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走在三峡的古栈道上 我们要明白 其实我们失去的不止是这些 三峡工程: 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 文章来源: 动向杂志 于 2002-5-23 10:49:00: 美国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执行主
最早提出三峡工程设想的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改良现存水路及运河”一节中提出:“自宜昌而上入峡行,……急流与滩石沿流皆是,改良此上
防洪、发电、航运、灌溉、供水、养殖、旅游、南水北调等等
1918年,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
长江从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的沱沱河起步,至上海入东海, 全长6300余公里,年入海水量近10,000亿立方米,总落差5800多 米,水能资源蕴藏量达2.68亿千瓦。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为
基本信息出版社: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1版 (1997年1月1日) 丛书名: 长江三峡工程技术丛书 精装: 334页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16 ISBN: 753
风电三峡工程目前国家正重点建设甘肃河西走廊,苏北沿海和内蒙古三个1000万千万级的大风场,大力打造"风电三峡工程",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风力发电国家. 据悉,西北风能源蕴藏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 防 洪 洪涝灾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在长江防洪体系中,三峡工程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极为重要。 “万里长江,险在荆
三峡工程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简称“三期RCC围堰”),包括RCC纵向围堰及三期RCC横向围堰,与下游土石围堰一起保护右岸大坝、电站厂房及右岸非溢流坝段的施工,是实现三峡工程蓄水、通航、发电的关键性控制
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