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工业60年:从严重短缺到有力保障

王朝财经·作者佚名  2009-09-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2008年,中国原油产量1.9亿吨,这个数字,是1949年的1627倍,1978年的1.8倍,居世界第5位。

2008年,中国原煤产量达到27.9亿吨,分别是1949年的87.2倍,1978年的4.6倍。

2008年底,中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93亿千瓦,与60年前相比,这一数字增长了458.1倍,比1978年也增长了13.9倍。

这些不断刷新、变化的数字,传递了中国能源工业在60年发展历程中不断前行的非凡成就和清晰足音。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称,60年来,中国形成了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能源总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中国能源工业既满足了社会公众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更为中国经济列车的快速前行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一个更具标志性的数字是:到2008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26亿吨标准煤,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09.5倍,是1978年的4.2倍。

在一次次快速的跃升之后,中国从能源供应的积贫积弱窘境,迈向当之无愧的“能源大国”———全球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也是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能源工业迅猛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90%以上,中国经济是不折不扣的“煤炭经济”。如今,情况正经历天翻地覆的转变:煤炭已逐渐淡出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交通运输动力也基本看不到煤炭的身影了。

数据显示,与1952年相比,2008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比重从95%下降到68.7%,石油由3.37%提高到18%,天然气由0.2%提高到3.8%,水能、核电和风电由1.61%提高到9.5%。

建国60年以来,中国能源管理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一方面清除了既有“积弊”,另一方面也催生出无穷的活力: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全球第二大炼油国,发电装机容量连续十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位。

(经济参考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