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读书·哲学系】 马基雅弗利 君主论》(The Prince)雨中狐狸朗读版[MP3]
中文名: 【家常读书·哲学系】 马基雅弗利 君主论
英文名: The Prince
别名: Il Principe
资源格式: MP3
版本: 雨中狐狸朗读版
发行时间: 2009年
地区: 大陆
语言: 普通话
简介:

马基雅弗利的《君主论》西方人十分看重,影响很大,后来衍生了所谓“马基亚维利主义”。然而在马基雅维里的著作中,《君主论》是最小的一本,但却是最有名的一本。这本书在作者死后的第五年(1532年)首次印行,迄今已经450多年。从首次印行开始,就广泛地引起了各种强烈的反响,在20世纪80年代又被列为最有影响和最畅销的世界十大名著之一。
2009-05-15
雨中狐狸
QQ: 947354694 (DS?雨中狐狸)
QQ群(雨夜漫读): 48642980
email: yuzhonghuli@gmail.com
VC讨论小组(家常读书):http://www.VeryCD.com/groups/@g2386186/
网易博客:
http://jiachangdushu.blog.163.com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613860891
豆瓣小组:
http://www.douban.com/group/182150/
【我们招集公益读书的朗读者;我们期待推荐书目的聆听者;我们盼望思考书本的讨论者;我们欢迎督促提高的批评者……】
以下有关马基雅弗利及其《君主论》的介绍引自维基百科
尼可罗•马基亚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1469年5月23日—1527年6月22日)是意大利的政治哲学家、音乐家、诗人、和浪漫喜剧剧作家。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重要人物,尤其是他所写下的《君主论》一书提出了现实主义的政治理论、以及《论李维》一书中的共和主义理论。
君主论
马基维利最知名的著作是《君主论》一书,在书中马基维利阐述了一个君主(统治者)应该要采用怎样的统治手段才能保住自己的政权。马基维利主要关注的是“新君主”(principe nuovo)的部分,因为世袭而来的君主由于人民已经习惯了旧政权,统治困难要比新君主要来的少。世袭君主要做的只是小心维持其既有的制度,但新君主为了维持其夺取的土地,要建构一套新的而恒久的权力架构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为了稳定政权,君主在公众上必须保持完美的名声,但在私底下则必须采取许多本质邪恶的政治手段。
与其他著作不同的是,《君主论》并没有告诉读者一个理想的君主或王国应该是怎么样子。马基维利透过许多例子解释了哪些君主得以成功的取得并保持权力,这些例子来自于他在担任佛罗伦斯外交官时对各国政局的观察,也是来自于他对于古代历史的研究。他的著作也代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高潮,他在书中大量采用来自古代文献的历史例子。
如是不谨慎研读马基维利的论点,读者经常会以为《君主论》一书的中心思想是“为达目的而可以不择手段”—这其实是一种目的论的哲学观点,亦即只要目的正当,所有的邪恶手段也都是正当的。然而这只是对于马基维利的误解,因为马基维利也指出了邪恶手段的一些限制,首先,他指出只有维持稳定和繁荣才是国家可以追求的正当目标,个人为了其利益而不择手段则不是正当的目标,而且也不能正当化邪恶的手段。再者,马基维利并没有完全否定道德的存在,也并非鼓吹完全的自私或堕落。马基维利明白澄清了他的定义,以及采取残忍手段的前提(必须要快速、有效、而且短期)。尽管如此,天主教会仍将《君主论》一书列入禁书名单,后来一些人道主义者如伊拉斯谟也大力抹黑这本书。
《君主论》一书在政治思想史上的主要贡献是彻底分割了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虽然马基维利也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君主所应该做的是将善良与邪恶作为一种夺取权力的手段,而不是目标本身。一个聪明的君主会妥善的平衡善良与邪恶两者。
实用主义是马基维利在整本著作中所依据的主要原则,一个君王应该将其作为夺取和维持权力的方针指引。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相较,“理想的社会”并不是马基维利的目标。事实上,马基维利强调应该在必要时使用残忍的权力或奖赏,以维持统治的现状。
马基维利的半身塑像。
马基维利所假设的人性本恶也反映出他认为必须使用残忍权力才能达成实际目标的主张。君王不该对于其臣民抱持完全的信赖和信任。
虽然许多后人将马基维利的理论曲解为“马基维利主义”,这一词在当时其实是被用于描述在16世纪出出现的一些政治著作。也因此马基维利主义一词在现代经常被用以描述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只是一个误传的名称,这其实也忽略了马基维利著作中其他较为温和的理论,这一词在今天甚至被人用以描述极端的政治立场。
文章目录
* 第一章 君主国的种类及获得方法 (Chapter I: Of the Various Kinds of Princedom, and of the Ways in Which They Are Acquired)
* 第二章 论世袭君主国 (Chapter II: Of Hereditary Princedoms)
* 第三章 论混合君主国 (Chapter III: Of Mixed Princedoms)
* 第四章 为什么亚历山大征服的大流士王国在亚历山大死后没有反抗其继任者 (Chapter IV: Why the Kingdom of Darius, Conquered by Alexander, Did Not, on Alexander’s Death, Rebel Against His Successors)
* 第五章 对于被占领前生活在各自法律之下的城市或君主国该如何统治 (Chapter V: How Cities or Provinces Which Before Their Acquisition Have Lived Under Their Own Laws Are To Be Governed)
* 第六章 关于依靠自己的军队和能力获得的新君主国 (Chapter VI: Of New Princedoms Which a Prince Acquires With His Own Arms and by Merit)
* 第七章 关于依靠他人的武力或凭借好运取得的新君主国 (Chapter VII: Of New Princedoms Acquired By the Aid of Others and By Good Fortune)
* 第八章 关于依靠邪恶之道取得君主国的人 (Chapter VIII: Of Those Who By Their Crimes Come to Be Princes)
* 第九章 关于市民君主国 (Chapter IX: Of the Civil Princedom)
* 第十章 关于衡量所有君主国之力量的方法 (Chapter X: How the Strength of All Princedoms Should Be Measured)
* 第十一章 关于教会君主国 (Chapter XI: Of Ecclesiastical Princedoms)
* 第十二章 军队的种类和雇佣军 (Chapter XII: How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Soldiers There Are, and of Mercenaries)
* 第十三章 关于援军、混合军以及本国军队 (Chapter XIII: Of Auxiliary, Mixed, and National Arms)
* 第十四章 关于君主对于军事艺术的态度 (Chapter XIV: Of the Duty of a Prince In Respect of Military Affairs)
* 第十五章 关于世人特别是君主受褒奖或斥责的原因 (Chapter XV: Of the Qualities In Respect of Which Men, and Most of all Princes, Are Praised or Blamed)
* 第十六章 关于慷概与吝啬 (Chapter XVI: Of Liberality and Miserliness)
* 第十七章 关于残忍与仁慈,以及受人爱戴和被人畏惧哪一个更有利 (Chapter XVII: Of Cruelty and Clemency, and Whether It Is Better To Be Loved or Feared)
* 第十八章 关于君主守信之道 (Chapter XVIII: How Princes Should Keep Faith)
* 第十九章 君主应当避免受人轻视和憎恨 (Chapter XIX: That a Prince Should Seek to Escape Contempt and Hatred)
* 第二十章 城堡以及其他许多被君主们经常采用的手段是有利还是有害 (Chapter XX: Whether Fortresses, and Certain Other Expedients to Which Princes Often Have Recourse, are Profitable or Hurtful)
* 第二十一章 君主获得声望的行事准则 (Chapter XXI: How a Prince Should Bear Himself So As to Acquire Reputation)
* 第二十二章 关于君主的大臣们 (Chapter XXII: Of the Secretaries of Princes)
* 第二十三章 如何避开诌媚者 (Chapter XXIII: That Flatterers Should Be Shunned)
* 第二十四章 意大利的君主们丧失国家的原因 (Chapter XXIV: Why the Princes of Italy Have Lost Their States)
* 第二十五章 命运如何影响世事及如何抗急 (Chapter XXV: What Fortune Can Effect in Human Affairs, and How She May Be Withstood)
* 第二十六章 将意大利从蛮族手中解放的劝导 (Chapter XXVI: An Exhortation to Liberate Italy from the Barbari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