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对祖国领土的共同维护


1973年8月底,西贡当局趁北越与美国交火,大陆进行“文革”之机,非法侵占了中国南沙、西沙群岛中的6个岛屿,并声称对这些岛屿享有主权,9月,又悍然宣布将中国南沙群岛中的南威、太平等十多个岛屿划入自己的版图。
1974年1月17日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南海舰队立即组织力量开赴西沙。
在1月19日、20日进行的中越西沙之战中,中国舰艇编队将南越4艘军舰全部击伤,并击沉一艘,顺利收复珊瑚、甘泉、金银三岛。这次西沙之战的真正意义,在于消灭了自1956年起就盘踞在那里的南越军队,将越南势力彻底赶了出去。西沙群岛全部回到中国的怀抱。
台湾方面也坚决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在祖国大陆进行西沙反击战过程中,台湾“外交部”于1974年1月18日郑重表明:“中华民国”是南沙、西沙等群岛的惟一享有合法主权的“国家”,其主权不容置疑。在其后的几日内,台湾《中央日报》连续报道了“中共与越军西沙群岛发生海陆战斗”的战况。报道中并未攻击中共。
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当西沙反击战打响之后,中央军委急调东海舰队4艘军舰赴西沙驰援。由于台湾海峡长期以来被台湾当局的海军和美国第7舰队控制,以往我海军的舰艇从东海调到南海,或者从南海驶往东海,都要绕道台湾东南的公海,以避免磨擦和冲突。此次因军情紧迫,大陆军舰奉命直接从台湾海峡通过。在经过台湾海峡时,台湾军方在蒋介石“西沙战事紧”的指示下作了妥善布置。台湾军队不仅没有开炮,还打开探照灯,让大陆驰援军舰破例从台湾海峡顺利穿过。这一事实表明了蒋介石一个中国的立场及其战略眼光,是值得称赞的。
这一回合,在海峡两岸的严正声明和中国海空军的反击以及台湾当局的默契配合下,西沙群岛被占岛礁全部收回。
1987年3月,受联合国委托,中国在南沙群岛建立第74号海洋观察站。中国政府派遣海军舰队为施工船只开赴南沙群岛保驾护航。1988年1月21日,南海舰队的编队从基地出发,于1月23日到达南沙群岛海域。当编队航行至太平岛附近海面时,拉响汽笛向驻守在那里的台湾海军官兵致意。其时,太平岛上驻守着台湾海军官兵400多人,有驱逐舰和高速炮艇执行警戒任务。经台湾驻太平岛守军的默许,编队所有舰只在太平岛停住一周,补充淡水和主副食品。这一周对于大陆海军在南沙的行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每当有外来势力企图染指南沙群岛或西沙群岛,台湾当局和祖国大陆一样,严正声明南沙、西沙自古属中华,捍卫祖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1950年代在捍卫南沙群岛主权过程中,台湾当局重新派兵驻守南沙群岛中面积最大、惟一有天然淡水的岛屿――太平岛,这对维护中国南海主权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在1970年代捍卫西沙主权过程中,台湾当局的严正声明和在台湾海峡的默契配合,有力地声援和支持了大陆海军的反击作战。而1980年代中国收回南沙部分岛礁,台湾海军驻太平岛部队的协助功不可没。历史同样应该记住他们。毛泽东等领导人曾多次称赞蒋氏父子一个中国的立场。
目前,中国南海诸岛除南沙部分岛礁外,其他均处于祖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守卫之下。其中东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太平岛一直为中国台湾的海岸巡防大队和海军驻守。历史证明,只有国力的强大、民族的团结,才是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的根本保证。
摘自:《军事历史》2003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