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野生药用/化妆品用植物采挖标准出台

王朝美妆·作者佚名  2011-12-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一项关于促进野生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可持续管理与贸易的新标准,日前在德国纽伦堡颁布。该标准的出台将有助于保证用于医药和化妆品的植物不被过度利用。

此项新标准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保护委员会药用植物专家组编制。据该专家组报告,全球大约有1.5万种药用和芳香植物处于濒危状态,占全球所有药用和芳香植物的21%。

全球每年的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贸易量为40多万吨,其中超过80%的植物采自野外,涉及7万种植物,由于过度采集或其栖息地遭到破坏,其中许多濒临灭绝。例如,印度有319种药用植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受威胁物种。

在东欧,过度采集野生药用植物“雉眼”或所谓的“春天的阿多尼斯”作为强心剂的原料,导致这种植物在整个分布区数量急剧下降。目前在许多国家,这种植物已被禁止采集。

在美国,大量野生美国人参和白毛茛被采挖。虽然美国目前已能人工生产美国人参,但仍然存在采挖野生人参现象。现在,这些植物的贸易已有严格规范,两者均被列入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列入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的植物,必须通过审批才能进行贸易。每年大约有90%的美国人参出口东亚。而美国所进口的各种药用植物达成千上万吨,支撑着其价值30亿美元的市场。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保护委员会药用植物专家组在与植物专家和药用植物企业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后,起草了该国际野生草药和芳香植物采挖标准(ISSC-MAP)。

德国联邦自然保护局、世界自然基金会、野生生物贸易网(TRAFFIC)、工业协会、企业、认证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参与了该标准的编制工作。

“对于珍贵的自然资源来说,贸易商、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均具有保护责任。”野生生物贸易网的苏珊·赫恩弗说,“ISSC-MAP原则和指标阐述了怎样在实践中应用该标准。”

该标准有5项原则——保护野外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资源,防止采挖行为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遵守法律,尊重传统权益,采取负责任的管理、开展负责任的商业活动。

一个新的可持续标准的实施可能会面临许多挑战。该标准编制过程中,对当地社区健康和生计依赖于这些资源的问题缺乏充分的评估;对于应该怎样采收才是可持续的采收,也就是对采收技术的研究也比较欠缺;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的生产、利用和市场庞大而多样化,这就意味着不能仅仅用一个方法来检验采收是否可持续;从采收到市场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因此要追踪一个产品的来源非常困难。但无论如何,该标准为可持续地管理与贸易野生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提供了一个基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