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729.JPGimage786.JPG
如果不看淡眼前的名利,就不会有明确的人生志向; 如果不能全神贯注的去学习,就不能实现人生远大的目标。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淡泊”、“宁静”是“明志”、“致远”的必要条件,而“明志”、“致远”则是“淡泊”、“宁静”的最终目标。诸葛亮在“书”中强调:“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
诸葛亮
诸葛亮《诫子书》中的一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出自诸葛亮的《戒子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积步以致远 Keep working hard anytime to make a big success. 诚实做人, Be an honest person 诚信做事, Act with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 诸葛草庐中门联: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此联出自第37回二顾草庐中。刘、关、张三人跟童子进诸葛草庐,至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 诸葛草庐中门联: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此联出自第37回二顾草庐中。刘、关、张三人跟童子进诸葛草庐,至中门,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 淡泊名利的人往往志向明确,不受世俗干扰;心态平和默默修身养性的人做任何事情比较专注、执著,往往能够达成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