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 夕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除夕是中国农历年的最后一天的夜晚。除夕中的“除”本意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的本义是“日暮”,即夜晚的意思,因此,“除夕”便含有新旧更替,旧的一年到今天晚上为止,新的一年明天就要开始之意。

远在先秦时代,古人就开始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除鬼怪,以保来年的平安。有一个流传了很久的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一种怪物叫作年(亦说九头雉鸡),经常糟害人类。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怪物非常害怕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人们就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年”逃走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后来人们就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成功,渐渐成为一种习俗。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