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安格北京演唱会在即 演出商给北京市场号脉

王朝娱乐八卦·作者佚名  2007-05-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童安格

12月1日、2日,童安格即将在北展剧场举办两场个唱,记者日前采访了其主办方巨龙公司的总经理刘忠奎、副总经理原始,以及另外一位演出业资深人士中演文化娱乐公司总经理郜奇,他们分别为北京的演出市场号脉。谈及今年的北京演出市场,他们都觉得市场比较低迷,也纷纷提出改变现状,在困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方法。 抵制高票价让老百姓觉得值 刘忠奎一再表示,要抵制高票价,价格要让老百姓能够承受,他认为,低票价能够给市场带来生机,达到薄利多销的目的。 去年的齐秦演唱会和即将举办的童安格演唱会都采取了低票价路线,事实证明效果非常好。去年的齐秦演唱会在演出3天前基本上票就卖光了,而到目前为止,童安格演唱会80元的票已售罄,180元的也只剩几十张。刘忠奎表示,低票价不代表低质量,这次童安格演唱会的质量仍然是相当高,无论从音响质量、从灯光质量、从舞美制作,还是歌手本人的状态等等,都要达到非常完美的效果,他说:“要让老百姓掏钱看完了以后觉得物有所值,让老百姓说好。” 现在很多演出商做不到这一点,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中间环节多。原始表示,巨龙的优势在于齐秦和童安格都是公司签约艺人,减少了中间环节,一部分成本降低,把钱花在了更该花的地方,同时,由于艺人配合度好,做起来也得心应手。 郜奇则认为,有些票价高有高的道理,但是还有一种盲目竞争确实也存在,市场畸形化的一个原因在于不懂演出的盲目抬价,形成恶性竞争。他说:“这样就让艺人就觉得我还有市场,这么多人要我,我干吗降下来啊。有些时候艺人想演出,但是身价下不来,太低的价格觉得没有面子,这是一个矛盾。” 项目质量和大众认知是关键 郜奇表示,观众对项目的认知度很重要,他说:“前几年文化市场开放之后很多东西进来,对于所有观众来说是新鲜的,那么市场需求是有的,但这种需求是一种泡沫,就是很多观众是一种好奇,而不是一种欣赏习惯。他们通过好奇去看演出,或者附庸风雅,赶赶时髦,看演唱会、听音乐、看芭蕾对于他来说不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他生活的必须需求。国外演出市场形成多年了,他们享受的就要是全方位的,除了工作以外可能听听音乐,学学舞蹈。父母们每周或者每个月都带孩子们去看演出,这个习惯是从小就培养了,到了一定年纪之后这种习惯他是不改变的。中国人没有这个消费习惯。” 基于上述的原因,郜奇认为,如果是欧美很红的艺人,但是在中国没有太高的大众认知,这样的项目就最好别做,因为对于中国人不了解的项目,要有一两年的宣传时间做铺垫才行,现在一般演出的宣传周期就一两个月,肯定不行。 刘忠奎表示,节目好的质量和创意也非常关键。他说:“任何项目都得有想法,我们为了一个齐秦的发布会开了好几次论证会,到现在还没定下来呢,目的是什么呢,就是现在和卖任何产品一样,要包装得好、包装得真实,注重包装,注重市场调研,注重整个晚会的策划和创意。其实这几个点可能你要做了,从费用上也未必增加多少,但是对老百姓来讲就是好看。比如童安格这个项目,我们开了无数次会,有很多创意,肯定要大家看得舒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