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归来茶犹香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八闽归来茶犹香

席守诚

武夷山绵亘于闽赣边境,长500多公里,海拔1000-150

0米,最高峰黄岗山海拔2188米。而方圆仅60公里的武夷山风

景区,最高海拔不过600米,实为四周有高山峻岭作为屏障的盆地

。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在18-18.5摄氏度之间,年

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山岩之间,到处有流泉 ,常年云雾弥漫,

适宜茶叶树生长。

在武夷山景区内的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中均有茶树,统称武夷岩

茶。武夷岩茶有其独特的栽培方式。最突出的是茶园历年进行深翻晒

土、增添客土,保持土壤疏松,并有较高的有机质和丰富的营养成份

。武夷岩茶品种中的单枞、名枞(指单独培植采制的特优名茶),绝

大部分是种植在岩隙山凹间,不开梯田,有的还在天然 的石缝上填土

种茶,看上去宛如盆景,这是武夷茶区种茶的一大特点。

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类中之上品,有其独特的采制技术。扬红绿茶

采摘焙制之所长,避其所短,精制而成的武夷名品,无红茶之涩、绿

茶之苦,其味甘泽而馥郁, 性和不寒,久贮不变,汤色金黄,清澈鲜

艳。

茶中之王---大红袍武夷岩茶名品繁多,其中以“大红袍”、“白

鸡冠”、“铁罗汉”、“水金龟”、“金柳条”、“金锁匙”、“醉

海棠”等最佳,“大红袍”又被称为“茶中之 王”。

据介绍,现在武夷山区真正的“大红袍”仅有四棵,生长在武夷

山中部的巨大岩石上,植株呈灌木状,树龄已达340年之久,有专

人“守护”,每年只在5月 初采摘一次,供特需之用。

到了武夷宫宾馆,我们意外地看到茶店里摆着包装不同规格的“

大红袍”,赶快买了一盒,到房间里冲泡品尝,味道馥郁郁,冲泡多次

仍有桂花之香。第二天高兴地提起此事,导游小姐笑了笑说,现在当

地用嫁接的办法培植“小红袍”,茶店里 卖的“大红袍”,实际上是

“大红袍”之子---“小红袍”。

驰名中外的铁观音我们由闽北武夷山市乘汽车到福州,后又由福

州经泉州西行至闽南山区。只见 峰峦重叠,云雾缭绕,到了名茶铁观

音产地安溪县。

我们到茶场参观,一位老茶农说,要制作出一泡好的铁观音茶,

不仅要有优良的铁观音品种的鲜叶原料和适宜的气候条件,还要有精

湛的采制技术。鲜叶采摘,必须在嫩梢形成驻芽后,顶叶刚小开面和

中开面时,采下二三叶。不同地带茶青,早、午、晚青都要严格地分

开制作,以午青品质最优。采下的鲜叶要养护好,经过晾青、晒青、

做青、炒青、揉捻、复焙、复包揉、文火慢烤、簸拣等十多道工序才

能制成精茶。我们看后,不禁叹服,深感一杯精茶来之不易。

茶文化的兴起福建古称“八闽”,是我国产茶大省。除红茶、绿

茶、乌龙茶、茉莉花茶等大的品种系列外,还有安溪的黄金桂,武夷

的肉桂,永春的佛手,建瓯的水仙,诏安的八仙,福鼎的白牡丹,白

毫银针,崇安的正山小种,政和的功夫茶等,品种名茶 之多,堪称全

国之冠。

由于各种名茶具有独特的色香味,并普遍有提神、解乏、减肥、

治病等功效,品茶已成为民间生活的一大乐趣,成为一种茶文化。特

别是在闽南,所到机关和平民百姓家,进门就看到热情的主人用精制

的瓷、陶质小壶和清澈的泉水煮茶。先用沸水烫热茶具,然后装入一

把名茶,用小勺撇去水面上的泡沫,将茶倒入小盅。主人端上一杯名

茶,表示对客人的敬重;客人品尝名茶,引以为荣。茶不醉人人自醉

,人意更比茶意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