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马勒 Gustav Mahler -《马勒-第一交响曲“巨人”》(Mahler-Symphoniy.No.1.&.Lieder)[MP3]

王朝简介·作者佚名  2009-06-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说明  因可能的版权问题本站不提供该资源的存贮、播放、下载或推送,本文仅为内容简介。

专辑英文名: Mahler-Symphoniy.No.1.&.Lieder

专辑中文名: 马勒-第一交响曲“巨人”

艺术家: 古斯塔·马勒 Gustav Mahler

资源格式: MP3

发行时间: 1998年

地区: 德国

简介:

专辑介绍

古斯塔夫·马勒 (Gustav Mahler,1860-1911),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出生于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童年即显露音乐的天才,六岁参加钢琴比赛,八岁已能为别的孩子教课,十五岁进维也纳音乐院学习,后改学作曲及指挥。1885在莱比锡指挥门德尔松的清唱剧《圣·保罗》获得巨大的成功,后被聘为布拉格歌剧院指挥。还曾在莱比锡、布达佩斯、维也纳等地歌剧院任指挥,遂成为当代最伟大的指挥之一,是现代音乐会演出模式的缔造者。1907年脱离歌剧院,旅居美国,先后任大都会歌剧院的乐队和纽约爱乐乐团的指挥。工作之余从事创作,共写了十部交响曲、四部乐队伴奏的声乐套曲、一部清唱剧及五首歌曲。

马勒的交响曲在形式上具有构思宏伟,规模庞大的特点,只有巨型的交响乐队才能演奏;在风格上,他力求发展维也纳古典交响乐的传统,作品现象鲜明,题材渊源于维也纳民间风格性音乐,而且,除《第一交响曲》外,他的交响曲都加入了人声合唱,大大丰富了交响乐的表现力,对二十世纪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他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解。代表作有交响乐《巨人》、《复活》和《大地之歌》等等。

作品完成于1888年,并于次年在布达佩斯首演,是马勒的第一部交响曲,也被称为《巨人》或《提坦》交响曲(提坦是古代希腊神话中的巨神族)。但从作品的内容来讲,几乎与名称完全不符,“巨人”的名称来自德国浪漫派作家让·保罗的一首同名诗。马勒最早将这部作品称为交响诗,分为两部分,“青年时代”和“人间喜剧”。这首乐曲洋溢着刚刚认识了人生的富有抒情味的青年人的情感,表现出青年人在狭窄的世界里奋斗,以其血气方刚踏入人生路途的姿态。马勒的这部作品的管弦乐编制虽然很大,但作者却很成功地使各乐器很巧妙地唱出了歌曲型的旋律。这部作品是马勒早期的成功之作。

分章介绍:

全曲原分为五个乐章,1894年在魏玛演出时删去了第二乐章,后来就剩下四个乐章了。

第一乐章,D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这一乐章的音乐徐缓朦胧、舒展而生动,主题是作者本人所作声乐套曲 《少年的魔号》中的民间歌曲《清晨穿越草原》。整个乐章规模很大,最后达到了狂热的高潮。

第二乐章,激动的谐谑曲,其节奏如兰德勒舞曲。

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音乐沉稳而庄严。

第四乐章,暴风雨般的引子,然后是激动的快板,描述了地狱到天国的过程。乐曲最后以强有力而热情宏大的气势告终。

ps:256kbit/s 原盘抓轨录制 eac+lame 稍后会送上ape 。另外由于网页限制,没有输入完整的中英文名,省去了《旅人之歌》- Songs Of A Wayfarer,这部作品是马勒早期的尝试作品,这里作为添头送给大家,只是没有完整的介绍,请见谅~再有就是,巨人交响曲,是在阿姆斯特丹皇家管弦乐团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Amsterdam录制,而旅人之歌则是由著名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录制。莱昂纳多·伯恩斯坦 Leonard Bernstein指挥,托马斯·汉普森 Thomas Hampson 演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