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不了的消费欲望--化妆品市场调查
●新闻背景
原来已结束的泰富“化妆节”,因为“现在的女人真舍得买”,一些国际大牌接受商家申请,继续支持常州市场,延长了“造节”时间;每次商家开展“化妆节”活动,总会刺激销售翻番,短短10天,在泰富一张单购买化妆品超过7800元的顾客有8人。
Dior、雅诗兰黛、兰蔻、资生堂……放眼常州百货商场,拥有着全球近10个顶级化妆品品牌,30多个合资品牌化妆品,加之Dior在常一天创下100万元销售等惊人业绩,令大牌供应商不得不叹服常州人的消费实力。
春天过半,化妆品消费迎来“换季”,透过层层脂粉,越来越强烈的消费欲望在贲涨——
●现场观察
选取泰富百货数个专柜,这里能透露多少信息?
几乎所有女性路过Dior专柜都会下意识地看一眼美丽的LOGO。营业员告诉记者,Dior专柜在活动推广与周末期间,一天的销售额能达到3万元左右,本次化妆节期间,一次性购买均超过7800元的会员顾客有5名。
对于雅诗兰黛,“日销售突破10万元不是新鲜事”,几乎数分钟就有消费者进行购买。她们的消费额大多在1000元以上。导购小姐说,雅诗兰黛刚进入常州市场时的主流消费人群都是中年女性,而现在消费群体逐渐有年轻化的趋势,目前最为活跃的消费群居然是80后。尽管该品牌的产品价格大多在500元以上,但她们的品牌忠实度甚至比她们的妈妈更强。
女性一个月大约在化妆品上消费多少钱?占收入的多大比例?接受采访的肖女士说,一个月2000元左右,占收入的40%,当然包括在美容院的消费;而在某合资品牌购买粉底的刘女士称,消费化妆品的金额不会超过收入的1/10。现在唇彩、润肤露动辄三五百元,所以趁商家打包促销时购买是她们的普遍选择。
●业内行情
价格不是问题。一瓶特效修护露由原来的810元上涨到840元,对于这样的变化,即使是这一产品的忠实消费者也许都不会留意。业内人士介绍,除了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和消费税上调等因素影响,高档品牌涨价跟它们的品牌定位调整也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为了很快获取市场和消费者的接受度,高档化妆品进入中国市场初期并未真正体现其“高档”的市场定位,而在成功地操作几年后,一些品牌开始作出调整,将品牌带入更高层次,价格也与其“高端”的定位相匹配。然而,由于股市等投资市场的复苏,商家对2007年市场继续看好,相信化妆品的价格应该不会成为销售的障碍。
更新正在加速。同样是受上述定位战略的转变影响,知名品牌化妆品的新品上市节奏明显加快。以美白系列为例,泰富当季美白产品的品种较往年大约增加了30%,新品上柜少则四五种、多则十多种,总之,没有一款产品与去年是完全相同的。大量美白“新面孔”,直接拉动三分之一以上的化妆品市场份额。
危机源自网络。百货商场的信誉魅力致使多年来几乎统揽高档化妆品市场,尤其是SK-II退货事件后,一些热衷到日本、香港直接购买商品而未能得到善后的顾客,也回归到本地大商场。然而,永远的竞争让坐商坐不安稳,据了解,一些中高档化妆品的网络购销渠道越来越成势,这些网上产品除了有较高品质、可靠服务,还通过大量电视广告渲染,分流了相当部分年轻消费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