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想当年》(Amarcord)[DVDRip]
中文名: 我记得,想当年
英文名: Amarcord
别名: 阿玛柯德,我的回忆,我回忆
资源格式: DVDRip
发行日期: 1973年12月18日
导演: 费德里科·费里尼 Federico Fellini
演员: 普派拉·麦吉欧 Pupella Maggio, Armando Brancia, Magali Noël
地区: 法国,意大利
语言: 意大利语
简介:


图片来自Amazon
导 演: 费德里科·费里尼 Federico Fellini
主 演: 普派拉·麦吉欧 Pupella Maggio, Armando Brancia, Magali Noël
上 映: 1973年12月18日 (意大利)
地 区: 意大利/法国
对 白: 意大利语/希腊语
评 分: 7.8/10 (4,355票)
IMDB链接:http://us.imdb.com/title/tt0071129/
颜 色: 彩色
声 音: mono
时 长: 127 分钟
类 型: 剧情 喜剧
分 级: 阿根廷:18 澳大利亚:M 智利:18 芬兰:K-16 德国:16 新西兰:R16 挪威:12 秘鲁:18 瑞典:11 英国:15 美国:R
字 幕: 射手中/英字幕 已调校
【剧情介绍】
第4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频频出现于各大电影榜端
费里尼另一部半自传电影,透过一个被性困扰的年青人,他的反法西斯主义的父亲,与患精神病的叔父的故事,重整自己的记忆,感性中渗出喜怒哀乐。又译《我的回忆》,《阿玛柯德》,费里尼1973年作品,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片长127分钟。三十年代,意大利小城博尔戈,少年蒂塔生长在一个吵闹的大家庭里。他躲避着父亲的打骂,他目睹了法西斯在意大利中迅速兴起,他厌倦学校枯燥的课程,他对性充满了渴求与疑惑……少年和小城一起经历过春夏秋冬,品味着喜悦、伤感和困惑。影片中的小城博尔戈即费里尼的故乡里米尼,Amarcord为当地方言,有“我回忆”的意思。
影片通过对法西斯时期一个意大利城市嘉年华会式的描写,费里尼以辛辣的笔触描写了一个少年的情感历程。他枯燥刻板的校园生活,对女孩的冲动和渴望,青春期的独立反抗意识,年少无知的彷徨失落。本片轻松幽默,既写实又夸张,有对时局巧妙的讥刺,也有人性的自我解剖。是部有内容有深度的喜剧。
【相关评论】
---------------------------------------
不同年代的人拥有同样的青春片断,所以我们看到了又一个版本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一群十七八岁的少年和他们肆无忌惮的快乐。虽然那只是一个小镇,却有整个意大利的影子。费大师对处理结尾的功力十分到家(可以参见其他的片子),一个婚礼接着一个葬礼,然后用一个远眺从青春回顾中脱身而出,意味无穷。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影片的叙述角度的不断变化,很有魔幻风格。(Julian)
--------------------------------------
真实的青春:费里尼之《阿玛柯德》
没有哪一部电影比《阿玛柯德》(《我记得,相当年》)更能让我感受到真实的青春。
那样的热情、狂放和伤感。
年代和国别的差别都不能削弱我们热切的认同。
我的眼睛注视着影像的流动,心里不住地点头:是啊,这就是我们的青春,就是这样…
费里尼的魔力在于:
他那漫画一样的、滑稽可笑的人物群像竟然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他那泥沙俱下的广阔具有与莎士比亚和拉伯雷相近的气质。
他有充沛的内容支持他宏亮的嗓音。
他只需动用有限的电影手段,就成就了电影一流的品质。
他说:“梦是唯一的现实”。
此言不虚。
我们一面欣喜地投身于梦的怀抱,一面又被“清醒的”理智扯住衣襟:“停下,停下,这一切不是真的。”
甜美的癫狂和沉迷,总要在大理石的理智之墙上撞出一个个包。
“第二天早晨醒来洗完了脸疯狂不见了,恐惧出现了。”(崔健)
而我要说,亦真亦幻,是梦的品质,更是现实生活的品质。
我们轻易地想不起昨日的经历,而更久远的往昔却历历在目。
于是有了《阿玛柯德》。
《阿玛柯德》中有一个角色。他带着现时的、一成不变的躯体,一面参与到记忆中人物的狂欢队列中,一面又从那青春的现场抬起头来,在向观众娓娓述说青春轶事。这是电影创作者与观众最真切、最有效的交流。
电影的形式已不留痕迹地融入到内容中。是的,我们也可以说,这是导演要故意制造的间离效果。
提示你:“这一切不过是故事,事件本身已失真、变形,在回忆中被镀金、上色,能说出来的只是事件的演义”。
“往昔不可追”,一切都介于“真实和不真实”之间。
而正是这种亦真亦幻的表现方式,才准确地传达出了最真实的青春感受!
藉此,费里尼奉上了对已逝青春的感怀、颂扬和凭吊。
《阿玛柯德》中,一切并不纯洁,但是单纯:因性的压抑而手淫,而捕捉身边女子的大腿和乳房;法西斯时代带来的个人的狂欢经历和家庭悲喜剧;精神失常的,整日游荡在街区和海边的女子;同样精神失常、小便失禁的,站在大树叫嚷“我要一个女人!”的叔叔…,这零散的、苦中作乐的、又苦又乐的片段构成了对青春的刻骨铭心的记忆。这些片段在青春回忆中不承载历史或社会的重量,只承载一个青春期肉体的重量,只承载一个懵懂灵魂的重量。
这一个个片段仿佛从你手中放飞的纸飞机,有它们各自的腾空、止步和降落。
你的思想也随之腾空、止步和降落。
影片的最后一个场景,在海边欢闹的婚宴结束后,自己身边的女子被带走了,出嫁了。
这实际上是费里尼送别自己青春的仪式。
或者反过来说,这是青春向他的主人的告别仪式。
我们的青春是什么?
是一个与我们朝夕相处、同歌共舞的女子。
在她的双乳长成的那天,着一袭婚纱,被娶走。
是的,那女子并不完美,而正是这种不完美使得她可以被触摸,被亲近。
并且,在她离去时,我们有了真实的惆怅。
我们要一遍遍地述说青春,
在一场寂静的落雪中,青春的孔雀翩然降临,开屏。在漫天的飞絮中,青春的幻影迎面走来。
“青春降临大地,如此单纯。”
有狂乱的影像,有静美的影像。
让我们在狂乱中狂乱,在寂静中寂静。
费里尼的电影不属于这二者。
他通过极端的狂乱带给我们极端的内心寂静,仿佛我们的寂静已可以听闻。
----------------------------------------------
【演员表】
代码
普派拉·麦吉欧 Pupella Maggio .... Miranda Biondi, Titta's Mother
Armando Brancia .... Aurelio Biondi, Titta's Father
Magali Noël .... Gradisca, The hairdresser (as Magali' Noel)
Ciccio Ingrassia .... Teo, Titta's Uncle
Nando Orfei .... Pataca, Titta's Uncle
Luigi Rossi .... Lawyer
Bruno Zanin .... Titta Biondi
Gianfilippo Carcano .... Don Baravelli
Josiane Tanzilli .... Volpina, prostitute
Maria Antonietta Beluzzi .... Tobacconist
Giuseppe Ianigro .... Titta's Grandfather
Ferruccio Brembilla .... Fascist Leader
Antonino Faa Di Bruno .... Count Lovignano (as Antonino Faa' Di Bruno)
Mauro Misul .... Philosophy Teacher
Ferdinando Villella .... Fighetta, Greek Teac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