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专题:上海昆剧团当代名家艺术传承系列专场-戏曲资料选之二十二【8月27日更新丑行天下-刘异龙传承专场】》[MKV]
中文名: 特别专题:上海昆剧团当代名家艺术传承系列专场-戏曲资料选之二十二【8月27日更新丑行天下-刘异龙传承专场】
版本: [MKV]
发行时间: 2010年
电视台: 多家
地区: 大陆
语言: 普通话
简介:

《铁冠图·撞钟分宫》蔡正仁饰崇祯
(一)上海昆剧团介绍
上海昆剧团是国家重点保护和扶持的艺术表演团体,建立于1978年,其前身为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成员主要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一、二、三、四届昆剧演员班、音乐班和舞台美术班。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乃首任团长,现任团长郭宇。
上海昆剧团拥有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王芝泉、方洋、计镇华、刘异龙、张洵澎、张铭荣、张静娴、岳美缇、梁谷音、蔡正仁等(以姓氏笔画为序)10人,同时拥有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上海领军人才谷好好以及缪斌、吴双、沈昳丽、黎安、刘洁、倪泓、余彬等中青年国家一级演员和胡刚、袁国良、丁芸、侯哲、季云峰、赵磊、陈莉、翁佳慧等一批优秀中青年演员。至今有9人10次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20人次荣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配角奖以及新人奖。1986年荣获文化部振兴昆剧第一奖,被誉为 “第一流剧团、第一流演员、第一流剧目、第一流演出”。剧团行当齐全、阵容完备、群英荟萃。
上海昆剧团自建团以来,抢救、整理演出的昆曲传统折子戏《活捉》、《下山》、《借茶》、《太白醉写》、《搜山打车》、《劈山救母》、《请神降妖》、《跪池》、《说亲》、《醉皂》、《小宴》、《骂曹》、《夜巡》、《挡马》、《男监》、《花判》等近300出。整理改编、创作大型剧目《墙头马上》、《牡丹亭》、《长生殿》、《十五贯》、《血手记》、《钗头凤》、《白蛇传》、《玉簪记》、《枯井案》、《铁冠图》、《占花魁》、《桃花扇》、《邯郸梦》、《琵琶行》、《烂柯山》、《司马相如》、《班昭》、《一片桃花红》、《龙凤衫》、《绣襦记》、《紫钗记》、《南柯记》以及小剧场昆剧《伤逝》等60多出。其中四本《长生殿》的演出以及“临川四梦”四部大戏的集结上演,在传统剧目的建设上夺得了至高点,精华版《长生殿》在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上夺得优秀剧目奖榜首,得到了观众的好评和专家的首肯。部分剧目曾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奖、中国戏曲学会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古典名著展演奖、中国戏剧节剧目奖、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上海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宝钢高雅艺术作品奖等奖项。2002年,王芝泉、计镇华、刘异龙、辛清华、张洵澎、张静娴、岳美缇、梁谷音、蔡正仁等艺术家获文化部“长期潜心昆曲艺术事业成就显著”表彰。蔡正仁、计镇华、梁谷音、张洵澎、刘异龙、岳美缇、张静娴、王芝泉、辛清华等艺术家当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编撰出版了《上海昆剧志》、《振飞曲谱》、《兆琪曲谱》、《辛清华诗词曲谱》、《上海昆剧团建团二十周年汇编》、《守望者说——昆剧〈班昭〉文集》、《无悔追梦——上昆名家从艺五十周年风采实录》《水磨悠悠三十载》(上海昆剧团画册)等书籍。出版发行了《十五贯》、《牡丹亭》、《占花魁》、《墙头马上》、《岳美缇艺术专集》、《班昭》、《司马相如》、《伤逝》、《琵琶行》、《一片桃花红》、《长生殿》、《邯郸梦》以及经典折子戏等音像制品。
上海昆剧团曾赴美、日、英、法、德、西班牙、丹麦、瑞典、荷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演出。在对外交流和各类演出中,上海昆剧团以弘扬民族文化、传播昆曲艺术为使命,以精彩的剧目、精湛的演出为艺术追求,获得海内外观众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并享有盛誉。
(二)版本与演员
1、雅部正音--蔡正仁昆曲艺术传承专场
蔡正仁, 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1961年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一届昆剧演员班。工小生,尤其擅长官生戏。师承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及传字辈沈传芷、周传瑛等名家。其嗓音宽厚明亮,膛音充足,底气饱满,演唱满宫满调,感情真挚。代表剧目有《撞钟分宫》、《惊变埋玉》、《迎像哭像》、《太白醉写》、《八阳》、《贩马记》、《见娘》、《乔醋》、《评雪辨踪》等。主演大戏有《长生殿》、《琵琶记》、《牡丹亭》、《白蛇传》、《风筝误》、《连环记》、《班昭》、《桃花扇》等,塑造了昆剧小生中官生、巾生、穷生、雉尾生等各种行当的不同人物。
1986年因演出《乔醋》、《见娘》等剧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89年主演《长生殿》荣获上海文化艺术节优秀成果奖。1993年主演昆剧《牡丹亭》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昆剧电视剧《牡丹亭》获1997年全国电视戏曲片“飞天奖”和“金鹰奖”。获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荣誉表演奖及首届宝钢高雅艺术奖等奖项。2009年6月因主演精华版昆剧《长生殿》而荣获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特别荣誉奖。
曾多次赴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及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演出、讲学,受到热烈欢迎和好评。
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昆剧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顾问,上海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上海京昆艺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室主任。曾任上海昆剧团团长。

《铁冠图·撞钟分宫》蔡正仁饰崇祯
“雅部正音——蔡正仁艺术传承专场”于2008年9月5日于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举办。本资料即为该次演出的实况录像,时长2:10:18。以下转载该次演出的新闻报道以供参考:
前晚,逸夫舞台内座无虚席,上海昆剧团的“老艺术家传承专场”系列再一次粉墨登场。而这一次的主角,正是昆剧小生表演艺术家、原上海昆剧团团长蔡正仁。专场汇集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蔡正仁亲授弟子。但整场演出最大的亮点,依然是下半场中,蔡正仁时隔20年再演《铁冠图·撞钟分宫》。尽管已经年近七十,但蔡正仁宝刀不老,他精彩的表演让剧场气氛在谢幕时沸腾了起来。
在这一名为“雅部正音——蔡正仁艺术传承专场”中,张军、黎安、邵峥、周雪峰、肖向平、胡维露等几代昆剧小生传人在上半场逐一亮相,分别演出了蔡正仁的代表作品《白蛇传·断桥》《长生殿·惊变》《评雪辨踪》《荆钗记·见娘》《连环记·小宴》等剧。
而下半场中,蔡正仁再次挂帅绝响舞台20年的《撞钟分宫》,演绎一个有别于唐明皇的帝王形象——崇祯帝。1989年,蔡正仁曾以此剧轰动梨园内外。而这出戏因为唱做繁重,难度很高,多年来一直没有人再演。作为从艺五十余载至今唯一的一场个人专场演出,蔡正仁为此复排了该剧。虽然相比20年前年岁见长,但蔡正仁的表演艺术也炉火纯青已臻化境。将近一小时的演出中,他的演唱满宫满调,底气饱满,嗓音宽厚明亮,演唱感情真挚,而人物各种复杂的情绪也被刻画入微。因而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无不被其倾倒,一再报以钦佩的热烈掌声。
另一则媒体报道:
素有“活唐明皇”之称的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昨晚携来自北京、苏州、上海的弟子,在逸夫舞台举办“雅部正音”蔡正仁艺术传承专场,精心挑选的剧目展示了昆曲小生中的“巾生”“官生”“穷生”“雉尾生”等不同类别角色的艺术风采。
作为大师俞振飞、沈传芷、周传瑛的得意门生,蔡正仁近年来以“边演戏,边传承”为己任,培养了张军、黎安、邵峥、周雪峰、肖向平、胡维露等一批新生代的昆曲小生。昨晚,蔡正仁的弟子们演出了《白蛇传·断桥》《长生殿·惊变》《评雪辨踪》《荆钗记·见娘》和《连环记·小宴》,与他们合作的不仅有上海昆剧团的沈昳丽、袁国良等优秀青年演员,还有上海昆剧团的昆曲表演艺术家张洵澎以及来自南京、杭州的昆曲名角王唯坚、徐延芬等,满台新秀、名角展现了昆曲艺术的迷人风采。
压台大戏是由蔡正仁主演的《铁冠图·撞钟分宫》。蔡正仁塑造了一个别具一格的崇祯皇帝形象:李自成兵临城下,崇祯皇帝夤夜探访国丈家却吃了闭门羹,再去景阳宫撞钟,大臣们几乎无人理睬。城破,崇祯皇帝令太子逃生,刺死公主、令皇后自尽后自己孤独地走向煤山……这是一出非常吃功的戏,前半出以唱为主,后半出唱做并重,蔡正仁以67岁的年龄来演这出戏,无论是大段的唱还是繁复的身段,依然游刃有余。在表现崇祯皇帝的伤心绝望时仍不失“王者”风度,显示了深厚的舞台功力和艺术修养。
2、计语华章--计镇华昆曲艺术传承专场

《长生殿·弹词》计镇华饰李龟年
计镇华,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1961年毕业于上海戏曲学校第一届昆剧演员班。工老生,师从传字辈郑传鉴、倪传钺老师。其表演注重从生活和人物出发,深入体验角色,进行开拓创造,兼收并蓄,所塑造的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明,在海内外亦有广泛声誉。 代表剧目有《搜山打车》、《开眼上路》、《扫松》、《烂柯山》、《长生殿·弹词》、《绣襦记·打子》等传统折子戏和《邯郸梦》、《蔡文姬》、《唐太宗》、《钗头凤》、《蝴蝶梦》等大量新编剧目。同时在电影《风流千古》、电视连续剧《封神榜》、《水浒》中担任重要角色。代表性的戏曲电视连续剧有:与“越剧大师”傅全香合作越剧《李清照》、《杜十娘》、与李炳淑合作京剧《孽缘记》、《神算记》等。 由其主演的根据莎士比亚著名悲剧《马克白》改编的昆剧《血手记》,参加1987年英国第41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和1993年新加坡第一届亚洲艺术节,均引起轰动。1981年在首届上海戏剧节上一人主演《钗头凤》等三出大戏,分别获得表演奖、演出奖、纪念奖。1986年因演出《烂柯山》等荣登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1990年主演《十五贯》荣登第二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榜首、1994年主演《一捧雪》荣登第七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配角奖榜首,并获得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荣誉表演奖及首届宝钢高雅艺术奖。2001年获美国林肯文化中心的亚洲杰出艺人奖。2007年其主演的《邯郸梦》获“文华剧目奖”,计镇华获“文华表演奖”及“观众最喜爱演员奖”,并荣登第十八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榜首。曾多次到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和讲学,广受欢迎。 曾为上海市政协第九、十届委员、民盟第八、九届中央委员,现为上海市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千忠戮·搜山打车》计镇华饰程济
本资料为计镇华等于2009年1月17日在上海大剧院的演出实况录像,时长:2:06:05。演出剧目包括:《长生殿·弹词》——袁国良、许乃强(北昆)、沈矿、王子瑜(省昆)、程伟兵(浙昆)、缪斌、计镇华;《烂柯山·前逼、雪樵、后逼》——梁谷音、袁国良、邢岷山(特邀) ;《千忠戮·搜山打车》——计镇华、黎安、缪斌。嘉宾:李蔷华、黄蜀芹、赵景勃、倪传钺(101岁) 。

《千忠戮·搜山打车》计镇华饰程济、缪斌饰严震直
以下为本次演出的媒体报道,转载于此供各位同好参考:
素有“昆坛第一老生”美誉的计镇华本周六晚将在上海大剧院中剧场挂帅“计语华章”计镇华昆剧艺术专场,以此作为上海昆剧团2009年度开年演出。消息传出不过一周,票房红灯就已高高挂起。
表演风格 独树一帜
从1954年考入华东戏曲研究院昆曲演员训练班迄今,计镇华从艺55年来,为观众塑造了众多生动的舞台形象。他善于刻画各类人物的特点,无论是何种年龄、何等身份、何样性格,都能准确地加以演绎。无论是传统戏《烂柯山》中的朱买臣、《蝴蝶梦》中的庄周、《弹词》中的李龟年,还是新编剧《夕鹤》中的阿平、《血手记》中的马佩……无不惟妙惟肖,传神达意。他的表演风格独树一帜,内在体验与外部体现兼容自得,开创了富有自己个性的表演语汇和表演美学,在全国剧坛乃至世界上都有广泛影响。55年来,他几乎囊括了包括文华奖、梅花奖等在内的所有国家级表演奖项。
师生同台 看点多多
此次专场,计镇华将和学生同台演出拿手好戏,其间看点不少。如《长生殿·弹词》一折首次集中了全国各地昆曲院团的著名老生徐乃强、王子瑜、程伟兵和上昆的沈矿、缪斌。他和梁谷音的代表作《烂柯山》,此次由老搭档友情挎刀,两位心爱的学生搭档出演朱买臣一角,《前逼》由上昆新秀袁国良,《后逼》则由因《武生泰斗》《青河绝恋》等剧被观众熟悉的影视演员邢岷山担纲。要知道,邢岷山在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之前,是个有着10年戏龄的昆曲老生,因为痴迷计镇华的表演艺术,常年在外拍戏的他,行囊中必备计先生的昆曲光盘。此次登台计镇华传承专场,终于遂了多年心愿。
昆剧绝版 压轴亮相
此次专场最值得一提的,是计镇华担纲主演的《千忠戮·搜山打车》。该剧绝迹舞台多年,此次压轴亮相,令人瞩目。《千忠戮》又名《千忠录》或《千钟禄》,清初李玉所作,共25出。《搜山打车》为原本第18、19出,写明初建文帝在南京城失守后,与翰林学士程济逃入云南鹤庆山中,被旧臣严震直搜山抓住,程济追上,义正词严,当面斥责,众军感动,纷纷倒戈,严愧悔自刎,建文帝得救。计镇华介绍:“《搜山打车》是我恩师郑传鉴和周传瑛的绝版经典,1992年赴港时我曾演过,由于是做功戏,这几年我总觉得有点力不从心,不敢再演。这次专场,就努力拼一下吧!”(端木复)

《千忠戮·搜山打车》计镇华饰程济、黎安饰建文帝
3、巾生今世-岳美缇昆曲艺术传承专场
岳美缇,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1961年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一届昆剧演员班。习小生,工巾生,师承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和昆曲传字辈沈传芷、朱传茗、周传瑛等名家。追随俞振飞老师近四十年。秉性颖悟、锐意进取,继承了数十折昆曲经典剧目。唱曲功力颇深,唱腔婉约清妍,飞扬流动,表演俊雅风流,举手投足蕴藉倜傥,刻画角色细腻生动,激情饱满,艺术风格素雅清新, 刚柔相济,富蕴“俞派”艺术特有的湿润书卷气质,儒雅、温厚的风格。
代表剧目有《司马相如》、《牡丹亭》、《玉簪记》、《占花魁》、《墙头马上》、《狮吼记》等,剧中塑造了风格迥异、翩翩如生、各具魅力的艺术形象。
于1986年演《偷诗》、《望乡》等剧,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3因主演《玉簪记》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1997年主演《司马相如》再次荣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并获第八届文化部文华表演奖。《司马相如》拍成电视戏曲艺术片后获全国电视戏曲“飞天一等奖”。1997年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1999年获文化部、人事部文化系统先进个人称号。两次荣获宝钢高雅艺术表演奖,获首届中国昆曲艺术节荣誉表演奖;2002年获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授予的“亚洲杰出艺人奖”。
基于舞台艺术人物的创作经验著有《我——一个孤单的女小生》、《临风度曲》、《巾生今世》等书,并先后发表文章多篇。
多次赴美国、台湾、香港、新加坡、英国等地演出、讲学,与海外昆剧爱好者直接、全面沟通,受到观众高度赞扬、弘扬了民族艺术、博得了国际声誉。
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第九、十、十一、十二届上海市人大代表。

《狮吼记·跪池》岳美缇饰陈寄常、张静娴饰柳氏
本资料为岳美缇于2007年12月21日在兰心大剧院的演出实况录像,因故仅保存了岳美缇、张静娴等演出的《狮吼记·跪池》,专场演出的其余部分没有留存。时长:0:37:37。
以下转载本场演出的媒体报道供参考:
今世”岳美缇新年曲会前晚上演 前晚,昆曲表演艺术家岳美缇从艺50年的首个专场——“巾生今世”岳美缇艺术传承新年曲会在兰心大戏院上演。演出吸引了众多热爱岳美缇的观众,剧场里不仅座无虚席,很多观众更是站在过道上看完了整场演出。学者余秋雨也和从事黄梅戏表演艺术的妻子马兰一起到场观看了演出,远在美国的白先勇更是发来贺电向岳美缇表示祝贺和敬意。整个演出都沉浸在热烈的氛围之中。
作为昆曲泰斗俞振飞大师唯一嫡传的女弟子,岳美缇一直有“昆曲第一女小生”之誉。 专场上,岳美缇亲自教授多年的学生黎安、张军、翁佳慧、胡维露以及苏昆的俞玖林都表演了昆剧经典剧目,演绎了岳美缇创造的各类巾生形象,展现了独特的“俞派小生”魅力。而最后的压轴演出中,岳美缇更是亲自粉墨登场,和老搭档张静娴同台上演了一折极富喜剧色彩的《狮吼记·跪池》。在这个片断中,岳美缇将一个“惧内”的陈生刻画得入木三分,诙谐幽默而不失意趣,挑战了巾生艺术的极高境界。这段表演不仅使整场演出满台生辉,现场的观众气氛更是达到了最高潮。
在50年的表演生涯中,岳美缇以炉火纯青的表演艺术和高尚的艺德艺品,在昆曲界乃至戏曲界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在专场说明书的扉页上,岳美缇亲笔题词写道:“艺之高者,发乎于情。我与昆曲之情,或许就是,种向前生,逢在今世,而待于来生……” 演出结束时,岳美缇在众多学生的簇拥下登台谢幕,她说:“这是我50年舞台生涯中的第一个个人专场,能够与我的学生共同演出,比我的个人演出更有意义,因为他们是我一生最好的作品,是我舞台生命的延续,也是我为昆曲艺术贡献的最宝贵的财富。”

《狮吼记·跪池》岳美缇饰陈寄常、顾兆琳饰苏东坡
以下为另一则媒体报道:
如果说“昆曲是流动的园林,园林是凝固的昆曲”,那么昆曲俞派小生便如那风篁成韵的秀竹俨然园林中卓立的风景,沁人心田。据悉,昆曲泰斗俞振飞的嫡传弟子———当今昆剧小生表演艺术家岳美缇的“巾生今世”艺术传承新年曲会将于明晚在兰心大戏院上演,这也是她从艺五十多年来的首个专场演出。记者特赴戏校排练教室,对岳美缇进行了采访。
找出30岁生日礼物
说起此次演出的主题“传承”,就不得不提到岳美缇的恩师———昆剧大师俞振飞先生。熟悉岳美缇的人都知道,她最初研习的是旦角,后被俞振飞相中,改学小生,并以女小生在昆曲界取得了独树一帜的地位。
在自己首个专场开演之际,岳美缇前些天找出了自己珍藏的俞先生送给她的30岁生日礼物———两本传统印刷曲谱和一把刷脸的刷子。岳美缇说:“那时正值文革,我30岁生日,妈妈做了面条,让我请俞先生一同来庆祝。当时他也是70岁的人了,就见他拄着拐杖上楼,神秘地塞了一包东西给我,是两本曲谱和一把小生化妆刷脸的刷子。他告诉我,这曲谱是他父亲的心血,因为当时印刷术比较古老,所以留下的存本不多,很珍贵。至于那把刷子,是抄家时人家丢弃的,他又给捡了回来,说是让我以后重登舞台时用。我当时心想,这都什么时候了,他被打倒了,我被下放到工厂,谁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唱昆曲,他却还是这么执着。坦率说,老师的这种把戏看得比命还重的精神一直影响到我现在,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即使环境再艰难,我都不曾放弃。”
张军、黎安为师助兴
虽说此次专场是岳美缇从艺五十多年来首个专场,对于演出剧目,她却再三谦虚地说:“这次主角还是我的学生们。”在她看来,学生们的出色表现才是她这个当老师的真正的成功。此次岳美缇的两大弟子张军和黎安一同出动,为老师专场助兴。“这两个孩子我几乎都是从小带大的,张军9岁就跟我学戏了,黎安稍稍晚些,是11岁。”对于两位爱徒,岳美缇坦言:“因为黎安从小缺乏母爱,我总是不经意间对他更照顾一点。”
说起与黎安的师徒情,岳美缇感慨这也是“一场缘分”,“黎安原本是唱老生的,每次他们隔壁班下课了,我总能看见一个小男孩站在教室外面看我们这儿上课。黎安从小内向,平时不多话,他总是静静地看你,一言不发。当时,我们看这孩子漂亮乖巧,就问他喜欢唱小生吗,来咱们班怎么样,见他点了头,我就去跟校长沟通,算是要来的徒弟吧。”
让岳美缇始料不及的是,小时圆脸的黎安后来居然长成了瘦高个,这一度让她有些惋惜,“昆曲小生太高就不像样了,我一度为这个孩子担心,幸好他还算争气,一出《湖楼》总算让他出来了。”
俞玖林“偷师”《玉簪记》
岳美缇唱作俱佳的小生表演被行内公认首屈一指,文学大家白先勇更推崇她的表演,“每个角色都掌握得恰如其分,收放自如,显示出她非同寻常的功力。”而在白先勇的力荐下,青春版《牡丹亭》中有出色表现的俞玖林此次也有幸作为岳美缇的弟子上台表演。据悉,此次俞玖林和老搭档沈丰英表演的是《玉簪记?偷诗》,而这两人学的《玉簪记》全本也颇有些“偷师”的意味。
“这两个孩子过来学全本《玉簪记》也有一年的时间了,但这事白先勇却是很早就跟我提了,因为学生太多,我一直没答应,最后是让他俩的勤奋感动了。”岳美缇说:“苏州距离上海虽然不远,但来回也要近4小时的车程,不过他们从没有怨言,更是随叫随到。”
让岳美缇印象最深的是在几乎已经教完了《玉簪记》的时候,“有些身段等细节我想再帮俞玖林说说,其实不很着急,他自己琢磨也可以。没想到我刚打完电话,他就过来了。因为碰上堵车,他足足跑了两站路,到排练场时满头大汗,我真是挺感动的。”
4、幽谷清音--梁谷音昆曲艺术传承专场

《牡丹亭·离魂》梁谷音饰杜丽娘、冷冰冰饰春香
梁谷音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1961年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一届昆剧演员班。师承张传芳、朱传茗、沈传芷等名家,嗓音甜润,表演细腻,娇媚动人,飘逸轻盈。戏路宽广,追求昆曲意境美,梦幻感觉,一切以人物为宗旨。主演花旦,但正旦、闺门旦俱能胜任,誉为昆剧界的“通才演员”。
代表剧目有《借茶》、《活捉》、《烂柯山》、《思凡下山》、《琵琶行》、《蝴蝶梦》、《潘金莲》、《西厢记》、《牡丹亭》、《描容别坟》、《剪发卖发》、《阳告》、《渔家乐》等,在剧中均有出色的表演。行当全面,既按行当的规则,又不受行当的限制,既严格遵循传统的表演形式,又结合现代感觉加以融汇在一起,因此老戏中有新,新戏中有老,但却是一个昆字为第一。
一出短短廿五分钟的《佳期》获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83年演出《烂柯山》获上海戏剧节表演奖。1989年《潘金莲》获首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上海文化艺术节优秀成果奖,拍成电视后,获全国戏曲电视片二等奖。1993年《牡丹亭》获第五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1993年获日中友好协会“山本安英文化基金会”大奖。1994年《梁谷音专辑》获电视展播表演奖。2001年《琵琶行》获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2007年因主演《邯郸梦》获第十二届文华表演奖。
曾多次赴香港、台湾演出和讲学,又先后赴美、英、德、日、丹麦、瑞典和新加坡等国家演出和讲学,受到观众高度评价。1991年《潘金莲》等剧目赴日本连演卅一场,场场爆满,在日本掀起了一个昆剧潮。1992年在日本推出了《梁谷音一人舞台》,又在1997年新加坡推出了《梁谷音一人舞台》,颇受欢迎和赞赏。
曾任第七、八、九、十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现为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理事。

《烂柯山·泼水》梁谷音饰崔氏
本资料为于2008年10月11日于上海大剧院举行的幽谷清音--梁谷音昆曲艺术传承专场实况录像,时长:2:27:32。以下转载媒体报道,仅供参考:
“幽谷清音声声慢,百变仕女入画来。”10月11日晚,“幽谷清音——梁谷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在满座高朋的热情期待中在上海大剧院中剧场隆重登场。
梁谷音嗓音甜润,表演细腻,娇媚动人,飘逸轻盈,她的艺术创作博采众长,她师承张传芳、朱传茗、沈传芷等名家,正旦、闺门旦、花旦通透,被誉为昆剧界“通才演员”,又有“百变仕女”的雅号。从艺五十多年来,从严从精,严格遵循传统昆曲的表演规范,并且她还擅于吸收,博采众长。
闺门旦并不是她的主攻,但她以闺门旦应工的杜丽娘在1993年获得第五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因为太喜欢《牡丹亭•离魂》中的一个曲牌【集贤宾】,又恰在北京看了日本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的《牡丹亭•离魂》,这些引发了她强烈的创作欲望,将此折重新单独整理登台。此番专场梁老师的首次亮相正是《牡丹亭•离魂》中饰演杜丽娘,这也是梁谷音首演此折剧目。舞台上,梁谷音将这位自己心仪已久的“静中有情、悲而不痛、亡中有望”的女子塑造的如泣如诉。“月落重生灯再红”,舞台上下皆久久沉醉于梁谷音为大家演绎营造的,杜丽娘真挚的情感世界之中。
《烂柯山》是一个正旦基础戏,也是梁老师的代表作,她曾因主演《烂柯山》获得1983年上海戏剧节表演奖。《马前泼水》是《烂柯山》中的最后一折。表演上,梁老师吸收了一些民间舞、印度舞及影视剧中的表演手法,并加以融会改造,以传统的昆曲式样呈现出来。作为梁谷音老师的保留剧目之一,《烂柯山•泼水》作为专场的压轴剧目隆重登场。友情跨刀,饰演朱买臣的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计镇华和梁谷音是五十多年的老同学、老朋友、老搭档。舞台上,两位老师表演可以说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梁谷音近年来把自己的重心侧重于对戏曲下一代的培养,除了培养大量昆剧学生外,她还为别的剧种培养了不少艺术人才,如越剧、京剧、沪剧、淮剧、广东粤剧、广东汉剧、黄梅戏、浙江婺剧等等,她为学生排演了很多精品佳作,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表演水平。和梁谷音老师学的戏,经常成为学生们艺术生涯中最具特点,成就他们舞台艺术生涯的成名作、代表作。听闻此番老师专场,这些跟随老师学戏的孩子们,无论是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汉剧院院长,二度梅获得者李仙花,还是早已成角、成家,演出任务繁忙的“白玉兰”主角奖得主越剧演员王志萍,优秀青年京剧演员赵群,沪剧演员方佩华,淮剧演员王萍,和来自全国各地昆剧院团的吕佳、王静,以及与谷音老师师出同门的上海戏校昆三、四、五班的学生,还有来自台湾的乾旦学生周象耕都纷纷积极响应,京、昆、越、沪、淮、汉剧梨园桃李,大家济济一堂,以各种方式参与演出,以馈师恩。这样的传承专场更是真正地体现了昆曲“百戏之祖”的尊位。
专场晚会过程中,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的团长、二度梅的获得者、有着“梨园天后”美誉的曾静萍,俞振飞老人的夫人、京剧青衣祭酒李蔷华,书画大师陈佩秋也作为嘉宾以自己的方式站台助阵。讲述她们与“幽谷清音”的昆曲故事。

《烂柯山·泼水》梁谷音饰崔氏、计镇华饰朱买臣
5、洵美且异--张洵澎昆曲艺术传承专场

《疗妒羹·题曲》张洵澎饰乔小青
张洵澎,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国家一级演员。1961年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一届昆曲演员班。工闺门旦。师承言慧珠、朱传茗、沈传芷、姚传芗等名家。身段优美,婀娜多姿,格调高雅,富有变化。曾主演《牡丹亭·寻梦》、《牡丹亭·游园惊梦》、《玉簪记》、《长生殿·惊变、小宴、埋玉》、《白蛇传·断桥》、《红梨记·亭会》、《百花赠剑》、《连环记·小宴》等传统剧目。95年上海市戏曲学校主办了“张洵澎精品艺术培训班”。她的学生遍及京、昆、越、沪、淮、潮、歌仔戏等各剧种及港、台地区。
曾获第六届上海戏剧白玉兰表演艺术主角奖、上海市优秀“园丁奖”,由她主演的昆剧电视剧《牡丹亭》获全国电视优秀戏曲片一等奖,全国电视“飞天奖”和“金鹰奖”。
她多次赴港、台地区演出及讲学。现为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联会员、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导师暨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上海师大艺术系兼职教授。

《长生殿·惊变》张洵澎饰杨玉环
本资料为2010年5月29日在上海逸夫舞台举办的“洵美且异——张洵澎昆曲艺术传承专场”演出实况录像,时长:2:34:43。以下为转载的媒体报道,供参考:
素有“小言慧珠”之誉的张洵澎不仅是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同时还是位戏曲教育家,2010年5月29日晚,张洵澎就带着她的学生们在逸夫舞台为上海的观众献上了一台精彩的“洵美且异——张洵澎昆曲艺术传承专场”演出。
当晚,张洵澎任教的昆三班、昆四班、昆五班,闺门旦的演员们齐齐亮相,其中既有活跃在当今昆剧舞台上的青年艺术家沈昳丽、余彬、倪泓,也有年仅14岁还在坐科的戏校学生。演出的均是张洵澎的代表作品:其中,《红梨记.亭会》是张洵澎1985年跟周传瑛、张娴老师学的,《西厢记.佳期》中的红娘是张洵澎为了拓宽自己的戏路在1983年跟姚传芗老师学的,《牡丹亭.寻梦》则是她分别于1962、1978、1980年赴浙江跟姚传芗老师学的,当时还曾留下了“三立姚门学寻梦”的美谈。《百花赠剑》是1962年,俞振飞、言慧珠两位老师亲授给张洵澎的。这些戏都是传承下来的昆剧优秀剧目,并经过了张洵澎的多年打磨,再传承给新一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青年京剧艺术家史依弘和青年昆剧艺术家黎安这两位海上京昆剧种的代表人物,还联袂献上了京昆常演的戏码《贩马记》中的《写状》一折。而演出的主持人则是央视著名戏剧节目主持人白燕升,同时当晚的演出还邀请了三位特邀嘉宾: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炳淑老师,原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周育德教授,俞振飞夫人、著名程派名家李蔷华女士,从不同角度为观众介绍了张老师的其人其戏。而各地各剧种的优秀学生代表赵佩娴、苗洁、罗艳也为自己的授业恩师张洵澎献上祝贺演出。其中,因腿伤不能到场的著名的越剧青年艺术家方亚芬,还特地拍了一段VCR来祝贺老师专场。全国人大常委龚学平也特来贺信。
在整场专场中,由张洵澎亲自主演的剧目,一折为《疗妒羹.题曲》,这是闺门旦的独脚戏,张洵澎是1982年姚传芗老师传承给她的,一直不敢轻易拿出来演,因为她一直在琢磨,想把这个人物定位得最准确。当晚借专场这个机会,张洵澎重新整理了此戏,融入了她30年的理解体会。另一出《长生殿.小宴》,是50多年前由俞振飞和言慧珠手把手传给张洵澎和蔡正仁,而50年后,在逸夫舞台上张洵澎和蔡正仁又将这样的经典重现。
京昆大师俞振飞82岁时,曾给张洵澎写了一幅字:“洵澎敏思善学,锐力创新,玉振金声,必能后来居上,为书数语,以寄厚望。”在张洵澎的表演生涯中,她曾师从朱传茗,又曾受教于言慧珠、沈传芷、姚传芗等老师,并得到过梅兰芳、程砚秋等大师的指点。可以说得到了很多名家、大家的传授,得到了十分丰厚的传统戏的滋养。同时,张洵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常常从其他艺术门类中得到启发,吸收和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技巧手法,并用恰当巧妙的手段糅进昆曲中,丰富着昆曲的表演手段。她不断钻研,她所塑造的每一个角色都贯注着她的生命体验,每一出戏都有其独到的特点。

《长生殿·惊变》张洵澎饰杨贵妃、蔡正仁饰唐明皇
6、荣古铸今--张铭荣传承专场
张铭荣,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1961年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一届昆剧演员班,师承传字辈老师周传沧、华传浩、王传淞及京剧名家盖春来等。毕业后继得京剧名丑艾世菊、张春华指点。工武丑,能文能武,戏路较宽。武丑戏代表剧目有《问探》、《盗甲》、《挡马》、《借扇》、《时迁偷鸡》等,武功出色,能从五张迭起的桌子凌空翻下。文丑戏有《问路》、《教歌》、《说穷羊肚》、《吃糠》、《痴诉点香》、《势僧》等,所扮人物有男有女,有老有小,诙谐幽默、惟妙惟肖。兼任导演,参与执导《血手记》、《一捧雪》、《司马相如》、《牡丹亭》、《琵琶行》、《班昭》、《桃花扇》、《长生殿》等优秀剧目。
1959年首届上海市青年会演优秀表演奖。1979年第二届上海青年会演优秀表演奖。2000年获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荣誉表演奖。2001年第七届中国戏剧节获昆剧《琵琶行》导演奖。2006年获文化部授予“昆曲艺术优秀(导演)主创人员”称号。2009年6月因出演昆剧《寻亲记》而荣获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特别荣誉奖。
曾多次赴香港、台湾地区和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丹麦、瑞典等国家演出。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第一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昆曲《绣襦记·教歌》张铭荣饰苏州阿大
以下为媒体报道,仅供参考:
前晚,上海昆剧团品牌演出“老艺术家艺术传承专场”花开七度,“荣古铸今——张铭荣昆剧艺术传承专场”在逸夫舞台亮相。上海昆坛十大国宝级艺术家之一的张铭荣年近七旬,和学生们同台演出,既文又武,“五毒俱全”——昆曲“五毒戏”的绝活一一上演。
张铭荣是上海市第一批非物质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作为昆丑名家,他最擅演昆丑的看家戏“五毒戏”,即《下山》、《问探》、《游街》、《羊肚》、《盗甲》,这五出戏唱做繁重,文武俱全,通过剧中丑角的特殊表演,形象地模拟蛤蟆、壁虎、蜈蚣、游蛇、蜘蛛五种有毒动物的形态。而张铭荣也是现今为止唯一一位全部“五毒戏”都会的昆剧丑角艺术家。

昆曲《儿孙福·势僧》张铭荣饰势僧、缪斌饰徐小楼
本期中国戏曲实况选已经陆续发布上昆蔡正仁、计镇华、岳美缇、梁谷音、张洵澎、张铭荣等艺术传承专场,本系列手头现有资料已全部发完。今后如有其他艺术家的传承专场资料,仍然在本页发布,请感兴趣的朋友继续保持收藏本资源。
(三)系列说明
《戏曲资料选》系列视频资料旨在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目的在于通过VeryCD与广大戏曲爱好者交流高质量的中国戏曲视频资料,涵盖中国各戏曲剧种,但以京、昆、豫、越、评等全国性大剧种为主。本系列定位于正式戏曲音像出版物的补充,故所有正式出版物一律不收。所有资料获取于网络,资料原始来源主要为电视录像、私人录像。为保证质量及资料的收藏价值,压缩码率较高,文件体积较大,下载请谨慎。为发布更多资源,难以保持长久供源。如有可能,建议您下载后不要改名、不要移动,或专门予以分享,为高质量戏曲资料分享事业做出贡献,为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戏曲文化添砖加瓦。
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欢迎各位同好到听戏谈戏群组交流。由于部分资料未能被选为电驴精华资源,普通资源不易为人所知,此类资源地址也在听戏谈戏小组发布,请移步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