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品牌不能等“时机”成熟

王朝购车·作者佚名  2006-01-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有人认为,国内汽车业大搞自主品牌的条件和时机远远不够成熟。这种思想目前仍有一定的代表性,甚至有一些影响力。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品牌理念是糊涂的,不适应新形势。

其实,不是“时机”不够成熟,而是有些企业认识不成熟。奔驰、丰田等世界名牌汽车厂家,没有一家是等待条件成熟后再铸造品牌,而都是一开始生产就着手铸造品牌。奔驰铸造品牌已100多年了,丰田铸造品牌20多年才大批进入美国市场。海尔铸造世界品牌的目标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就提出来了。可口可乐是1886年诞生的,当年只有50美元营业额,就投入了46美元做广告铸造品牌。1901年,营业额为12万美元,投入了10万美元做广告铸造品牌。铸造品牌要有“百年工程”的准备,而不可等待“条件成熟”毕其功于一役。有人做了一个统计:世界名牌多是百年工程。据调查,世界上的100个名牌,36%的品牌用了100年左右,28%用了80年~100年以内。成长最快的世界名牌是韩国三星,也用了20多年。海尔铸造世界名牌也约20年了,但至今未进入世界100个名牌行列中。铸造品牌还要有目的和理念,有了这个目的就会千方百计去做,如果等“条件成熟”再做,就像“等有了钱再捐赠别人”一样,永远也有不了钱。

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有50多年发展历史,许多企业已具备了打造品牌的一定条件。持“不成熟”这种观点的人,可能是从专利、技术、资金等角度来衡量条件成熟不成熟。实质上自主品牌除此之外,主要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用情感和文化铸造品牌的记忆和客户资源。相对而言,技术、专利、资金从某种意义上讲好解决,而情感与文化塑造最难。有人说,可口可乐1%是专利,而99%是美国文化。

奔驰公司一位管理者说得好:“品牌是指它的内涵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做的就是使客户需要这样一个品牌。而不是需要一部汽车这么简单。”国际品牌联盟副主席弗朗希斯·麦奎尔考察中国后说:“中国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最大的误区是低估了自己的实力”,“中国有能力生产优质产品,缺的恰恰是品牌的塑造。”

“不够成熟”论的背后,是只懂得铸造品牌要计算成本,而不懂品牌是一种长期的投入,投入是一种银行的慢慢储蓄。把铸造品牌只当做成本计算,必然是条件成熟时,即有钱才投入,没钱时就不投入。世界上用这种理念铸造品牌的企业,没有一家是成功的。而把铸造品牌当做长期储蓄投资时,条件成熟不成熟都要创造条件投入。(赵加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