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带来好心情的家居普普风

“普普风”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词,但到底普普风是从何而来?又具有哪些特色?一起跟着普普风寻找好风格吧!
普普风源于50年代、由英国一群年轻艺术文化工作者所开启的普普艺术(Pop Art),当时英国人受到美国大众文化的启发,例如好莱坞电影、摇滚乐、消费文化等,这种对物质崇拜、新产品不断出现的美国文化,对于战后物资匮乏的英国人而言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而从来自英文字popular(大众化)的普普一词,就清楚传达了其生活化、通俗性的精神,希望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而能更贴近一般人。而有史上第一幅普普艺术绘画之称的艺术家汉米尔顿,更为普普艺术下了这样的定义:可以扩大的、大量制作的、年轻的、机敏的、迷惑人的、商业化的,由此可知,普普艺术想要表现的是能更为普通人所亲近的大众文化。
盛行于公元一九六二~一九六五年的普普艺术,也被称为“通俗艺术”、“流行艺术”,其目的是要颠覆自一九二O年之后,以德国包浩斯为中心,线条方正、生硬的现代主义,它直接由生活出发,把生活事物带入艺术,当时也正值美国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因此直接影响到绘画市场,纽约派的画价格普遍下降,再加上客户也希望看到一些新的创意,于是把日常生活的现实原貌带入艺术中的普普艺术受到注目。
因为普普艺术的作品大量采用美国的大众文化,导致大多数的人都误以为普普艺术发源于美国,事实上,“Pop Art”这个词是在一九五四年由英国的美术批评家Lawrence Alloway(劳伦斯‧阿洛威)所提出,所以正确说来,普普艺术是于一九六一年首先在英国出现,过了一年后才接着在美国出现,正式成为一种美术运动。
鲜明的色彩Colorful colors
高彩度之纯色是普普风的指标之一,如色彩三原色-红、黄、蓝,以及橘色、绿色等饱和的鲜艳色彩,都是最正统的普普原色,其它像是粉红色、粉蓝色等黑白色则可视个人喜好选择与搭配。虽然普普风使用大量的色彩,但并不是所有颜色都能称为普普风,在挑选颜色时必须掌握一个原则,就是普普风的颜色不能有“混色”成分,因此像是带黑中带灰、红中带紫这类颜色,就不算是普普风的元素。鲜明、饱和的纯色是营造普普风的重点之一,家中的大家具是最能直接创造普普视觉的对象。
规律的重复性Regular repetition
另一个在普普风一定会见到的特色,就是相同的图形、线条或颜色交错、重复不断且能明确辨识,像是沙发布套上粗细重复的线条、寝具上反复出现的圆点图案、抱枕上一再出现的符号等,都以非常规律的频率现身,因此重复复制的集合艺术,是普普风居家布置上必须掌握的逻辑。
几何形状Geometric shape
几何形状和线条也是普普风的另一重要元素,如圆形、四方形、梯形、弧形、彩色线条等,都能被归类为普普风特征,而其呈现的方式也非常多变,无论是圆点、正方形、心型或深浅粗细交错的线条,都可常见于普普风的家具、家饰上。
塑料&布料Plastic & fabric
普普风流行的时期,正值二次大战后塑料大量被使用的时候,加入颜色的塑料更能传达普普风的快乐精神,由于普普风主张可以大量复制,因此造价成本不会太高的塑料正好符合需求,此外,普普风也使用布料,粗纹针织法、羊毛毡、薄布绢印等,再搭配上色块图案、粗细条纹、几何线条,都是普普风布料的特色。
流行的图像Popular image
普普艺术的创作素材,通常是取自于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图像,举凡家喻户晓的明星肖像、广告、品牌标志、卡通、文字,到拼贴、花朵、漩涡、圆圈等皆是,例如在安迪沃荷作品中出现的玛丽莲梦露照片、可口可乐、康宝浓汤,都是经典的图像标志。而这股风潮也被运用在家饰上,像是用通俗趣味的卡通或漫画图案制作壁贴、以重复的照片和鲜明颜色输出而成的挂画等,透过图像创造普普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