LE方城约4公里,墓室规模较大,前后室均绘壁画,特别是前室东壁所绘身着华丽服装的男女人物形像,这应是墓主人高贵身份的显示;从已经出土的彩绘箭杆、制作精致的象牙篦、大小木棺中绘彩色图案以及旌幡等文物推测,这座墓葬应是一个贵族家族的合葬墓。

据文献记载,楼兰国于公元前77年更名鄯善国后迁都于泥城。要确认王陵的墓葬年代也必须要早于公元前77年,且要距楼兰古城较近,而不可能远在楼兰古城以北20公里外。张玉忠说:“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这个墓葬都不可能是楼兰王陵”。

首次发现精美壁画

经仔细清理和详细考察,这个墓葬的前后墓室、前室中心柱均有壁画遗存。这是在楼兰遗址区域内首次发现有长墓道、墓室内有壁画的洞室墓。张玉忠说:“这对寻找楼兰神秘消失的历史篇章具有重要意义。张玉忠研究员说,尽管部分壁画中人物头部画面漫漶,但可辨部分也充分显示出壁画在线条、色彩运用上娴熟、简洁的风格。较为独特的是独角兽造型,富于动态,在技法上基本采用不勾线的“没骨法”,笔法自由。眼、嘴、耳处勾以朱线突出局部,使形象更加生动。

张玉忠和他带领的考古队还还从墓室和墓道的填土中清理、发现了少量人骨和文物。此外,还有棉、丝、毛织物残片,还有木杯、彩色箭杆、皮囊、小皮马鞍、象牙篦、木梳等。据新华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