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im Vengerov 马克西姆·文格洛夫 -《莫扎特:第二、第四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与中提琴交响协奏曲》(Mozart - Violin Concertos Nos.2 & 4, Sinfonia concertante - K211, K218, K364)EMI [企鹅评鉴三星][FLAC]

王朝简介·作者佚名  2010-03-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说明  因可能的版权问题本站不提供该资源的存贮、播放、下载或推送,本文仅为内容简介。

专辑英文名: Mozart - Violin Concertos Nos.2 & 4, Sinfonia concertante - K211, K218, K364

专辑中文名: 莫扎特:第二、第四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与中提琴交响协奏曲

艺术家: Maxim Vengerov 马克西姆·文格洛夫

古典类型: 协奏曲

资源格式: FLAC

版本: EMI [企鹅评鉴三星]

发行时间: 2007年4月3日

地区: 英国

简介:

作曲:Wolfgang Amadeus Mozart

独奏:Maxim Vengerov

协奏:UBS Verbier Festival Chamber Orchestra

指挥:Maxim Vengerov

中提琴:Lawrence Power

录音制作:DDD

唱片编号:EMI 0946 3 78374 2 9

资源出处:原版CD·原抓原发

整理编辑:Paul C.N.Chun

专辑介绍:

音影着墨新鲜、清晰的惟美呼应

————文格洛夫独奏、并指挥维尔比亚音乐节室内乐团(瑞士银行独家赞助)协奏

琴王海飞兹“神弓”的传人、英籍俄罗斯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马克西姆·文格洛夫(Maxim Vengerov)是新生代最顶尖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身为全球演出酬劳最高的小提琴家,令人称道的就是他对于音乐成熟的表现,高超的演奏技巧,钻石般精准发音,精炼的琴技境界。

在三十岁以前即已录完古今所有重要小提琴协奏曲,马克西姆·文格洛夫近年瞄准的是关于莫扎特的音乐。在本片,文格洛夫的自信凸显于不再以哗众取巧的快速度来取悦、迎得赞叹,相反,细细雕凿每一个乐句,像是重新将乐曲从零到有建立起来一般地玩味着每一个乐句,几乎推翻了历来这几首协奏曲长久以来所累积的多位名家的心得,重新思考一份只属于他自己所有的莫扎特协奏曲观,这是非常大胆的创见,而在背后支持的则是他著名的技巧。这位五岁就被老师断言是百年才得一见的小提琴人材似乎找到了为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的名作决定性的诠释语法。

马克西姆·文格洛夫(Maxim Vengerov)目前使用的小提琴是制琴大师 Stradivari 制作于1727年的“克罗采”(Stradivari - Ex·Kreutzer)。该名琴创拍卖会的天价(947,500 英镑),据说至今仍是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

附录 - 曲目简介:

● 莫扎特降E大调小提琴与中提琴交响协奏曲 - K.364

莫扎特的小提琴与中提琴交响协奏曲是他年轻时期的优秀作品,1779年完成于萨尔兹堡,但是直到莫扎特逝世十年后才被发现。乐曲分为三个乐章,第一及第三乐章充满愉悦的气氛,而第二乐章则以小调写成,有种略带忧愁的美感。演奏家可以在这部作品中表达极为宽广的情绪,或喜或忧,当然这部作品也是考验合奏技巧的试金石,旋律又极优美,因此能得到许多音乐家及大众的喜爱。有评论家认为,此作品是—种真正富于交响性的音乐。莫扎特做到了将最大限度的技巧性(意思是,再过分便流于炫技了)和最高度的音乐表现融而为一,使二者互不妨害而相得益彰!

1779年,莫扎特从巴黎返乡,任萨尔兹堡宫廷乐团团长,此曲是为该团团员而作。共三个乐章:1. 庄严的快板,降E大调,协奏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先强有力地开始,由弦乐与双簧管对奏另外的主题,原调的第二主题由拨奏伴奏的管乐器演奏,引出两件主奏乐器分别演奏第一主题。在经过句后,主奏乐器按小提琴、中提琴顺序奏插句,再移入正式的经过部,第一主题在两支双簧管引导下,由小提琴表现,中提琴给予反复。发展部由小提琴演奏的G小调插句始,中提琴给予反复后,转入技巧性的发展。再现部依次再现后,由经过部进至华彩,以华丽的形态而结柬。2. 行板,c小调,奏鸣曲式。由二部小提琴演奏气氛庄严的序奏始,然后主奏小提琴呈示第一主题,中提琴反复告一段落后,第二主题同样由主奏小提琴交由中提琴,然后两件主奏乐器二重奏。省略发展部,主奏小提琴再现降E大调第一主题,中提琴反复后转入c小调。主奏小提琴再呈现第二主题,中提琴继承,二重奏后为华彩。3. 急板,降E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先出现四次,都由主奏小提琴引出中提琴,移入属调后,再以二重奏奏出第二主题,随后进入变化多端的经过部。在短小的间奏型中间部后,第一主题再一次分四次呈现,第二主题回到原调。最后是三度以回旋形态出现的第一主题,在管乐演奏的间奏后是长大的终结部,灿烂地结束。

● 莫扎特D大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 - K.218

作于1775年10月,据说莫扎特创作此曲时,曾以波契里尼的小提琴协奏曲作为范本。因此曲第一乐章开头主题含军队进行曲节奏,故此曲有时被称为《军队》。又因莫扎特在给其父的信中提及他演奏自己的《斯特拉斯堡协奏曲》,有人推测《斯特拉斯堡协奏曲》为第三号,这首则是第四号。此曲共三个乐章:1. 快板,D大调,协奏型奏鸣曲式。先由乐队合奏军队进行曲节奏主题,经过句后,小提琴弱奏奏出第二主题。双簧管重复后,又经经过句,主奏小提琴重复开头主题后,进入快速音群,然后在中提琴伴奏卜,以属调奏第二主题。发展部由全合奏的呈示部支持局面,在第二主题后,主奏乐器根据经过句使用过的音型在高音域奏快速音群,然后再奏华丽的快速音群。再现部经过句音型,在华丽的快速音群进行中,第二题由主奏小提琴以主调表现,经过句的快速音群又灿烂地发展,终结部使用了曾引出前奏的尾奏音型,最后以激烈的音响而告结束。2. 如歌的行板,A大调先以第一小提琴与双簧管为中心的全合奏,柔和地表现主题。主奏小提琴重复这个主题,与第一小提琴相迭三度作音阶化下行。弦乐伴奏后,主奏小提琴以属调表现副主题。第二段亦以主奏小提琴为中心,第一、第二小提琴与之三度相迭。副主题也用主调表现,主奏小提琴奏第一段音型,双簧管模仿,然后全合奏,以延长音告一段落后进入华彩。终结部亦以主奏小提琴为中心,重现第一段主奏出现前的音型,最后以主要主题后半部音型结束。3. 回旋曲,优雅的行板,D大调。先由主奏小提琴奏出回旋主题,经乐队合奏后,主奏小提琴与小提琴群低音弦乐构成对话,转不太快的快板,D大调,转优雅的行板,再转不太快的快板,再转优雅的行板,如此反复。其中主奏小提琴与第一小提琴对话并构成三度重迭,双簧管和圆号又三度相迭。最后主奏小提琴以快板的第二题开始,再重现第一主题,双簧管反复,主奏小提琴强调节奏润色后,这个主题后半部音型由主奏小提琴与第一小提琴表现而平静地结束。

● 莫扎特D大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 K.211

作于1775年6月14日,此曲第二乐章有明显法国式喜剧的味道,全曲有法国式优美、典雅的风格。共三个乐章:1. 中庸的快板,D大调,协奏型奏鸣曲式。先由乐队合奏第一主题方式展开,体现主题的强弱对比,第二主题同样以主调,先由第一小提琴奏出,中提琴、第二小提琴衬托。全合奏在主和弦上结束后,主奏小提琴在弦乐、尤其是小提琴二声部伴奏下奏第一主题。当主奏小提琴以三连音奏华丽的快速音群时,第一小提琴以属调再现第二主题,主奏小提琴反复。然后在二声部小提琴支持下,主奏小提琴奏三连音音型,再变成全合奏三连音。发展部主奏的快速音群与合奏形成对比,再现部按原型进行。2. 行板,G大调,法国喜歌剧曲调。先由乐队表现主题,主奏小提琴重复,弦乐伴奏,以属和弦结束时,主奏乐器以属调表现副主题。全合奏奏经过部后,主奏乐器再现主题。发展部第一主题作简短发展,亦以弦乐伴奏由主奏乐器为主角。再现部第二主题以主调表现,主奏的颤音化成切合音后,以延长音结束。尾奏采用第一主题后半部的音型。3. 回旋曲,快板,D大调。在二声部小提琴支持下,主奏小提琴表现主要主题,乐队重复。第一副主题亦由主奏乐器在圆号与弦乐伴奏下表现,延长音后,主要主题再由主奏表现,第二副主题也由主奏乐器在弦乐伴奏下,以G大调开始。主要主题第三次再现时,双簧管与主奏小提琴相迭进行,乐队复奏。主要主题第四次再现,经过三次连音快速音群之后,由乐队全合奏主要主题作为尾奏。

说明事项:

1、本专辑仅供个人试听,勿用于一切商业性质的活动。若喜欢本专辑,请购买正版欣赏。

2、文字内容编辑、摘引自网络,谢谢所有原文作者。

3、受带宽限制,下载时请保留必要耐心、并尽力协助分流加速,不胜感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