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后宫里的传奇皇后:守护变法天平 保全苏轼
核心提示:是年冬天,弥留之际的曹后,把宋神宗[注: 宋神宗,英宗长子,谥号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英宗赵曙长子。嘉佑八年(1063)受封光国公;后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受封淮阳郡王;治平元年(1064)进封颍王。]叫到病榻前:“当年仁宗在科举考试中得到苏轼、苏辙两兄弟,高兴地对我说:‘皇后,我替子孙觅得了两个宰相之才。’现在苏轼入狱,你怎知不是仇人中伤呢?就算他的诗有所不妥,也只是小过错,不可伤了朝廷的中正平和之本。”

本文摘自《传奇故事·百家讲坛》2008年第6期,作者:狐之影,原题:《后宫里的变法天平》
那是个不寻常的夜晚。
1048年正月十八,宋仁宗[注: 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正在皇后寝宫里休息,一声凄厉的惨叫撕碎了夜空。侍卫叛乱、闯进后宫杀人了!这让习惯了文治的仁宗皇帝多少有些紧张,倒是曹皇后先镇定下来,吩咐严守官门,保护仁宗,又派心腹去调救兵、预备救火——这一点非常聪明,正是她的预见,叛贼们纵火烧宫的计划流产了。
这一夜之后,曹皇后在史书上留下了生动的形象。
第一次变法的旁观者
宋仁宗有三个皇后:第一个郭皇后是“包办婚姻”,垂帘听政的太后一死,他就找个理由把皇后废了,第三个是深受宠爱的张贵妃,不幸早亡,仁宗思念之下追封为后;而真正陪伴了他大半个帝王生涯的,是第二任皇后曹氏[注: 曹姓-曹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32,在台湾排名第58。曹姓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古帝颛顼玄孙陆终的后代。陆终有六个儿子,其中第五个名叫安,因帮助禹治水有功,被封在曹,后代有人把曹作为姓。]。
在北宋[注: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繁荣的王朝。它于公元960年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到公元1127年政权南迁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北宋,定都开封。],许多皇后和妃子系出平民。曹皇后的出身,可以说是非常高贵了——她是北宋开国名将曹彬[注: 曹彬( 931~999)北宋名将。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为人稳健﹐注重军纪。 历任后汉﹑后周将领﹐宋初为客省使,后擢左神武将军兼枢密都承旨。]的孙女。大多数时候,她温柔简朴,最喜欢的活动是带着宫女妃嫔,在宫里种点庄稼,采桑[注: 基本资料 养蚕技术之一。生产上常以叶色为主,叶位为副的“同色同位”方法进行选叶。在树上选采绿中带黄的芽梢顶端自上而下第2至第3叶作为收蚁用叶,]养蚕。唯有“夜半平宫乱”,才显示出她将门之女的非凡胆识,令宋仁宗大为佩服。
有个显赫的娘家,对皇后来说,未必就是好事。外戚干政,是所有帝王都小心提防的。曹皇后饱读史书,不愿重演历代皇后家族的悲剧。终其一生,不单独和娘家人见面,连对亲弟弟曹佾[注: 曹国舅,名佾,亦作景休,为八仙之一。《宋史》称他为慈圣光献太后(邢台宁晋人)之长弟,故称国舅。]也不例外。册封皇后的当天,她的叔叔曹琮[注: 曹琮,字宝章。真定人。父亲是北宋开国名将曹彬。]上奏,辞谢皇帝的封赏:“我既然成了皇后的亲属,就不应该再受恩典了。”另一个亲戚曹仪也自请辞去军职。
在朝廷,曹家没有一个高官,在后宫,皇后没有争过一次宠。张贵妃仗着得宠,越礼提出要借皇后的仪仗出游,而曹皇后并不介意。得意忘形的张贵妃回官后向仁宗炫耀,仁宗十分生气,狠狠地训斥她扰乱礼仪。
可一旦涉及到国家问题,曹皇后就十分主动。“夜半平宫乱”过后不久,闰正月十五,仁宗兴致勃勃,想在宫中再张一次灯,重温“灯火阑珊处”的元宵气氛。而曹皇后觉得这样做一来铺张浪费,二来百姓会有闲话,于是便据理力争,再三劝阻,让仁宗取消了计划。多年以后,她对孙子宋神宗回忆这段皇室夫妻的生活时,说道:“我以前听到了民间的疾苦,一,定会告诉皇帝;仁宗皇帝听了我的话,也常常会颁发赦令。”
轰轰烈烈的范仲淹[注: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庆历新政[注: 宋仁宗庆历新政是宋仁宗庆历年间的一次改革,因领导者为范仲淹,故又称范仲淹改革。宋仁宗时,官员数量骤增,土地兼并加剧,国内危机不断加深。]”,在宋仁宗的支持下开始了。此时,曹皇后提出过一些反对意见。但总体上,她保持了一个旁观者的清醒。大变法带来的人心动荡,新党和旧党的激烈论争,丈夫作为皇帝如何驾驭朝局,这一切她都看在眼里,成为日后她极力纠正宋神宗变法的经验之源。
脆弱皇权的保护者
1063年,仁宗去世,英宗继位。
然而,这一次皇权交接,并不像表面看到的那么顺利。仁宗无子,继承人空悬多年,皇族和大臣暗潮涌动,各有人选。自幼被曹皇后领养在宫中的赵曙,一直徘徊在太子位置的边缘。即使仁宗晚年,决意立他为储,可其位子也并不稳固。英宗赵曙在惴惴不安中登基,随时可能动荡起来的政局,却因为两个人得以平稳过渡。
一个是宰相韩琦;另一个,就是刚刚升为太后的曹氏。
仁宗死时,曹皇后就在他身边。众人嚎啕大哭,她忍泪而起,下令封锁死讯,宫廷上下都装做仁宗在世的样子。
这个秘密一直保守到第二天天亮,韩琦奉命进宫。两人安排好一切,才公布仁宗驾崩、英宗即位的消息。
但事情还没完,英宗就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