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区中药材资源丰富,自古以来产自云南的三七、天麻、云木香、当归、冬虫夏草等药材闻名全国。而由于干旱原因,云南中草药类上市公司的成本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有所提升,不过,据记者了解,目前各药企都还有足够库
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000522)下属分公司白云山和黄中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云山和黄)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说,三七涨价,它们顶着成本压力,三七是公司产品复方单参片的一种重要成分,为
“旱情肯定会对一些药企产生影响,但是影响范围有多大,目前还不清楚,还要看未来旱情的发展。如果雨下得早一些,可能会有所缓解。”昨日,云南白药总经理尹品耀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由于云南遭遇
新快报讯 (记者 陈志龙)记者昨日从广东省物价局获悉,该局昨日公示了197种政府定价药品价格,公示期至6月30日止,具体药品价格可上广东省价格信息网(www.gdpi.gov.cn)浏览。
产自云南的中药材三七(又名田七)只用了半年时间从每公斤80元涨到440元。持续半年多的西南大旱仍在恶化,三七的价格还在往上涨。让杭州众多医院、中药铺头痛的是,三七涨到了目前的天价,他们还拿不到足够的货
百年一遇旱灾的降临,让不少企业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但也给部分企业带来了业绩大增的机遇。 由于大旱减产,有“三七之乡”美誉的云南文山州成了各家制药企业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由于拥有大量的三七库存,康
继今年上半年西南地区大旱导致中药材价格大涨以来,中药材价格在半年多时间内上冲的势头从未停止。数据显示,三七、太子参、西洋参价格都已翻番。而中药减产和游资炒作成为中药材价格大涨的主要原因。 三季
一公斤冬虫夏草被炒到了20万。目前,不断被炒高的中药材“身价”正在赶超黄金。与此同时,以中药材为原材料的制药企业成本在不断增加,利润渐渐变薄。 近期,一些制药企业纷纷表示,如果原材料价格继
药材一天一个价,“药都”安国官员否认“游资炒作” 谁给中药架了一把火? 《中国经济周刊》见习记者 王辰越|河北安国报道 “涨了,90%的药材都涨价了。”这是记者在河北安国市
“参保人员每人每月最高可报销300元,全年共计最高可报销3600元,而医保中心和医院是按每参保人每年600元的定额结算,这不明摆着让医院贴钱吗?”广州某医院院长说。 8月1日《广州市城镇基本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