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1279年后,中国人不再有辉煌
赵宋王朝注重经济发展,政府宁可对外卑躬屈膝纳贡,也不穷兵黩武。实为中国杰出王朝之典范!
“澶渊之盟”规定宋辽是兄弟之邦,辽帝尊宋帝为兄长,宋帝尊辽帝为皇弟。它是在意识形态要求之上的政治务实主义的巨大成功。它为一个世纪的稳定与和平共处铺平了道路,并通过两个宫廷之间不间断的使团互访得到加强和保障,取得了非凡的成功,非常有助于整个11世纪两国的长期稳定和经济与文化的进步。这一条约的效果被普遍歪曲了,尤其是宋朝给契丹的岁币被描绘成给宋朝国家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这当然不符合事实。(每年送给契丹绢的份额仅仅相当于南方一个州如越州的产量。)在这一贸易中,宋朝获得了大量的顺差盈余,而且据估算,岁币中银占大约60%,作为各种中国产品特别是绢的支付款项,最终仍回到宋朝手中,绢,对国库收入相对不足的契丹来说则显得极其重要。他们把绢用于自身巨大的国内消费,比如在和约之后立即建立了新中京,而且他们还用大量的绢与比他们更野蛮落后的邻居,包括回鹘人、党项人、高丽人和蒙古地区诸部落的部民进行贸易。(保持了自已的安全)细算一下,纳贡的成本远远小于用兵的成本.
看看清明上河图就知道,宋朝的老百姓生活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而且宋代沿用唐代以来扩张性的财政税收政策,看重开矿、铸钱、造船、纺织业,向经济科技最前进的部门看齐,对于国家的科技、经济水平迅速提高有着重要意义,与17世纪以后英国的特点类似.
野狼民族蒙元自不必说。
可悲的是,朱元璋这个土包子上台后倒行逆施,痛痛快快地耍一把子农民劲,将农业置于最重要的位置,大力打击商业和手工业,有段时间甚至规定全国各地以粮食代替金钱入年贡。采用保守性的财税政策,向科技经济最落后的部门看齐,着重农村内的“里甲”和“粮长”。他固然避免了大规模土地兼并的出现,同时也阻止了工业化之前的原始资本累积,使得工业化生产中国资本主义和现代技术革命的火苗顿时熄灭了...
然后是满清更野蛮落后的政治经济政策导致的百年屈辱,甚至于亡国灭种之危.
1279年后,中国人不再有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