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十三之故宫》(陈万里)扫描版[PDF]
中文名: 民十三之故宫
作者: 陈万里
图书分类: 人文社科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扫描版
出版社: 开明书店
书号: 2074-375
发行时间: 1928年
地区: 大陆
语言: 繁体中文
简介:

内容介绍: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我国早期摄影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1919年,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一批文人学者、有识之士加入到摄影队伍中来,以他们广博的学识、深厚的艺术素养和不懈追求的探索精神,在摄影艺术处女地上披荆斩棘,辛勤耕耘,才有了源自西方的新兴的摄影艺术在我国这一时期的繁荣和发展。本栏目希望通过回顾介绍这段历史,追忆纪念摄影先贤,激励同仁在现代图像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再创摄影辉煌。
公元1924年,即民国十三年冬,在国民革命浪潮的冲击下,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迫搬离故宫。这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我国摄影先驱陈万里用镜箱将这一极具历史意义的事件记录了下来。1928年,他将所摄照片编辑成册,题名《民十三之故宫》,交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发行。这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纪实摄影作品集了。
作者介绍:
陈万里生于1892年,江苏吴县人,1917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五四”运动时,他在北京大学做校医,同时在该校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他知识渊博,兴趣广泛,对音乐、美术、戏剧等诸门类艺术都有涉猎,1919年开始研习摄影。
在当时,能有机会接触、了解摄影的人极少。就是拿镜箱的人,也大多认为“摄影的工作是绝对机械的,只要有技术上的经验就可以说成功了”。陈万里认为,这些见解都是“近视的、谬误的”。“摄影离了机械的动作及技术上的经验以外,对于取材,构图阴阳,向背种种方面都是重要的”。他在自己的摸索研究中,最早体悟到摄影的审美功能,提出了摄影“造美”的论点,即在“极不美的境界中”,发现并“照成美”,把自然美创作成融入、表现摄影者个性的艺术美。这是摄影艺术理论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提出这一论点并在实践中加以论证,是陈万里对我国早期摄影美学的贡献。
陈万里以他探索的成果,在中国摄影史上占据了几个“第一”:第一个出版个人摄影艺术作品集(1924年-《大风集》);第一个举办个人摄影艺术作品展览(1926年-上海);与同道一起组织了国内第一个摄影艺术团体——“艺术写真研究会”(即“光社”-1923年)。他为《大风集》所写的序言,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第一个摄影艺术宣言。
陈万里拍摄《民十三之故宫》,是他参与重要历史事件的一次难得机遇,同时表现了他对摄影的深透理解和全面把握。他在这本册子的《小言》中写道:“废帝溥仪出宫以后,我就跟着军警政学各界办理查封时所照的照片,由百余幅里面选出八十四幅,遂成就了这一小册子。自信其中多少部分可以留作将来史料的地方。”
内容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