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The Godfather )国英双语版[HALFCD]
中文名: 教父
英文名: The Godfather
IMDb: 9.1/10 (366,794 votes)
资源格式: HALFCD
版本: 国英双语版
发行日期: 1972年
导演: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Francis Ford Coppola
演员: 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Don Vito Corleone
艾尔·帕西诺Al Pacino....Michael Corleone
詹姆斯·凯恩James Caan....Santino 'Sonny' Corleone
罗伯特·杜瓦尔Robert Duvall....Tom Hagen
艾尔·勒提埃里Al Lettieri....Virgil 'The Turk' Sollozzo
黛安·基顿Diane Keaton....Kay Adams
塔莉娅·夏尔Talia Shire....Connie Corleone Rizzi
约翰·凯泽尔John Cazale....Fredo Corleone
阿历克斯·罗克Alex Rocco....Moe Greene
索菲亚·科波拉Sofia Coppola....Michael Francis Rizzi uncredited
乔·斯皮内尔Joe Spinell....Willie Cicci uncredited
Richard S. Castellano....Pete Clemenza as Richard Castellano
斯特林·海登Sterling Hayden....Capt. Mark McClusk
地区: 美国
语言: 普通话,英语
简介:

◎译名教父
◎片名The Godfather
◎年代1972
◎国家美国
◎类别犯罪 剧情
◎语言内参国语/英语
◎字幕中英/简中/繁中/英文
◎IMDB评分 9.1/10 ( 345334票 )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068646
◎制作公司派拉蒙影业公司[美国]
◎发行公司派拉蒙家庭视频公司[美国]2001 USA DVD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阿根廷]Argentina DVD
CIC Vídeo[巴西]Brazil VHS
Paramount Filmes do Brasil[巴西]Brazil DVD
Prem'er Video Fil'm[俄罗斯]Russia VHS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阿根廷]2006 Argentina theatrical
派拉蒙影业公司[美国]1972 USA theatrical
CIC1972 Argentina theatrical/1973 Netherlands theatrical
Cinéma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IC[法国]1972 France theatrical
Paramount Film Service1972 UK theatrical
NBC电视台[美国]1974 USA TV broadcast premiere
CIC Victor Video1988 Japan VHS/2000 Japan VHS/1997 Japan VHS/1993 Japan VHS
Paramount Home Entertainment1992 Netherlands VHS rental/2008 Netherlands DVD Award Winning Collection/2004 Netherlands DVD retail/2001 Netherlands DVD rental/1999 Netherlands VHS retail
Pioneer1993 West Germany video laserdisc
Pioneer1997 UK video laserdisc
Paramount Home Entertainment[英国]2001 UK DVD
Victor Entertainment / CIC Victor Video2001 Japan DVD
Paramount Home Entertainment Japan Limited[日本]2004 Japan DVD
◎文件格式x264.BD1080p.500K+AAC
◎视频尺寸640 x 352
◎文件大小699.3 MiB
◎片长02:57:09.163
◎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编剧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screenplay
马里奥·普佐Mario Puzo....novel/screenplay
◎主演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Don Vito Corleone
艾尔·帕西诺Al Pacino....Michael Corleone
詹姆斯·凯恩James Caan....Santino 'Sonny' Corleone
罗伯特·杜瓦尔Robert Duvall....Tom Hagen
艾尔·勒提埃里Al Lettieri....Virgil 'The Turk' Sollozzo
黛安·基顿Diane Keaton....Kay Adams
塔莉娅·夏尔Talia Shire....Connie Corleone Rizzi
约翰·凯泽尔John Cazale....Fredo Corleone
阿历克斯·罗克Alex Rocco....Moe Greene
索菲亚·科波拉Sofia Coppola....Michael Francis Rizzi uncredited
乔·斯皮内尔Joe Spinell....Willie Cicci uncredited
Richard S. Castellano....Pete Clemenza as Richard Castellano
斯特林·海登Sterling Hayden....Capt. Mark McCluskey
John Marley....Jack Woltz
Richard Conte....Emilio Barzini
Abe Vigoda....Salvatore "Sally" Tessio
Gianni Russo....Carlo Rizzi
Rudy Bond....Carmine Cuneo
Al Martino....Johnny Fontane
Morgana King....Mama Corleone
Lenny Montana....Luca Brasi
John Martino....Paulie Gatto
Salvatore Corsitto....Amerigo Bonasera
Richard Bright....Al Neri
Tony Giorgio....Bruno Tattaglia
Vito Scotti....Nazorine
Tere Livrano....Theresa Hagen
Victor Rendina....Philip Tattaglia
Jeannie Linero....Lucy Mancini
Julie Gregg....Sandra Corleone
Ardell Sheridan....Mrs. Clemenza
Simonetta Stefanelli....Apollonia Vitelli-Corleone
Angelo Infanti....Fabrizio
Corrado Gaipa....Don Tommasino
Franco Citti....Calo
Saro Urzì....Vitelli
Carmine Coppola....Piano player in montage scene uncredited
Gian-Carlo Coppola....Baptism observer uncredited
Ron Gilbert....Usher in bridal party uncredited
Anthony Gounaris....Anthony Vito Corleone uncredited
Joe Lo Grippo....Sonny's bodyguard uncredited
Sonny Grosso....Cop with Capt. McCluskey outside hospital uncredited
Randy Jurgensen....Sonny's Killer #1 uncredited
Tony Lip....Wedding Guest uncredited
Frank Macetta....uncredited
Lou Martini Jr.....Boy at wedding uncredited
Father Joseph Medeglia....Priest at baptism uncredited
Rick Petrucelli....Man in passenger seat when Michael is driven to the hospital uncredited
Burt Richards....Floral designer uncredited
Sal Richards....Drunk uncredited
Tom Rosqui....Rocco Lampone uncredited
Frank Sivero....Extra uncredited
Filomena Spagnuolo....Extra at wedding scene uncredited
Gabriele Torrei....Enzo Robutti the baker uncredited
Nick Vallelonga....Wedding Party Guest uncredited
Ed Vantura....Wedding guest uncredited
Matthew Vlahakis....Clemenza's son pushing toy car in driveway uncredited
Max Brandt....Extra in furniture moving scene uncredited
Italia Coppola....Extra uncredited
Don Costello....Don Victor Stracci uncredited
Gray Frederickson....Cowboy on the set at Woltz's studio uncredited
Louie Guss....Don Zaluchi uncredited
Peter Lemongello....Singer uncredited
Carol Morley....Night Nurse uncredited
Nino Ruggeri....Mobster at funeral with Barzini uncredited
NORM 祝各位朋友双节快乐!
国庆献礼:教父系列
NORM影视【精品HALFCD合集系列】作品表
VC发布,NORM出品,NORM-HALFCD品质保证,转载请注明,欢迎大家来加速!
引用
注意:NORM-HALFCD格式所有的作品都是无水印 多语言 多字幕版本,单文件里面自带字幕,无需外挂,字幕是以srt ssa ass形式封装进去的,并非内嵌字幕,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方便调整所需要的字幕格式或者颜色字体!并且字幕音轨都是可以用mmg软件进行分离提取的,方便大家转换其他格式和DIY作品!欢迎大家提供其他语言的音轨,或者字幕,完整作品的配音完整性!
◎简介
1945年夏天,美国本部黑手党科莱昂家族首领,“教父”维托·唐·科莱昂为小女儿康妮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教父”有三个儿子:好色的长子逊尼,懦弱的次子弗雷德和刚从二战战场回来的小儿子迈克。其中逊尼是“教父”的得力助手;而迈克虽然精明能干,却对家族的“事业”没什么兴趣。
“教父”是黑手党首领,常干违法的构当。但同时他也是许多弱小平民的保护神,深得人们爱戴。他还有 一个准则就是决不贩毒害人。为此他拒绝了毒枭素洛佐的要求,并因此激化了与纽约其它几个黑手党家族的矛盾。 圣诞前夕,素洛佐劫持了“教父”的大女婿汤姆, 并派人暗杀“教父”。
“教父”中枪入院。素洛佐要汤姆设法使逊尼同意毒品买卖,重新谈判。逊尼有勇无谋,他发誓报仇,却无计可施。 迈克去医院探望父亲,他发现保镖已被收买,而警方亦和素洛佐串通一气。各家族间的火并一触即发。迈克制定了一个计策诱使素洛佐和警长前来谈判。在一家小餐馆内,迈克用事先藏在厕所内的手枪击毙了素洛佐和警长。
迈克逃到了西西里,在那里他娶了美丽的阿波萝妮亚为妻,过着田园诗般的生活。而此时,纽约各个黑手党家族间的仇杀却越来越激烈。逊尼也被康妮的丈夫卡洛出卖,被人打得千疮百孔。“教父”伤愈复出,安排各家族间的和解。听到噩耗的迈克也受到了袭击。被收 买的保镖法布里奇奥在迈克的车上装了炸弹。迈克虽幸免于难,却痛失爱妻。 迈克于1951年回到了纽约,并和前女友凯结了婚。
日益衰老的“教父”将家族首领的位置传给了迈克。在“教父”病故之后,迈克开始了酝酿已久的复仇。他派人刺杀了另两个敌对家族的首领,并亲自杀死了谋害他前妻的法布里奇奥。同时他也命人杀死了卡洛,为逊尼报了仇。仇敌尽数剪除。康妮因为丈夫被杀而冲进了家门,疯狂地撕打迈克。迈克冷峻地命人把康妮送进了疯人院。他已经成了新一代的“教父”——唐·科莱昂。
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 / National Film Preservation Board, USA 1990 国家影片登记 / National Film Registry 获奖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1973 最佳电影 / Best Picture 获奖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1973 最佳男演员 / Best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获奖 马龙·白兰度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1973 最佳男配角 / Best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提名 詹姆斯·卡安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1973 最佳男配角 / Best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提名 罗伯特·杜瓦尔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1973 最佳男配角 / Best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提名 阿尔·帕西诺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1973 最佳导演 / Best Director 提名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1973 最佳编剧 / Best Writing, Screenplay Written Directly for the Screen 获奖 马里奥·普佐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1973 最佳编剧 / Best Writing, Screenplay Written Directly for the Screen 获奖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1973 最佳服装设计 / Best Costume Design 提名 Anna Hill Johnstone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1973 最佳剪辑 / Best Film Editing 提名 William Reynolds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1973 最佳剪辑 / Best Film Editing 提名 Peter Zinner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1973 最佳音效 / Best Sound 提名 Charles Grenzbach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1973 最佳音效 / Best Sound 提名 Richard Portman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1973 最佳音效 / Best Sound 提名 Christopher Newman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1973 最佳音乐/歌曲 / Best Music, Song 提名 Nino Rota
金球奖/Golden Globes, USA 1973 最佳电影剧情类 / Best Motion Picture - Drama 获奖
金球奖/Golden Globes, USA 1973 最佳男配角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in a Motion Picture 提名 詹姆斯·卡安
金球奖/Golden Globes, USA 1973 最佳导演 / Best Director - Motion Picture 获奖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金球奖/Golden Globes, USA 1973 最佳编剧 / Best Screenplay - Motion Picture 获奖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金球奖/Golden Globes, USA 1973 最佳编剧 / Best Screenplay - Motion Picture 获奖 马里奥·普佐
金球奖/Golden Globes, USA 1973 最佳男演员剧情类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Motion Picture - Drama 获奖 马龙·白兰度
金球奖/Golden Globes, USA 1973 最佳男演员剧情类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Motion Picture - Drama 提名 阿尔·帕西诺
金球奖/Golden Globes, USA 1973 最佳电影歌曲/音乐 / Best Motion Picture Score 获奖 Nino Rota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1973 最佳男演员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提名 马龙·白兰度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1973 最佳男配角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提名 罗伯特·杜瓦尔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1973 最佳服装 / Best Costume Design 提名 Anna Hill Johnstone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1973 最佳新人 / Best Newcomer 提名 阿尔·帕西诺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1973 最佳音乐 / Best Music 获奖 Nino Rota
美国影评人协会奖 / 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 USA 1973 最佳男演员 / Best Actor 获奖 阿尔·帕西诺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 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1972 最佳男配角 / Best Supporting Actor 获奖 罗伯特·杜瓦尔
国家评论协会奖美 /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USA 1972 最佳男配角 / Best Supporting Actor 获奖 阿尔·帕西诺
◎幕后
把马里奥·普佐虚构的纽约黑手党塑造成一个实现美国梦的家族奋斗史,这是科波拉最了不起的地方。影片从40年代末着手往后叙述,极具宏伟的史诗气派,同时又有非常细腻的细节。无论是白兰度饰演的大家长,还是帕西诺的新一代,人物刻画既个性化,又不乏代表性。暴力场面也有如此双重性,既写实,又有歌剧的壮观。事实上,整部影片将一些没有社会内涵的打打杀杀升华为美轮美奂的歌剧,达到黑帮电影的最高境界。片尾洗礼的婴儿是科波拉的亲生女儿。本片荣获第4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
◎花絮
·根据花花公子杂志对导演弗兰西斯·福特·科波拉的专访,弗兰克·西纳特拉并没有像报道中说的那样讨厌小说并且反对电影的拍摄。他曾经与科波拉探讨过想在电影中扮演唐·维托·科里昂这个角色并希望为该部电影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然而,科波拉始终坚定地认为马龙·白兰度可以取而代之。这应该是白兰度第三次与西纳特拉在角色争夺中胜出,即之前的《码头风云》(On the Waterfront,1954年)中的特里·马洛伊和《红男绿女》(Guys and Dolls ,1955年)。
·卡门·卡里迪是导演科波拉认定的桑尼一角的最初人选。罗伯特·伊万斯则反而坚持要求扮演詹姆斯·坎,原因是艾尔·帕西诺(当时相对而言还不怎么出名)已经出演了麦克尔。伊万斯希望至少要在里面扮演一个有名字的兄弟。最终卡里迪在1974年的续集教父二中得到了一个小角色。
·派拉蒙高级管理人员对最早的电影工作样片很不满意,并考虑用伊利亚·卡赞来取代朗西斯·科波拉的导演之职,希望卡赞能够与声名狼藉的马龙·白兰度金诚合作。白兰度则宣称要是解雇科波拉和换掉摄影棚,他就要退出这部电影。派拉蒙的那些老脸们如果不是听说了他的这番话,显然不知道早在50年代的时候白兰度和卡赞两人之间已经结下了梁子。
·派拉蒙起初是打算把电影拍成一部低成本的现代强盗片,而不是设置在20世纪40到50年代。
·作者马里奥和导演科波拉很显然在影片中有意避免使用“黑手党”一词。
·马龙·白兰度希望把唐·科里昂打造成“像一只牛头犬”,在试镜的时候,他用棉花和毛织品塞到自己的脸颊里。到了真实拍摄阶段,他就戴着一副牙医制作的器具。为了达到脸部瘀肿的效果,艾尔·帕西诺则用泡沫塑胶做成的假脸贴在他的左脸上,还特意把颜色调成与他的肤色一致。白兰度的这套口腔道具至今还在美国纽约的皇后移动影像博物馆展示。
·索非亚·科波拉(导演的女儿,即《迷失东京》的导演)在洗礼仪式中,客串性地扮演了一回麦克尔·科里昂的外甥。
·影片中西红柿花园是在纽约长岛的一处私人居住地拍摄完成的。整个花园匆匆建立当影片拍摄完成又立即拆毁,恢复其原貌。这里再也没有运用到电影中其他场景的拍摄中去。
·科波拉在接受采访时说,派拉蒙最初希望由欧内恩斯特·博格宁扮演唐·科莱昂,但科波拉希望由马龙·白兰度或劳伦斯·奥利弗出演,因为当时两人是全世界最伟大的男演员。但奥利弗患病无法签约,而白兰度则因1969年《奎马达政变》的惨败而失去了以往的人气。后来派拉蒙的态度得到缓解,同意由白兰度出演,并支付给他30万美元。另外,派拉蒙前制作统筹罗伯特·伊万斯曾在回忆录中提到,白兰度得到了5万美元和影片收益的百分点,后来在影片上映前,白兰度将分红的百分点以10万美元卖回给派拉蒙,因为当时他急需用钱摆脱女人的纠缠,据伊万斯所说,这也是白兰度为何没能出现在续集中的原因。
·制片方曾希望由意大利制片人卡罗·庞蒂(Carlo Ponti)来扮演唐·科莱昂,但科波拉认为他的意大利口音过重予以拒绝。
·马里奥·普佐(Mario Puzo)笔下的唐·维托·科莱昂来源于真实人物,分别是纽约黑手党号称“黑帮总理”的Frank Costello(1891-1973)和暴徒Vito Genovese(1897-1969),普佐小说中的一些黑手党行动也源于两人及手下一手制造的真实事件。本片中马龙·白兰度也是在有意模仿Frank Costello的声音。
·科波拉最初的导演剪辑版长126分钟,而制片方认为过短,正式上映的版本比导演剪辑版长50分钟。
·罗伯特·德尼罗曾希望扮演桑尼或迈克尔,但科波拉认为他不适合扮演桑尼,而迈克尔已经敲定由艾尔·帕西诺扮演,后来德尼罗被安排了康妮的丈夫卡洛等其他的小角色,但他最终决定退出,去出演艾尔·帕西诺放弃的《The Gang That Couldn't Shoot Straight》。
·罗德·斯泰格尔曾强烈希望扮演迈克尔,但他的年龄明显过大。
·科波拉坚持将片名定为“Mario Puzo's The Godfather”,因为剧本的初稿相当忠于马里奥·普佐的原著。
·在沃伦·比蒂、杰克·尼科尔森、达斯汀·霍夫曼、阿兰·德龙和伯特·雷诺兹都被导演科波拉否绝之后,罗伯特·伊万斯曾推荐罗伯特·雷德福,但仍遭到科波拉的反对。科波拉看好的是艾尔·帕西诺,当派拉蒙正因是否选定艾尔·帕西诺而犹豫不决时,帕西诺已经签约影片《The Gang That Couldn't Shoot Straight》,决定请帕西诺出演之后,派拉蒙必须出钱支付帕西诺的违约金,而且为了尽快让帕西诺脱身,派拉蒙上层曾借用黑社会的关系施加压力。
·在《电视指南》杂志于1998年评选的“50部最伟大电视和录影带电影”榜单中,本片名列第七,续集荣登榜首。
·在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百部佳片”榜单中,本片位居第三。
·马丁·西恩曾希望扮演迈克尔。
·有传闻说桑尼的最初扮演者是伯特·雷诺兹,但马龙·白兰度认为他是电视明星,不愿与其配戏。
·科波拉曾看中Timothy Carey,但他为了电视剧拒绝出演本片。
·赛尔乔·莱翁曾拒绝执导本片,后来拍摄了《美国往事》,但他后来后悔自己作出的决定。
·在卧室场景中,剧组使用了真实的马头拍摄,这只马头是从一家狗粮加工厂得到的。
·扮演卢卡的Lenny Montana因与马龙·白兰度配戏非常紧张,甚至说错了台词,不过科波拉认为他的紧张表现恰到好处,在最终版本中予以保留。
·片头白兰度怀中抱着的猫是剧组人员拣到的流浪猫,并非是剧本中的情节。
·白兰度的大多台词是照着提示卡念出来的。
·传统的西西里帽的名字叫“科波拉”。
·本片于1990年被列入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国家电影目录。
·片中的吃喝场景为数众多,所有场景和镜头将近61个。
·意大利电影配乐大师尼诺·罗塔(Nino Rota)最初曾因本片获奥斯卡提名,但后来被取消,因为本片配乐改编自他为1958年《Fortunella》创作的配乐。
·拍摄桑尼在街上殴打姐夫的镜头时,扮演桑尼的詹姆斯·凯恩打断了那位演员的两根肋骨。另外,当时画面的背景中出现了卡车和木箱,用于遮挡不适合的背景。
·奥逊·威尔森和乔治C·斯科特是扮演唐·维托的较早人选。
·帕西诺在拍摄迈克尔从饭店逃跑的镜头时腿部负伤。
·迈克尔和凯一起观看的电影是1945年的《圣玛丽的钟声》。
·在杰克的床头桌上摆着一尊奥斯卡小金人,在所有奥斯卡最佳影片中,本片是出现奥斯卡奖的唯一一部。
·在西西里拍摄的画面中,迈克尔的妆容与在纽约拍摄时不相符,因为派拉蒙不愿支付化妆师赴意大利的费用。
·“I'm gonna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这句台词在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百佳电影台词”排行榜中名列第二。
·据艾尔·帕西诺所说,在拍摄医院中的镜头时,马龙·白兰度确实热泪盈眶。
·桑尼殴打康妮丈夫的场景用了4天才拍摄完成,使用的临时演员多达700人。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曾参加本片的试镜,但未获得任何角色,于是他认为自己或许不适合表演,更适合编剧,于是编写了1974年《狂野少年》的剧本,并在片中扮演了主角。
◎精彩对白
[speaking to himself, practicing his speech]
Luca Brasi: Don Corleone, I am honored and grateful that you have invited me to your home on the wedding day of your daughter. And may their first child be a masculine child.
[then, starting over]
--------------------------------------------------------------------------------
[delivering his rehearsed speech]
Luca Brasi: Don Corleone, I am honored and grateful that you have invited me to your daughter... 's wedding... on the day of your daughter's wedding. And I hope their first child be a masculine child. I pledge my ever-ending loyalty.
--------------------------------------------------------------------------------
[after Michael gets off the phone with Kay, clearly too embarrassed to tell her I love you too]
Clemenza: Mikey, why don't you tell that nice girl you love her? I love you with all-a my heart, if I don't see-a you again soon, I'm-a gonna die...
--------------------------------------------------------------------------------
Sonny: Goddamn FBI don't respect nothin'.
--------------------------------------------------------------------------------
Calo: In Sicily, women are more dangerous than shotguns.
--------------------------------------------------------------------------------
Sonny: Hey, listen, I want somebody good - and I mean very good - to plant that gun. I don't want my brother coming out of that toilet with just his dick in his hands, alright?
Clemenza: The gun'll be there.
--------------------------------------------------------------------------------
Michael: My father is no different than any powerful man, any man with power, like a president or senator.
Kay Adams: Do you know how naive you sound, Michael? Presidents and senators don't have men killed.
Michael: Oh. Who's being naive, Kay?
◎穿帮镜头
·连续性:当麦克尔决定杀死索洛佐,汤姆和桑尼为此而带来的家族生意损失而发生争执时,在唐的办公桌上,有一个放雪茄烟的盒子是盖着的。在接下来的镜头里,桑尼再次把雪茄盒盖上,此前并没有打开。
·时代错误:巴里兹被暗杀后,在警察的车窗玻璃上映射出的一组建筑,至少要比暗杀发生的时间晚十年才有可能出现。
·连续性:桑尼的挡风玻璃在机关枪的散射中被击得粉碎,但在他的保镖到来的时候,又是完整的了。
·时代错误:在晚上的机场,可以看见一架电子扫频跟踪的Cessna 182,制造这种飞机最早的时间也大约直到20世纪的六十年代。
·连续性:一组拍摄麦克尔在医院行走的镜头,很明显在数分钟后再次使用到了。
◎一句话评论
影片中的伟大角色和配乐实在令人难忘。
——《奥斯汀纪事》
科波拉打造的经久不衰而无可置疑的杰作。
——《旧金山纪事》
一部让人温故知新的电影。
——BBC
◎关于碟片
教父三部曲蓝光是怎样炼成的
---------- 妖灵妖
《教父》是什么?
《教父》是1972年派拉蒙公司出品的一部根据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它原本计划是一部廉价投资下的普通黑帮片,但在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手里,提升了档次,变成了一部隐喻了资本主义的家族史诗。写父子情,写黑帮分子以家庭的名义实施罪恶,触及了美国梦的重建这个好莱坞电影的恒久母题,兼顾反思力量,手法从容不迫,秉承好莱坞古典主义遗风,是当时新好莱坞派与旧好莱坞交替时的完美交叉点。它不仅获得了空前的票房,把派拉蒙公司从倒闭的边缘拉了回来,也获得了奥斯卡奖最佳影片等大奖,并彻底改变了好莱坞电影的进程,成为美国流行文化中的重要一环。
《教父》是什么?
《教父》是一个影迷必须要看的电影,在西方观众的眼中,《教父》是男人眼中的《圣经》、《教父》是长期盘踞IMDb最佳电影250名榜首的经典。《教父》衍生了1974年的《教父续集》,这是一部被称为影史上少数“续集更胜前作”的作品,也是有史以来第一部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续集电影。这两部作品并称为两大经典。1990年,科波拉为了重现当年勇,走上了拍摄《教父第三集》的险路,不仅票房失利,而且影片质量也无法跟前两集比肩。
2001年10月9日,《教父》和它的两部续集一起被派拉蒙公司推上了DVD的舞台。五碟豪华装的配置令当年的碟市为之震撼。前4碟收录三集正片,第二集由于片长关系而被分置在两张碟上。正片均经过数码修复,并制成了可变宽屏格式,科波拉还为三部电影奉献出了DVD史上最佳的三条评论音轨,9个小时滔滔不绝地从头讲到尾,将他对电影的热情和拍摄的细节全盘托出,令影迷听得热血沸腾。
第五碟为单独的花絮碟,收录总长超过3小时的花絮,包括“图片集”(收录预告片和剧照和现场照片外,还有三部《教父》的奥斯卡提名和得奖名单、主创人员在奥斯卡颁奖礼上发言的现场录像)、“《教父》的树形家谱”、“《教父》编年史”(其中还包括34个删除片段)、“幕后花絮”(包括73分钟纪录片、科波拉的制作手记、配乐师谈配乐、原著作者普佐的访谈、1971年拍摄的幕后花絮等)、“影片制作人”(科波拉、普佐、摄影沃里斯等人的介绍和与之相关的纪录片)、隐藏花絮“彩蛋”(包括主演詹姆斯·凯恩的试镜片段、《黑道当家》剧集中黑帮分子看《教父》DVD的短片等)
这个套装在当年以精良的制作、满载的花絮赢得了众多影迷的心。唯一遗憾的是,正片画质不甚理想,此后派拉蒙公司又分别单独发行了全新修复单碟版,但效果也都不尽如人意。直到斯皮尔伯格进入了派拉蒙公司。
当斯皮尔伯格的梦工厂被派拉蒙买走之后,科波拉立刻发了一封祝贺信给他,信里特意提到了:既然你老弟已经加入了派拉蒙,那就请赶紧来拯救拯救我的《教父》吧。所以,斯皮尔伯格在派拉蒙的第一件公务就是去拜访派拉蒙的头:布莱德·格雷,格雷大笔一挥:同意,拟按照斯导的意愿立刻执行。派拉蒙的后制部副总裁马丁·科恩接到通知后立刻照章办理,但1972年原始底片已经不能使用了……
《教父》和1970年代的绝大多数电影一样,难逃“底片保存不当”的命运。1980年代之前,包括派拉蒙在内的好莱坞制片公司,都没把影像资料的保管当回事。既无特别规划,也无专项拨款。所谓的“影像资料馆”,也只是随便找间仓库,把底片往里一扔了事。直到1980年代,录像带诞生,家庭影音消费与日俱增之后,各大影片公司才赫然发现,之前被无视的“影像资料馆”竟是个取之不尽的“大金库”。于是,“资产保护”这一行业术语才逐渐浮出水面。
众所周知,底片的受损程度与冲印的次数有关:次数越多,损坏越大。因此,目前业内通行的保护原则是:将“原始底片”的冲印次数降到最低。影片完成后,先用 “原始底片”复制出“副本底片”,然后将“原始底片”妥善保存,用“副本底片”来完成之后所有的冲印和拷贝工作。然而,1970年代时的情形却大不相同,那时并没有什么“副本底片”,而是将“原始底片”直接用来冲印正片。这对好电影来说是场噩梦。因为影片越受欢迎,拷贝的需求量也就越多,相应的,底片冲印次数也越多。而《教父》则不仅仅是一部好电影,它是好莱坞的旷世经典。巨大的拷贝需求量,使《教父》的底片成为一只为派拉蒙下金蛋的鹅。十多年下来,“金蛋”产量固然丰富,但同时,这只“金鹅”也已不堪重负,底片的磨损程 度简直可以说是不忍目睹。
虽然2001年发行DVD时,《教父》的影片画质曾得到过些许修复,但对已“身负重伤”的底片来说,这些小手术根本无济于事。如今,为了在“蓝光时代”继续下蛋,派拉蒙终于将《教父》这只“金鹅”送上了手术台。本次“修复手术”的“主刀医师”由导演科波拉钦点,集结了业内精英。他们包括,来自Film Preserve公司的电影修复专家罗伯特·哈里斯及其助手乔安娜·罗森,该公司因修复《阿拉伯的劳伦斯》、《斯巴达克思》、《后窗》、《迷魂记》等经典老片而扬名业界;还有,华纳电影成像公司(MPI)的资深数码着色师简·亚伯勒和数码特效主管达夫尼·登特等人。此外,修复过程还邀请到两位摄影师鼎力相助。一位是《E.T.外星人》的摄影师艾伦·达维亚,他从摄影师的角度为影片修复提出建议;另一位,则是此次修复至关重要的人物:《教父》的摄影师戈登· 沃里斯。2006年秋,整个修复工程正式起步。Film Preserve公司收到派拉蒙发来的素材,包括:原始底片、三分色母带、黑白分色母带以及数千英尺的其他素材胶片。其中,“原始底片”就是拍摄时的成品;“三分色母带”与“黑白分色母带”,则是将底片中的青、洋红、黄三原色(即正片中的红、蓝、绿三原色)与黑白两色分离后,分别保存,以确保颜色的稳定性,从而达到长期保存不变色的目的。在修复过程中,这三套胶片缺一不可。
然而,粗略检查后,老道的Film Preserve公司也不禁眉头紧锁,原始底片比他们料想的还糟:污迹斑斑、布满划痕和裂纹,有的已严重影响甚至破坏到电影画面。更不可思议的是,还有整整一卷底片彻底遗失,只得采用复制的副本来代替。两套“分色母带”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虽然划痕不算严重,但却出现了多个镜头丢失的重大失误。这也难怪,既然1980年代前,影片公司没把影片的保存当回事,而“分色母带”恰恰又是为保存影片而服务的,那自然不会得到认真对待。有的电影甚至根本不制作“ 分色母带”。即便制作,也只是随便了事,根本不会去看第二眼。《教父》就是如此,“分色母带”居然是在最终剪辑之前做的,所以未将最终入选的镜头收入。一上来,《教父》就给了修复工作一个大大的下马威。
底片的问题还没完,当修复小组找来早期正片与目前的正片进行同步比对时,再度傻眼,两者不同步!也就是说,我们目前看到的版本与早期的版本居然是不同的!后来,修复主管哈里斯才发现,这个“新版与旧版之差”起于1980年。那时,派拉蒙把底片送到一家光学研究室去冲印正片。结果,胶片被拆开后却怎么也拼接不起来,无奈之下,光学研究室只好采用一种廉价的化学方法来补救。导致的结果就是,原来片中极富抒情色彩的12秒渐隐效果,被替换成了一般长度。而更匪夷所思的是,对这一重大错误,派拉蒙居然浑然不知!
当然,《教父》的底片也并非一无是处,修复工作也不总是愁云惨淡。一个利好的消息便是,尽管底片遭受的物理破损严重,但值得庆幸的是,它并未发生化学损坏,有效的图象信息依旧保存得相当完好。简单地说明一下,所谓物理破损,即是上文提到的划痕、裂纹等,而化学损坏,则是胶片因时间过久而发生的颜色失真,比如,平时我们看到的泛黄的老照片,就属于化学损坏。前者,来自保存及使用不当;而后者则主要是材质本身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必须感谢柯达公司,它所生产的优质胶片保证了底片历经30年后,依旧未发生严重的化学损坏。
修复过程的第一步是将底片转换成数码图像。修复小组用高画质影像扫描仪,以4K(4096x3112线)的高分辨率把底片扫描进电脑。不过,这貌似简单的一步,却总让哈里斯紧张不已。他回忆说:“每当把底片塞进机器,我就手心出汗。底片的破损实在太严重了,很可能被机器卡住,绞坏。如果不巧的话,我们很可能因此彻底丢失几帧宝贵的画面。因为《教父》和《教父续集》里的有些镜头只在底片上才有,根本没有备份!”所幸,在数码转换上,底片没有出大问题。
接下来,进入第二步。把数字图像导入简·亚伯勒开发的“Baselight数码修复系统”中。通过该系统,修复人员用电脑对画面进行清洁、修复、颜色校正、去噪。扫描一帧胶片要耗费50MB的容量,而一秒有24帧画面,就是说一秒的电影画面的数据容量是1.2GB,一分钟的数据量是72GB。《教父》片长180分钟,需要数据容量12.96TB。
所有工作都是一帧一帧进行的,耗时巨大。就在这“数码找茬”的过程中,亚伯勒揪出了《教父》的一个惊天大秘密:影片在后期制作中出了错,而且出错的还是《教父》中相当经典的段落:迈克在饭店刺杀一场。
当时,这段戏是分两个晚上拍摄的。第一个晚上拍了前半段,即到迈克起身去洗手间拿枪为止。其中,第一段没有问题,后期处理效果符合沃里斯的要求。但第二段底片的色调却显得不够浓,据沃里斯说,这是因为后期制作时,在胶片处理上犯了错,而且是覆水难收,无法挽回。这虽然对影片的速度没有影响,但画面的雾化效果明显下降,影片的质感也与先前的不同。这一细节之所以始终未被发现,是由于之前几个版本的画质太不理想。
如何纠正这一失误,令修复工作陷入困境。重拍这一段是不可能的,于是,修复人员只能竭尽所能地去还原这段场景的原貌。漫长的工作几乎持续到整个项目结束。最终,工作团队还原出80%的底片,虽然仍不令人满意,但已相当不容易。而且,在这过程中,亚伯勒又找到了一个“小茬”。根据“原始底片”,就在迈克开枪之前,特写镜头里可以看出他面部的抽搐与紧张,但随着不停的拷贝,在副本的副本里,这一细节几不可见。如今,在数码修复版中,亚伯勒把它们还原出来。
同时,这段修复也凸现出“数码修复界”经常争论的一个问题:“如果影片在后期处理中产生当时无法修正的错误,而这个错误是如今可以修正的,那到底该不该修正?这样的修正是对影片的保护,还是破坏?”对此,科波拉曾指示说:“但凡发现影片的某格画面或某个镜头有问题,只要修复后的画面不显得突兀,那就尽管修复。”因此,在某些段落的修复中,哈里斯大胆采用了替换法:即用底片中未使用过的画面替代现有画面。比如,《教父》中,有一个严重损坏的画面。马龙·白兰度躺在病床上,镜头位于他的脚跟处,往上拍摄。这几秒钟的镜头受损相当严重,几乎无法修复。于是,哈里斯找来底片,发现这个镜头的实际拍摄时间比较长,因此底片中保留了一段未经使用的相同画面。随后,在亚伯勒的帮助下,他在底片中找到了可替换的段落。该段落中,马龙·白兰度胸口起伏的速率与受损段落中的速率相同,因此根本看不出被替换过。
相对而言,在修复《教父续集》时,问题要少很多。尽管它的胶片也谈不上“保存完好”,但与《教父》相比,其“原始底片”至少好上7成。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差别,是因为《教父》的成功,让派拉蒙在《教父续集》的发行上更有信心,预先制作了许多副本与拷贝,不至于因拷贝不够用,而直接把底片拿出来冲印。也由于这个原因,《教父续集》的可用素材远比《教父》丰富。有许多早期拷贝可以为修复提供帮助。不过,在色彩还原方面,《教父续集》的困难程度并不低,因为它的色彩表现度要比《教父》复杂得多。至于到了《教父第三集》,修复工作更为轻松。由于是1990年拍摄的,所以它的底片保存得比较好。不过,《教父第三集》也带来了新麻烦。由于拍摄时间相差20年,使用的彩色技术完全不同。《教父》前两集采用的是彩色印片法(Technicolor),而《教父第三集》用的则是地地道道的彩色胶片,两者在黑平衡上有区别。修复人员只能调整对比度与饱和度。
历时一年之后,修复宣告完成。《教父》前两集的修复版在洛杉矶进行了内部放映。放映结束后,沃里斯评价说:“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但完成得非常好!尽管《教父》中的暗色依旧和原貌有差距,但能达到这个水平已令我满意。修复后的《教父》再度焕发出年轻的光彩。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这次修复没有添加任何原先没有的元素,是地地道道的修复,而不是再创作。”
2008年9月23日,派拉蒙公司高调发行《教父三部曲》蓝光套装。正片采用了最新的修复版,标题上的“科波拉修复版”其实名不副实,因为科波拉就写了个小纸条而已,办事的是哈里斯和MPI。收到碟之后感觉有些失望,外包装显得比较廉价,厚度只比普通的蓝光碟包装厚出了一点点,感觉不到厚重和大气。拆了塑料封之后,发现外包装的背面有一本小册子,小册子是本蓝光碟的介绍,感觉像是四个单独的封面封底一样。打开盒子,里面装着四张碟,碟扣比较紧,很难取下来。
派拉蒙在发行《钢铁侠》蓝光时就有过召回事件,不知道是否连带影响了《教父三部曲》。笔者的这套蓝光碟,在BD-ROM上第一次播放时,《教父续集》读不出来,死机。在ps3上播放时,第四碟花絮碟在播放完“四个短片之一的《教父》V.S.《教父续集》”后,退不到上一个菜单而死机(这是笔者用 ps3看蓝光以来第一次遇到死机)。《教父续集》第二次播放时,终于在BD-ROM上顺利播放。
蓝光的四张碟的分布是这样的:前三张均为BD50格式,收录三集修复版正片和三条2001版的评论音轨。第四碟为BD25格式,收录一些全新制 作的高清格式的花絮,并将2001版的动态花絮全部包含进去了,以满足观众一次性收齐全部花絮的要求。
第四碟为单独的花絮碟,全新花絮包括:
《差点没拍成的杰作》(29分钟)
简短地介绍了《教父》拍摄的艰难。
《教父的世界》(12分钟)
一堆电影人说自己有多喜欢《教父》,这个说《教父》是意大利人的《星球大战》、那个说《教父》是毒品,随后就是介绍此后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对《教父》流行文化的衍生,比如没有《教父》,就不会有《黑道当家》剧集。亚历克·鲍德温还爆料说:罗伯·雷纳(《当哈利遇上莎莉》)和汤姆·汉克斯(《拯救大兵瑞恩》)曾经合伙开过一个教父主题派对!
《拯救教父》(19分钟)
讲述影片修复的故事,罗伯特·哈里斯说出了一个非常惊人的信息:《教父》的原始底片冲出来的颜色是正常的。请注意,这个所谓的颜色正常,跟这套蓝光版不是同一个色调。也就是说,也许在未来,派拉蒙自己再搞一个版出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当拍摄停止后》(14分钟)
这个纪录片讲述了在影片拍摄完成之后,剪辑室和混音室里的故事。
《教父》红地毯(4分钟)
这可能是史上最烂的一个花絮:蓝光制作组拿着话筒,出现在《科洛弗档案》的首映现场,对参加首映式的明星问:你对《教父》有何观感!所以,所谓的《教父》红地毯,其实是《科洛弗档案》的红地毯!难道仅仅因为它们都是派拉蒙出品的,就可以这么乱来?把它塞在蓝光里吗?连国外的碟评人都说看到这段的时候:被彻底雷到啦。
四个关于《教父》的短片(7分钟)
家族谱
拥有非常漂亮的界面的家族谱,把柯里昂家族的主要人物都列了出来,主页面上显示的是角色名字和生卒年月,点击进入则是详细介绍。介绍包括由哪些演员扮演过这个角色,比如唐·柯里昂就由马龙·白兰度、罗伯特·德·尼罗和奥赖斯特·巴蒂尼分别扮演过。点击演员的名字,就会进入下一级菜单,有演员小传。
黑帮谱
与家族谱一样,有每个角色和扮演者的介绍,按照柯里昂家族和其他黑帮进行了分类。每个人都按角色名、扮演者、绰号、事迹、描述、犯罪记录、死亡原因、名言、其他进行描写。用上下左右键可以在右侧人物群像里任意选择人物,左侧出现的就是该人物的大概介绍,可以点击查看完整资料。
康妮和卡罗的结婚相册
其实就是《教父》第一集的开场婚礼一段的多幅现场剧照。
2001年DVD花絮大全
将2001版的DVD动态花絮一网打尽,这样,此前就把《教父》目前所有的动态花絮都收进来了。
最后是2008版制作者名单和设置字幕的选单。
◎精彩影评
############################################################################
重温《教父》
-----------------小溪
大概一年前,我看了这个被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影片,也许是因为自己的愚笨,所以当时看完了,还不能完全记住其中的每一个角色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后来我又看过几遍,加上这个寒假我又认真地看了一遍《教父》,发现这个影片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三点就是:每一个镜头都是有价值的,每一句台词都是有用的,每一个角色都是真实的。虽然这是个电影作品,但是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黑帮家族之间纷争的年代之中,非常真实,而且每一个角色都能让我感触很多,他们虽然都是家族成员,可是他们的个性、脾气、品格都不一样,每个形象都很鲜
明。
老教父维托克利昂尼(Vito Corleone)绝对是一个最有风范也是最睿智的领袖人物。他前半生坎坷的逃亡和流浪经历和他后来的飞黄腾达成了新明的对比,父母和兄长死于黑手使他在很小的时候就铭记于心,长大以后,不畏强暴不甘心受人欺压的心理逼迫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不受欺负,就必须要狠毒;要想不被恐吓,就要让别人惧怕;要想恳求别人,就要让别人无法拒绝。虽然这种成为教父的理由好像是在为黑手党辩护,但是老教父的形象是真实的,他让我们感到他的的确确存在过这个世上。《教父》中,老维托坚持不涉足毒品生意的选择也让我看到他的目光的远大,而且不但在生意上,在看人上,他也是非常的准。我认真的看了第一集,很多不太起眼的细节其实都特别的重要。康妮的丈夫卡
洛从一结婚,老维托就说过不能让他参与任何家族里的事情,果不其然,卡洛是个吃里爬外的家伙;还有,老教父在五大家族的会议结束以后在车上说过:“卡特利亚是个懦夫,而真正杀死大儿子的幕后指示是巴西尼。”而这句话最后终于又迈克证明了。老维托的一切一切都让人看到了一个睿智聪慧,冷峻庄严的领袖形象。
麦克克利昂尼(Michael Corleone)虽然也是教父,可他与父亲却有很大的区别。他本不是一个涉足生意的家族成员,用老教父的话说:“没有想到会是麦克来继承家族事业。”可是他的确具备了成为家族领袖的条件,他聪明、稳重、果断,他年轻的时候就像一个隐藏的炸弹,等待时机一触即发。父亲遭到枪击成了麦克的转折点,影片中一段个精彩的段落就是在大家争论该怎么办的时候,只有麦克镇静地坐在沙发上,说出了一个报复的计划,这一时刻的麦克已经由一个阳光男孩变成了教父,而他在医院保护父亲的时候则立即明白了自己对家庭对家人的责任。不过,他对家族是严格的,是严厉的甚至是冷酷的,只要威胁到他的人,他都会一一清除,甚至自己的兄弟。对妻子的爱成了他生意的负担,他根本无法漂白家族的生意,而且他还成了最大的黑手,而妻子也离他而去。与老教父相比,麦克显得很孤立,众叛亲离,但也许是他对父亲的敬重,他一生都在维持家族的生意。而兄长被害、妻子的离去、前妻的惨死以及女儿的死都成了他一生不能忘却的痛。
森蒂诺克利昂尼(Santino Corleone)虽然是老教父的长子,可他幼稚的像个孩子,易怒暴躁的性格加上他一贯的粗心大意最终导致了惨死的下场。他是典型的有勇无谋,但是他对家族是忠诚的,他爱女人,但他从来不伤害女人,这也是他痛恨妹夫卡洛的原因,可他却在最不该独自出门的时候出了门中了埋伏。他是个可悲的人,但他也算是条汉子。
弗莱多克利昂尼(Fredo Corleone),不知道老教父的好基因为什么一点都没有继承给这个儿子,他不但没有睿智而且没有勇气,他与森蒂诺正好相反,是个十足的懦弱的人。我觉得他不该生在这个家族,因为父亲遭到袭击的时候,他连枪都拿不住,而且看着倒地的父亲他只会哭着喊爸爸。而他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背叛麦克,虽然他没有得到好下场,可他也是让人同情的,因为他的错误不能完全怪他而错就错在他不幸的生在了黑手党家族。他本可以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可他却是一个黑手党老大的无能的哥哥。
橙黄色的主色调中,教父那幽暗的轮廓让人感到严肃庄重,而藏在阴影中模糊不清的眼睛则让人感到敬畏和深不可测。你看不到他的表情也就看不到他的感受,他对外隐藏自己的想法,隐藏自己的喜怒哀乐,心中盘算杀机和交易。而这一切只是为了维持家族、维持生意、维护尊严,这就是教父给我的感觉。不同的人、不同的命运汇聚在了同一个年代、汇聚到了同一个家族里,他们的悲喜命运成就了一段伟大的史诗。
############################################################################
流淌在血液里的霸气---《教父》
------孤傲雨杉
同样是那个房间,同样被人尊称“GOD FATHER”,被人弯下腰亲吻手背,两代教父,这两个流着同样血液的男人,分别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处令我震惊!
影片的海报选得真好,那正是VITO教父参加女儿婚礼当天的装扮。那时的他处于柯里昂家族的鼎盛时期,他头顶银发,眼神神秘而深邃,胸前西服口袋里插着一朵玫瑰花,膝上正把玩着一只乖巧的小猫。再不用多说了,那些请他主持公正、解决问题的人,都只不过是这只小猫的化身,任他抚摸,或者在他高兴的时候扭断脖子。影片并未直接表现教父解决问题的状态,可我们却从他手下“办事”的凌厉作风中窥见一斑!残忍、凶狠以及不容置疑。
这一切在VITO教父拒绝做毒品生意并被人枪袭之后出现了转折,柯里昂家族走向衰退。不但“家族生意”大不如前,山尼也被人乱枪打死,小儿子MIKE本是一个自称绝对不会成为他父亲那样的人,在此时却决定做一件大事:他在一次和谈中,开枪打死了两名父亲的仇家,解除了家族的危机。
从此VITO教父走向了下坡路,身患重病的他不得不半隐退的管理着整个家族,MIKE在此时归来并接过权杖。很明显,他处理事情果断、冷酷,丝毫不亚于他的父亲。在VITO死去之后,,就在他成为其姐康妮孩子教父的当天,他相当迅速的解决掉了全部敌人,包括他姐姐的丈夫。
风雨过后,在他父亲的房间里接受膜拜的时候,从他妻子的眼神里,仿佛看到了一个陌生的MIKE,而我们,看到的则是新一代“教父”。
流着和他父亲同样血液的MIKE,延续了柯里昂家族的不可撼动的地位和神话。
◎截 图




代码
压片人(Creator):Speed
文件名称:教父.The.Godfather.1972.BD1080p.X264.2Audio.AAC.HALFCD-NORM.Speed.mkv
文件大小:749.9 MiB
影片长度:02:57:09.163
混合码率:592 Kbps
视频码率:500 Kbps
视频帧率:23.976 fps
视频尺寸:640 x 352
视频标题:ESiR.BD1080p-HALFCD By NORM.Speed
音轨信息:内参国语/英语
字幕信息:中英/简中/繁中/英文
封装时间:2009-03-20
检验MD5:377FF6C045F4955D3D8C5462B3B8BD3C
引用
【HALFCD知识普及学堂】
1. HALFCD 是什么?
HALFCD是一种特别定制的影视多媒体封装规格,容器为MKV。
视频采用先进的X264编码,音频采用高效的AAC编码,最高性价比的压制组合!
保证在较低的码率下可以体验到卓越的视听效果,真正达到小体积,高清晰的品质!
并且封装多音轨、多字幕,任意切换。文件小,下载用时少,系统占用低,低配置电脑也能流畅播放。
2. HALFCD 优点是什么?
A 、优质画面
HALFCD与一倍以上体积的XviD编码的视频相比毫不逊色!更是大大超越同等体积的rmvb格式的文件,是替代RMVB的不二选择。
B、 播放流畅
文件容量小,系统占用资源较低,在较低配置的电脑上播放效果良好。
C、 多音轨 多字幕
在电影原声的基础上,根据片源可增加国语、粤语、导评,评论,其他语种等更多音轨;特效、简体、繁体、英文、其他语种等多选择软字幕,并内如RMVB一样是内嵌不可修改字幕,自定义打开或关闭,显示位置、大小、字体和特效。
D、无水印 无广告
HALFCD 拒绝内嵌任何商业广告,相信大家都厌烦了rmvb那种广告水印满天飞的情况了,HALFCD无任何的水印和广告,奉献给广大观众最纯净的视听享受!
3. HALFCD 如何播放?
主流多媒体播放器均可完美播放。如:KMPlayer,完美解码,终极解码,暴风影音等。
播放时感觉声音小是因为在制作的时候,并没有人为拉高片源的音量,通常原声音量都不会很高。如果您觉音效不够震撼,可以做下调整,如音箱调大音量或启用软件内置音量增益功能,可以加大 300~500%,足够震撼了。
PSP直接播放(PPA软件)2009年4月1日PSP上最强影音播放软件PPA更新,增添对MKV格式的支持,支持标注为HALFCD2的影片播放。
4. NORM-HALFCD的优势
a、音轨:多音轨,港片最少是国粤双语,部分附带导评等其他语言,译制片外片都尽量包含其他类语言配音版本!
b、字幕:多字幕,简繁英特效以上多种字幕,字幕是以srt ssa ass形式封装进去的,属于软字幕,并非内嵌字幕!
c、类型:港片、译制片、动画、剧集、纪录片、高清MV音乐!HALFCD最大的好处是收齐港片,小容量高清晰,易收藏!
e、无水印无广告,绝不内嵌任何水印和广告,干净绿色无污染!
d、可DIY作品:作品内字幕音轨视频等资源可以方便分离提取,或者转换其他格式,打扫属于你自己的个性HALFCD!
f、关于音轨:NORM作品全部为双声道的立体式AAC编码,虽然码率小但是音质好,出现单声道显示是由于KMP显示错误!
g、关于命名:NORM作品命名符合oDay iNT标准,更规范,文件名中显示了片源、视频编码、音轨编码、制作组、压制人等相应信息!
命名标准:中文译名.英文名.年代.地区(可选).片源级别.X264.(x)Audio.AAC.HALFCD-NORM.(压制人小写昵称).mkv
例如:你丫闭嘴.Tais-Toi.2003.BD720p.X264.4Audio.AAC.HALFCD-NORM.mkv
【片源命名对应】片源级别
D5直接压制:DVD
D9直接压制:DVD9
BD720P压制:BD720p
BD1080P压制:BD1080p
BDRemux压制:Bluray
BD原盘压制:Bluray
HD1080P:HD1080p
HD720P:HD720p
HDTV 1080P:HDTV1080p
HDTV 720P:HDTV720p
百度百科关于HALFCD的解释:http://baike.baidu.com/view/1048523.htm
其他分流方式请到论坛下载!招募EM分流VC爱好者
压制:龙卷风
发行:NORM TEAM
版本:HALFCD
论坛:http://www.normtea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