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黑龙江畔的历史文化名城爱辉,是为抗俄斗争需要而建的,曾是黑龙江将军驻地;这使爱辉城成为黑龙江地区第一任首府,已有310多年的建城史。爱辉,以其所经历的辉煌壮丽和屈辱愤恨而占据近代史的一页。
条约简介: 侵吞中国黑龙江地区,夺取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是《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后历代沙皇政府的一贯图谋。鸦片战争之后,沙俄成立“黑龙江问题特别委员会”,加紧其侵略黑龙江的活动。1849 年至1853年
迫订瑷珲条约 一八五八年五月九日,在乌斯特一结雅村大主教英诺森主持了为报喜节所建的教堂的奠基礼,而该村则被转命为布拉戈维申斯克城。次日,总督亲乘快艇在两艘武装舰艇的伴送下,前往瑷珲昂邦处赴宴。……
瑷珲历史陈列馆,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镇,是集中反映沙皇俄国逼迫清政府签订 《瑷珲条约》,侵占我国大片领土这一历史事件的遗址陈列馆,其馆址设在清代黑龙江将军衙门驻地。瑷珲历史陈列馆是全国
瑷珲—腾冲一线 简介瑷珲—腾冲一线(或作“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瑷珲—腾冲一线,在
历史 清代东北边疆重镇之一。亦作艾浒、艾虎、艾呼、艾浑、爱珲,皆为一些少数民族语的不同汉语对音。汉语称黑龙江城,满语称萨哈连乌拉霍通。185
瑷珲订约情形折 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1858年5月28日) 奕山 黑龙江将军奕山奏: 四月初五日(5月17日),由省①抵黑龙江城②,即据卡官报称:探得夷酋木哩斐岳幅③驾船下驶,大约初六日(18
中文名: 东袭的双头鹰:中俄瑷珲条约 作者: 张晓虎 图书分类: 人文社科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扫描版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书号: 7-800-01503-4/k·154 发行时间:
一八五八年五月二十八日,黑龙江将军奕山被迫与穆拉维约夫签订了《中俄瑷辉条约》,即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主要内容有:中国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予俄国,仅将瑷
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强行霸占,并把乌苏 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两国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