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讲座:手机屏幕保护贴从认识材质做起
相信许多消费者对于『屏幕保护贴』这个名词,一定都不陌生,薄薄的一层透明东西,就能够让手机屏幕免于不必要的伤害。市面上贩售的屏幕贴种类多如繁星,到底哪种才是最好的呢?其实,屏幕贴也和手机一样,有其进步史,从厚又不透光的PVC 材质,进步到强调奈米静电、抗刮透光及不残留胶的PET材质,这中间有什么样的差别呢?就让记者带你们一同乘坐屏幕保护贴的时光机,来一探究竟。
屏幕贴的“进化”历史
·早期PVC
最早期的屏幕贴材质,是采用PVC来制作,非常柔软易于粘贴,但缺点是材质本身非常厚,所以透光率非常差,甚至会有放大的情形出现,让手机屏幕失真。早期的屏幕贴不仅看起来非常厚重,而且早期的PVC还加入了DOP软化剂,所以屏幕贴会因为温度与外在环境的改变,而引发泛黄及出油的情形,撕下后还会有残胶,非常不好处理。

后来,推出了改良版PVC材质的屏幕贴,虽然解决了先前厚重及透光率的问题,但是仍会出现些许泛黄、出油的情况,且后期的PVC和前期的一样,屏幕贴本身不具有抗刮功能,所以一旦屏幕贴受损,手机屏幕显示的效果便大大地降低。
由于PVC本身是有毒的材质,不会自然分解,含重金属成分,先前欧洲已全面禁止使用。不过,因为PVC材质应用的范围实在太广泛,制作成本又低,所以日本已经着手研发无毒的PVC。
·近期PET
近期大量被应用于屏幕贴的非PET莫属,PET的透光率比 PVC 来得佳,本身带着些许的静电,静电吸附的结果,则可降低撕下后的残胶情形。此外,许多新手机在一开始的时候,都会附有一层透明的屏幕保护薄膜,例如诺基亚的手机薄膜就是利用PET材质。

除了手机有屏幕贴之外,PDA也有专用的屏幕贴,其材质大致相同,只是做得比较厚,来应付触控式屏幕的频繁使用,尺寸也比一般手机的屏幕贴要大,平均寿命大约是三个月左右。
屏幕保护贴与一般屏幕包膜的区别
包膜就像是让手机穿了件美丽的衣服一样,包膜是利用高黏性的PVC材质将手机覆盖后,把屏幕的部份贴上PET保护贴。不过,后续的处理会比屏幕保护贴来得麻烦,因为高粘性的关系,当你想帮手机“换衣服”的时候,那可就麻烦了,如果手机烤漆的技术不够完美,包膜撕下后手机的烤漆也会跟着脱落,所以手机毁损的风险比屏幕保护贴来得高。
睁大眼睛防JS
·透光率辨真假
消费者常常都会被虚假的数字所欺骗,认为透光率的百分比越高越好,其实很多都是行销的陷阱。现在透光率最高的是光学玻璃,其透光率约97 %,比许多屏幕贴所标示的透光率还低。
所以当你在网络上或者是包装上,看到有透光率达97 %以上的屏幕贴,就能够马上分辨其真伪,连透光率最高的材质都无法达到这么高的透光率,何况是一片才几百,甚至几十块钱的屏幕保护贴。
·硬度上面做文章
专业人士表示,目前屏幕贴的硬度大约都在3个H左右,但是有许多业者在硬度方面做文章,市面上出现许多号称达5个H的产品,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屏幕贴要做到5个H以上的硬度,就目前技术而言,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因为玻璃也才6个H而已,薄薄的一张屏幕贴要怎么达到5个H以上,所以这常常是厂商在炒作手法,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最好睁大眼睛,不要受骗。
实话实说:
很多消费者常常害怕买到品质不好的产品,即使是下至几十块,上至几百块的屏幕保护贴也不例外,虽然不是多昂贵的东西,但总是要货比三家不吃亏,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不妨要求店家进行测试,看品质是否如店家介绍的这么好,给自己多一分保障,才不至于买回家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