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共鸣——写给75-83出生的人们
十大经典游戏
还记得你小时候玩的什么游戏吗?看看下面有没有.
1.打弹珠:即打玻璃珠。玩的人各出数枚,输者将丧失对玻璃珠的所有权。玩法通常是"出纲"或"打老虎洞"。在地上划线为界,谁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输,叫"出纲";或在地上挖出五个坑,谁先打完五个洞,就变老虎,然后打着谁,就把谁的玻璃珠吃掉,这叫"打老虎洞"。是不是有点象高尔夫? 通常一颗五花小珠2分,一颗透明大珠5分,水平不够只有靠个大来凑了。
2.拍洋画:与弹珠同样疯狂的游戏,买一张16开大的上面印着各式各样小人的硬纸,有西游记的,有变形金刚的,有三国演义的...将它们一小张一小张的剪下,可以按图案内容比大小(一般越稀少的图案越大);也可以比看谁能将洋画拍翻背。总之,常胜将军手里总是握着厚厚一摞脏乎乎的画片,但当时可是得意的不得了噢!
3.滚铁圈:在一二年级时还玩的比较多,后来慢慢失传了。可能是因为没事背着个大鉄圈比较傻气吧。
4.丢沙包:打仗扔石头的变种.要三个人玩,非常训练敏捷性。中间的人若被沙包打着算白打,直到能用手抓住“打手”扔过来的沙包,才能"刑满释放"。有点象棒球中"投手"和“捕手”之间的耍心眼,斗志斗勇。
5.跳房子:最廉价的游戏,只要一支粉笔,一块石头就可以玩。在地上画出一摞大大小小的格子,然后按照格子的单双,一边前进,一边要把石块踢到正确的格子里,出界或者跳错了格子都算失败。锻炼脚的控制力。
6.跳皮筋:本来是不想把皮筋列进来的,但下课时,校园里的绊马索实在颇为壮观,所以“小马过河”“马兰花”们也应占有她们的一席之地。
7.抓棋子:与跳房子相对应,抓棋子讲究的是眼疾手快,四颗军棋子和一个乒乓球。先扔一下球,把棋子撒下去,然后赶快接球,再扔,将所有的棋子翻成正面朝上,接球再扔,将所有棋子横立起来,接球再扔,将所有棋子竖立起来......一旦接不到球,或是把棋子碰翻了,都算输。这是我见过的难度最大的一种游戏,但很有意思。
8.打乒乓:那时排球太贵,足球没风气。不像乒乓只要有块水泥台就可以玩,所以我们这一代的乒乓球水平都不差。
9.踢毽子:花样繁多的脚上功夫。当然也可拿本书用手打,嘴里还嚷“桥,外,别,背"什么的动作指令。当年不知有多少课本葬身与该游戏下。想来应该是老师最痛恨的一种游戏吧。
10.撞拐子: 最具男子气概的战斗。曾经有一个膝盖摆在我面前,可是我撞不倒他,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与此。如果上天让我再来一次,我会选择从旁边撞!
十大经典玩物
注意:此玩物是真玩物,非指人也。这种“活玩具”应该比变形金刚要好玩的多吧......
1.挖蚯蚓:一把家里的挖煤铲,成就了一个侦探。沿着臭水沟的岸边,翘着屁股仔细寻找,一旦发现一粒一粒堆成的蚯蚓屎,毫不犹豫的挖下去,任它有通天本领,也难以遁行。在被射了一身臭水后,终于明白了,蚯蚓不仅吃泥,而且还喝水!!
2.捉蚂蚱:蚂蚱估计是人们最痛恨的昆虫之一,所以结束它生命的手段虽然残忍而且多样,也不算太过分。通常是绑上线头让它瞎飞一起,玩腻了就往往凌迟处死,大解八块。倒霉的若遇上些馋猫,恐怕就难逃火劫了,按现在的观点蚂蚱可是高蛋白。再或者家里有喂鸡的,可怜的害虫就被剁卜剁卜,成了鸡肚冤魂了。
3.养蚕:蚕可能是漂亮mm们唯一喜欢接触的昆虫幼虫,真是"一白遮三丑"呀。不过光洁细嫩的肌肤也是备受宠爱的原因之一。而且养蚕应该算是最色利双收的爱好了,难怪大人小孩都喜欢养。
4.捕蜻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蜻蜓不仅是益虫,帮我们吃蚊子,而且被赋予了无穷的诗意。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捉一两只来看看,修长的躯体,舒展的四翅,是直升机最初的灵感。可以近乎360度旋转的脑袋,两只大大的复眼,让人惊叹物种的神奇。
5.捉知了:知了除了每年夏天吵的人睡不着教之外,还是有一点点作用的。那就是将脖子上的精肉奉献出来,稍稍表达一下对人类叨扰的歉意。
6.逮天牛:一种死硬到底的昆虫,生命力极强。一般刑罚对其无效,弄不好反被它咬一口。所以一般处以火刑或者用胶水将其凝固。是不是很可怕?
7.捕螳螂:对它的态度是又敬又畏,通常是不请自来,然后恭送出门,“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用来形容螳螂最恰当不过。优雅修长的身段,威风凛凛的大刀,颇有一代宗师的气度。难怪螳螂拳在江湖亦有一席之地。
8.捞螃蟹:只有将贪婪和细心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的人才会捉到它。实在是很难捉。
9.钓龙虾:似足了钓鱼的模样,却没钓鱼的风雅。如果你瞧瞧网上那些“大瞎”,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10.烧蚂蚁:人类发明了放大镜会怎样?蚂蚁会死的很悲惨! 自从我学会了使用放大镜,90%的时间它没有被用来看书,而是将一束束死光投向可怜的蚂蚁。一个光点,一股青烟,一声爆响,一点臭味,一个蚂蚁就消失了。现在想来“天真的残忍最可怕”是有道理的。不过它们的血并没有白流,我明白了为什么蚂蚁和泥土被烧焦后有同样的臭味--因为它们都含有蛋白质!向这些无名的蚂蚁表示抱歉和感谢。
生于七十年代
1.烤红薯:香喷喷,甜丝丝,好吃看得见。2毛钱一斤。只是吃多了会打屁。
2.爆米花:一个老头扛着一口葫芦一样的黑锅,走街串巷。将米变成白白的爆米花。是那时最受欢迎的魔术师!
3.搅糖稀:两根冰棒棍,加一团明黄色的糖稀。1毛钱一团。搅一搅,拉一拉,又好吃又好玩。只是现在看来不太卫生。
4.棉花糖 最不可思议的小吃.5分钱一团.一勺勺的糖进去,一团团棉花出来.棉花能吃,还是甜的!天哪,这可能是我少年时代, 最想往的一种东西。
5.果丹皮:很多人都是吃它长大的。非常成功的一种山楂制品,能让20年后的人们念念不忘。1毛钱一根。
6.酸梅粉:不用我说了吧,地球人都知道!
7.冰棍:真的是"冰"棍,除了冰就是棍子,绝对货真价实! 5分一根。以致于将后来的5毛一根的"娃娃头"惊为天人。
8.老鼠屎:这个嘛,跟上面的正好相反,貌似而神非,一粒一粒黑褐色,象极小号的感冒胶囊。每粒两三毫米左右。味道嘛,好像酸酸甜甜的。现在可能只有想自杀的人才会误服。
9.泡泡糖:长长的一条,用红一半白一半的纸包着,上面有一个小姑娘吹泡泡。在"大大"出世以前的绝对"大哥大".我们用的都是它!
10.无花果: 一个小小的白色袋子,上边印着"无花果"三个字。里面装得就是那酸酸的甜甜的干干的无花果了。很长一段时间困惑于无花果到底什么样子,这细细的干干的丝,一点也不象花,就更不象果啦。可为什么叫无花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