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ian Bream 朱利安·布里姆 -《罗德里戈、阿诺德、贝纳特的吉他协奏曲(朱利安·布里姆作品集之十五)》(Guitar Concertos - Rodrigo, Arnold, Bennett (Julian Bream Edition Vol.15))[APE]
专辑英文名: Guitar Concertos - Rodrigo, Arnold, Bennett (Julian Bream Edition Vol.15)
专辑中文名: 罗德里戈、阿诺德、贝纳特的吉他协奏曲(朱利安·布里姆作品集之十五)
艺术家: Julian Bream 朱利安·布里姆
古典类型: 室内乐
资源格式: APE
发行时间: 1993年
地区: 德国
简介:

发行公司:BMG
专辑编号:09026 61598 2
演奏乐团:Melos Ensemble
录音时间:1959年--1972年
专辑介绍:
朱利安·布里姆(Julian Bream)是一位世界闻名的吉他演奏家及鲁特琴演奏家。在他17岁的时候,尽管当时他还没有在英国之外的地方进行过任何演出活动,但是他已经名声在外,成为世界闻名的吉他演奏家了。
朱利安·布里姆(Julian Bream)大师于1933年生于伦敦的一个音乐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商业美术家,同时他还参加了一个小型的跳舞乐团,在其中演奏爵士吉他。当时,正直年轻的布里姆就对具有传奇色彩的吉普赛吉他演奏家 Dhabgi Reubhardt 的爵士吉他音乐风格非常感兴趣。布里姆的父亲鼓励儿子学习钢琴的演奏,同时也学习演奏吉他。在他11岁那年,布里姆的父亲送给了他一把古典吉他。
到1945年时,布里姆在少年组的钢琴比赛中获奖,这使得他有机会到伦敦的皇家音乐学院(Royal College of Music)学习钢琴和大提琴。同年,他的父亲让他在伦敦爱乐社团的活动中演奏,使得他的音乐天赋被 Boris Perott 所注意,并提议说要教布里姆演奏吉他。于是布里姆跟随 Perott 学习了一年。此后,Perott 和 Wilfrid Appleby 又将布里姆介绍给塞戈维亚大师,大师听过布里姆的演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同意给这个只有13岁的学生上课。
布里姆的首次专业音乐登台是在1947年,地点是英国英格兰西南部城市切尔滕纳姆。随后,在他父亲的鼓励下,布里姆决定将自己的专业定位于音乐和吉他,从而放弃了原先要当一名板球运动员的理想。在他15岁的时候,获得了皇家音乐学院的全额奖学金,用于学习钢琴、和声和作曲,在当时还没有专门的奖学金用于学习吉他。
1951年,当布里姆在伦敦的 Wigmore Hall 演出之后,大量的赞誉随之而来。在1952年到1955年的军队服役期间,布里姆也频繁地出现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和大量的公众音乐会上。
通过与 RCA 唱片公司的合作,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吉他爱好者认识了布里姆和他的音乐,同时也给他在录音界带来了极高的荣誉。其中包括国家艺术学院录音艺术和科学奖;两次获得莱美奖(1963年和1966年),即美国镀金唱片奖,是一年一度地奖励录音工业中有特别成就的奖项;1968年荣获爱迪生大奖等。
从1952年起,布里姆又在 Wigmore Hall 进行的独奏音乐会中使用鲁特琴演奏部分曲目,使得他在鲁特琴方面的演奏也得到了很高的重视,同时也让这种乐器重新焕发出了光彩。
布里姆与著名吉他演奏家约翰·威廉斯合作录制过3张唱片,由 RCA 唱片公司录制发行,两人还共同举办过多场音乐会。此外,我们还可以见到布里姆演奏西班牙吉他音乐的录象资料,其中介绍了西班牙吉他音乐,吉他、鲁特琴等弹拨乐器,还有布里姆大师的精彩演奏。
由于布里姆大师的杰出贡献,因此他有“英国的塞戈维亚”的美誉。

华金·罗德里戈(Joaquin Rodrigo,1901-1999),西班牙作曲家。1901年11月22日生于西班牙萨贡托(巴伦西亚),这一天恰巧是乐圣塞西里亚的生日。早年曾留学巴黎,后侨居德国的弗赖堡,1939年返回马德里。他是本世纪西班牙民族乐派的典型代表,其作品具有鲜明的西班牙民间风格。
在罗德里戈(Rodrigo)3岁时,因患白喉,他的视力几乎完全丧失。一开始,罗德里戈(Rodrigo)在巴伦西亚的公立音乐学校学习音乐,1927年,他步阿尔贝尼斯、格拉那多斯、法雅和图里纳等西班牙音乐前辈的后尘,来到法国音乐师范学院求学。他拜保罗·杜卡斯为师,学习了5年的时间。作为一位钢琴家兼作曲家的罗德里戈(Rodrigo),很快就小有名气。他与当时的许多音乐大师谙熟,如法雅、霍尼格、米尔霍德、拉威尔等。在巴黎,罗德里戈(Rodrigo)为吉他和管弦乐队创作了《Concierto de Aranjuez 阿兰胡埃斯协奏曲》,就是这支不朽的名曲,使罗德里戈(Rodrigo)享誉世界。在他辉煌的一生中,为包括协奏曲中的各种乐器,如吉他、管弦乐、钢琴和声乐等写过许多作品,此外还谱写了60多首歌曲、合唱和器乐曲,以及舞台剧和电影音乐。在罗德里戈(Rodrigo)的音乐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他对音乐的灵感和从他身上体现出的深厚的西班牙音乐的沉淀。用音乐家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在创作音乐时,常常感到一切美好的东西,也就是作曲的主题,都应该被乐曲所保留。”
代表作品为流传很广的吉它协奏曲《阿兰胡埃斯之恋》和吉它独奏曲《方丹果舞曲》等。
阿兰胡埃斯吉他协奏曲(Concierto De Aranjuez)是华金·罗德里戈(Joaquin Rodrigo,1901-1999)的代表作,不仅为罗德里戈(Rodrigo)赢得了举世的名声,也为本世纪的吉他音乐开启了一片光明的远景。此曲自1940年首演之后,曲中优美难以言喻的旋律,以及随处所散发的浪漫色彩与奔放活力,旋即风靡了整个世界。阿兰胡埃斯吉他协奏曲(Concierto De Aranjuez)的问世,成功地为吉他音乐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也因为此曲兼具繁复技巧与音乐性的高度挑战,多年来始终是所有吉他协奏曲中演出频率最高的乐曲,同时也被视为对演奏家的最佳试金石。
曲名阿兰胡埃斯,是距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南方约四十七公里之处的地名。该地区位于西班牙中央一个干燥的高原地带,唯有这个地方有茂密的森林,有如沙漠里的绿洲。因此自十六世纪以来,王室的别墅也建在此地,这里目前已成为西班牙的风景名胜之一。
作品共分三个乐章,其中以第二乐章慢板的主题最为著名。
第一乐章为激烈的快板,在乐队强奏的衬托下,主奏吉它在高音区奏出华丽的主题,宛如银铃般清脆,具有十分浓厚的西班牙风格。
第二乐章的旋律柔和优美,如梦幻一般,经常被改编成由其他乐器单独演奏的曲目和轻音乐。在主奏吉它美妙的琶音衬托之下,先由整个乐队奏出略带哀婉气质的第一主题,而后主奏吉它加上花奏,对第一主题进行反复,在这一华彩段落中,主奏吉它尽情发挥其独特的抒情效果,十分动人。接着,双簧管奏出更为动人的第二主题,其后再由主奏吉它反复,高难度的吉它技巧,表现出更为缠绵的哀婉情绪。
第三乐章是活泼的快板,主奏吉它与整个乐队并肩比美,热情洋溢的旋律具有浓厚的西班牙弗拉门哥吉它的风格,粗犷而奔放的线条勾画出一幅西班牙民间舞蹈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