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rtwangler -《瓦格纳 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Wagner: Tristan und Isolde)1952[APE]

王朝简介·作者佚名  2009-06-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说明  因可能的版权问题本站不提供该资源的存贮、播放、下载或推送,本文仅为内容简介。

专辑英文名: Wagner: Tristan und Isolde

专辑中文名: 瓦格纳 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

艺术家: Furtwangler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1952

发行时间: 1986年

地区: 德国

简介:

作曲:Richard Wagner

作词:Richard Wagner

首次上演: 1865.6.10 慕尼黑

指挥:Wilhelm Furtwangler

独唱:Tristan (Ludwig Suthaus).Isolde (Kirsten Flagstad).Brangaene (Blanche Thebom) .Koenig.Marke (Josef Greindl).Kurwenal (Dietrich Fischer-Dieskau) .Seemann (Rudolf Schock) .Hirt (Rudolf Schock) .Melot (Edgar Evans) .Steuermann (Rhoderick Davies)

演出:(英国)爱乐管弦乐团.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合唱团

录音日期:1952.6.10-22伦敦金斯韦大厅

专辑介绍:

瓦格纳的歌剧大概已经著名到无人不晓的地步,不过大部头歌剧确实有点吓人(我自己也这样觉得),尤其是对早已经习惯了快餐文化和高效快速的现代人而言,类似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尼布龙根的指环》带来的体验是考验多过欣赏————心理和生理的双重考验!

既然大师本人认为“《特里斯坦与依索尔德》是瓦格纳所有作品中风格发展得特别高的一部”,那就让我们还是从这短小精悍的节目开始吧。

富特文格勒从三四十岁开始就被誉为演绎瓦格纳的专家,他的名字终生和瓦格纳紧紧相联。个人认为他最出色的演出仍然是瓦格纳作品,整体质量要略胜出贝多芬的作品(尽管他的贝多芬已经无人能及)。EMI公司的这个录音是本世纪少数的几个“瓦格纳事件”之一(另两个是Knappertsbusch的《帕西法尔》和Solti的《尼布龙根的指环》)。Ludwig Suthaus、Kirsten Flagstad和Wilhelm Furtwangler这三位最伟大的瓦格纳艺术家缔造了这个至高无上的经典。

令人吃惊的是这是一个录音室作品,大凡熟悉富特文格勒的人都知道他的现场演出版本通常比录音室版本要远胜一筹,但这是一个例外。或许当时的大师也由一开始的“痛恨录音”已经逐渐地适应和喜欢上了录音室工作,如果不是他两年后突然去世,他本可以为我们后人留下更多更好的录音室作品————至少音效是肯定好很多的。

经常听到许多乐友对大师作品的音质不良深表遗憾。历史不容假设,不过就算事实曾经如此:大师能够等待到哪怕是立体声时代的降临,战时作品录音的无比辉煌又从何再现呢?或许我们不需要遗憾,我们得到的文化遗产已经是很丰盛了。

古典之门的这一网页http://www.classicaldoor.com/intro/B/b-0392-395.htm有《特里斯坦与依索尔德》剧情和音乐结构分析介绍,非常直观详尽。因为文字众多就不再转贴在这里了。以我个人的经验,不要急于去聆听一部对背景,内容,风格都并不熟悉的大作品,事先的学习是必须的。有时候停下来,对照一下或者回头再重听某一乐章,千万不要因为这是名作就囫囵吞枣————听懂音乐比听多音乐要重要和有益得多。

富特文格勒的《特里斯坦与依索尔德》作为EMI的台柱级录音早已饮誉多年,这套CD是富特文格勒所有的歌剧录音中值得最先领受的一套。而且这一转录版本是最早发行的数码转制,由EMI的首席录音大师Parker亲自操刀,音色鲜活而且音质丰润,代表了EMI的最高水准。市面早已绝版,后来再版的CD也再无昔日光彩。对对富特文格勒和瓦格纳作品感兴趣的乐友们来说,这是一套非常难得的发烧级瓦格纳入门唱片。

请珍惜这一机会,你或许会在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等等领域之外发现一片全新的天空。

(原创评论。史料参考书:《富特文格勒的指挥艺术》

敬请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