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一念之差
自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 灭齐统一中国,到前207年刘邦率领农民起义军占领咸阳 ,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帝国,如同昙花一现般只存在了十五年,便在历史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是什么原因呢?如果我们向历史学家求教答案,他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是暴政。例如周谷城在《中国通史》(上册,170页)中就说:“秦帝国所以招致革命的原因,几乎全在剥削人民太甚这一点。”钱穆在《国史大纲》(上册,127页)中也说:“秦代政治的失败,最主要的在其役使民力之逾量。”欺压人民太甚,弄得官逼民反,导致秦王朝灭亡,这似乎成了无可置疑的真理。这其实只是表面的原因,如果我们探本溯源,揭开历史的重重迷雾,我们就会发现,不是别人,正是帝国的创造者 秦始皇 一手毁灭了他创建的帝国 ,而且仅仅是他的一念之差 。
前222年,秦灭楚国和燕国,第二年( 前221年),秦将王贲率军从燕国南下灭齐国,中国统一。如何治理新征服的这三个国家呢?丞相王绾等人给 秦始皇 提了这么个建议:“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 史记 -秦始皇本纪》)。这个建议也被后世史家所批评。如周谷城就说这个建议是“开倒车”。这个建议到底好不好呢?秦始皇也拿不定注意,就把这个建议拿到了朝廷上让大臣们评议。结果,大臣们都说这个建议好,唯独一个人反对,这个人就是著名的李斯。 李斯说: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今海内赖秦始皇的一念之差 陛下 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李斯的反对意见确实很有说服力。周朝在建国之初大封诸侯,建立了 分封制 ,到后来却发生了诸侯之间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二百多年的 战国时代 刚刚结束,好不容易统一了天下,现在又要搞 分封制 ,岂不是开历史的倒车,重蹈周王朝的覆辙。而建立 郡县制 ,用国家的税收把皇子和功臣养起来也容易控制,这也是保证国家安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