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于药理
1.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诱发哪些疾病?
2.肾上腺皮质激素正确应用及停药方法有哪些?
肾上腺皮质激素按作用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以醛固酮和去氧皮质酮为代表,主要作用于水盐代谢,称为肾上腺盐皮质激素;另一类以氢化可的松(皮质醇)为代表,对糖、肪、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都具有调节作用,并能提高机体对各种不良刺激的抵抗力。但由于这类激素对糖代谢作用发现较早,习惯上称之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有泼尼松(强的松)、氢化泼尼松(强的松龙)、甲基强的松龙、可的松、去炎松、地塞米松(氟美松)、地氟米松和倍他米松等。主要药理作用为抗炎、抗休克、抗过敏、退热、抗脑水肿及利疸退黄等。
临床应用常见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1 .水、电解质、蛋白质、糖、脂肪代谢失调及药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停药后一般可自行消失,必要时可加用抗高血压药、抗糖尿病药等治疗,并采用低盐、低糖、高蛋白饮食及加用氯化钾等。
2 .诱发和加重感染。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使机体防御功能下降,易发生继法感染和散在性病灶扩散。常见有结核病灶播散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病毒等感染。必要时并用抗菌药。
3. 诱发或加重溃疡。因该类药物能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并抑制胃粘液分泌,降低胃肠粘膜的抵抗力,故可诱发或加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甚至造成消化道出血或穿孔。
4 .骨质疏松及伤口愈合延迟,严重者可导致自发性骨折。应补充维生素 D 和钙盐。
5 .停药综合症与反跳现象。常需加大剂量再行治疗,待症状缓解后再缓慢减量,一直至停药。
6 .苯妥英钠与苯巴比妥是药酶诱导剂,能加速糖皮质激素的代谢,如这类药并用糖皮质激素,其治疗量宜增大。
7 .糖皮质激素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能加重利尿剂所引起的血钾过低症。
因治疗的目的和疾病不同而异。对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疾病,为了减轻副作用,有不同的给药方法。临床上常用的有以下方法:
①长期替代治疗法。适用于垂体性和肾上腺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仅用生理性的小剂量即可满足需要,制剂应选用最合生理
的皮质醇或皮质素。
②应激替代治疗给药法。主要用于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和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危象,因此种病人的病情危急,故应立即静脉注射给药并继以静脉滴注大剂量给药。
③肾上腺及垂体手术病人的给药法。一般在术前 1天即开始肌肉注射醋酸皮质素(醋酸可的松),术中静脉滴注大剂量的氢化可的松,术后逐渐减量,能进食后改为口服用药,术后用药的持续时间视病因和手术的类型而定。
④抑制性替代疗法。适用于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病人。治疗目的,一方面是补充皮质醇的不足,另一方面是抑制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分泌,减轻肾上腺皮质的增生,以使雄激素的分泌减少,对女性男性化或男性性早熟的症状得到改善。
⑤短期大剂量给药法。适用于感染中毒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和急性血管性水肿、气道阻塞等,一般应立即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
⑥每日分次给药法。为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疾病的活动期或恶
化期,为治疗炎症、过敏或自身免疫病等,应选抗炎作用大、而潴钠排钾副作用少的泼尼松、泼尼松龙或地塞米松等制剂,取得疗效后需有一段维持期,以后逐渐减量。长期大量应用者,不应骤然停药,否则可导致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危象。
⑦隔日一次及每日一次给药法。适用于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疾病和在疾病控制后作为维持治疗给药的病人。一般应选短效制剂,本法的优点在于可减少或减轻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的发生,不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局部用药适用于眼部炎症及多种皮肤病等。
副作用和并发症 糖皮质激素疗法常见和主要的副作用及并发症有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撤药症候群、诱发感染并掩埋感染症状、使结核病灶扩散、发生精神症状或假性脑瘤症状、引起消化性溃疡或使原有的溃疡病复发、恶化,并可引起胰腺炎及消化道穿孔,诱发“类
固醇性糖尿病”或使隐性糖尿病变为显性,甚至可引起高渗性非酮症昏迷;长期大量用药可造成儿童的生长发育障碍及骨骼成熟延迟;有潴钠、排钾作用的制剂服用不当时,可引起水肿和高血压;发生肌肉萎缩无力、骨质疏松、自发性骨折和无菌性骨坏死;可使眼压增高,易感
病人发生青光眼、包膜下白内障和霉菌性角膜炎等。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主要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多毛、痤疮和高血压等;撤药症候群主要见于在长期大剂量治疗过程中突然停药或停药一年内有接受麻醉、手术等应激情况者,轻症表现为疲乏、无力、情绪低沉、思
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肌肉关节痛及发热等,重症则发生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危象而危及生命。
所以应该注意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禁忌症,合理选择用.
长期大量用药治疗者,停药时应缓慢减量,不宜骤停,以免发生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