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非法集资的金融骗局,解析个股期权市场现状!
最近很多朋友在后台给我留言说这个事,问一些股票群的“老师”带大家参与场外个股期权靠不靠谱,我都统一回答:“远离!”现在警方已经公开提醒了,希望大家更要清醒认识,避免被坑。(法律咨询刀锋李凡:dfwq526)
写了这么多关于被骗文章,希望你们能读进去,避免再次掉入陷阱,天上永远没有掉馅饼的好事,今天跟大家分析一下场外的个股期权的种种!
证监会的态度:
场外个股期权交易成为监管的重点。《每日经济新闻》曾对场外个股期权交易的一些乱象进行了深度调查报道,该系列报道得到了监管层的关注。此后基金业协会宣布暂停涉及场外期权业务的期货资管新增备案,时隔不久,在4月11日,证券业协会叫停了券商与私募开展的场外期权业务。
在4月12日,证监会网站发布《场外个股期权交易风险警示问答》,提醒投资者,一些提供场外个股期权交易服务的互联网平台没有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内控合规机制不健全,权利金要求过高,缺乏资金第三方存管机制,存在明显风险隐患。
证监会表示,近期一些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群组等方式招揽客户,为投资者提供场外个股期权交易服务。投资者无需开通证券账户,也不必进行视频认证,仅提供身份证号和银行账户即可完成注册投资者在确定操作标的、看涨看跌方向、持有期限,并接受期权报价(即权利金)后,即可买入成为期权的权利方。以看涨期权为例,若行权日个股价格高于约定价格且上涨金额大于权利金,则投资者盈利;若上涨金额小于权利金或个股出现下跌,则投资者损失部分或全部权利金。
证监会进一步强调,这些平台没有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内控合规机制不健全,权利金要求过高,缺乏资金第三方存管机制,存在明显风险隐患。此外,这些平台往往使用“高杠杆”“亏损有限而盈利无限”“亏损无需补仓”等误导性宣传术语,片面强调甚至夸大个股期权的收益,弱化甚至不提示个股期权风险。
投资者通过这些平台参与场外个股期权交易,存在较大的风险,若平台存在欺诈行为或者发生“跑路”等风险事件,自身权益难以保障。请投资者高度警惕,不轻信、不参与,以免上当受骗,遭受损失。
刀锋李凡【微-信:dfwq526】提醒场外个股期权投资风险:
期权是一种对冲工具,是花小代价保护自己持仓(包括空仓)安全的一种手段。原本只对机构投资者开放,后来扩展到个人投资者,但有比较高的门槛。
因为有门槛(比如要有操作过股指期货的经验,并且开户时账户资金余额不少于50万元),很多散户不符合参与条件,于是一些平台为了赚取配资和服务等费用,大肆忽悠大家来玩。
他们利用散户不了解期权,别有用心片面夸大期权的收益,刻意弱化投资风险,让人入套、让人参赌。
这些股票群的“老师”真是坏蛋。以前动不动带大家参与贵金属和原油现货交易,后来监管层严厉整顿,现在又带大家玩恒生指数期货、场外个股期权等等了。
为了强化效果,群里经常还有人跳出来秀,说谢谢“老师”,这次又赚了几万几十万等等。而这些人基本都是托,都是来引诱你上当的。一个群里100个人,90个都是小号,来骗我们10只“羊牯”。有时候,还有美女助理、群友主动加你,老司机们都知道,背后大概率是抠脚大汉。
现在金融骗局很多,大部分所谓的“金融创新”都是“骗术创新”。
除了各种金融骗局,现在各类资管的雷也不少,信托、债券违约事件频发。监管层将对债券基金近期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检查。
金融行业由于高门槛和离钱近,外表光鲜,往往被人视为“高大上+专业”的行业。可有些从业人员,由于纸上谈兵,或者欲望膨胀,或者职业道德低下,有时也会做出远超自身能力的事情,从而导致投资失败,给投资人带来巨大损失。
我们看到的专业,实际并不一定专业。而如果自己投资呢?今天看到一组数据,深交所今天披露:目前活跃账户为1792万,而存量账户超过了1亿,这意味着活跃账户不到20%,空仓账户更是超过了60%。
据说,上一次出现这么惨淡数据的时候是2005年,当时指数点位是998点。于是有人说,大牛市是不是要来了。我觉得,不能这么简单类比,当时好像每人只能限开1个股票账户,现在每人能开3个了,而且有段时间能开10个。
而且,这组数据,会不会又是A股“去散户化”进程的一个体现呢?留在场内的对手越来越成熟,靠谱的机构又不容易找,我们最好加强学习,避免处在投资领域食物链的底端,以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刀锋维权李凡【微-信:dfwq526】提醒广大投资者:
众多打着“高回报”“零风险”口号的投资平台,往往抓住人们想赚“快钱”的心态,而犯罪分子又利用国外知名交易平台为噱头吸引受害者,再利用互联网信息的不对称或者完全虚构内容搭建交易平台网站及手机APP进行诈骗。
投资理财前,要对所投资的项目充分了解,多作咨询评估,做到深思熟虑,谨慎对待。
网上投资理财一定要到正规平台操作,在微信群、QQ群等交流理财知识并不靠谱。
一旦涉及汇款转账就要警惕了,特别是网络上各类标榜“低投入、高收益、无风险”的投资理财项目,切勿盲目追求高息回报,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