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化妆品企业如何为自己“美容化妆”
近段时间以来闹得沸沸扬扬的宝洁公司SK-II事件终于告一段落。事件的结果怎样并不重要,至于事件牵扯到的方方面面的处理方法却值得我们注意,无疑这给我们的美容化妆品企业提出了一个值得重视的企业话题:在面对企业或者品牌危机的时候该如何进行危机公关?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如何为自己“美容化妆”的问题。
化妆品行业走到今天,行业内的类似例子举不胜举:早些时候的“蒙妮坦换肤霜”事件可能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记忆,而2000年的“远东美容”事件也许人们还有些许的印象,一个曾由赵薇、林心如、周迅、张柏芝等人代言的“索芙特”品牌,在2000年被成都市工商局的执法人员发现:2000年1月至2001年6月“远东美容”冒用公司另一产品“索芙特木瓜白肤洗面奶”的卫生许可证,将未经国家卫生部批准生产的“索芙特木瓜深层美白洗面奶”投入生产,并运到成都销售。其间,销售了30096支,金额达66.73万元。成都市工商局认为,该行为违反了《成都市反不正当竞争条例》,于2002年3月4日对“远东美容”做出没收销售货款66.73万元、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但由于远东美容拒不履行司法裁判,2003年10月中旬,成都市中院执行局派员赴广东省广州市、广西梧州市、南宁市等地强制执行该案。在广西梧州市发现“远东美容”在当地银行的所有账号均无资金,同时也查不到可执行的财产,于是执行局的法官将“远东美容”在梧州银行开设的所有账号冻结,同时将“远东美容”在其他公司的股权予以查封冻结。2004年11月,成都市中院执行局有关人员前往北京,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配合下,将其注册的“索芙特”商标共计11类予以冻结。至此一个综合实力仅次于跨国巨头宝洁和联合利华居中国日化行业第三位的美容化妆品企业风光不再。如果撇开广西红日、“索夫特”品牌的实际拥有者梁氏集团之间对“索夫特”品牌的使用和拥用之间的微妙关系不谈,那么这个事件就纯粹是一个企业的危机公关事件,从这件事件的本身也可以看出企业的危机公关水平。那么企业应该如何来进行危机公关呢?特别是美容化妆品企业,更应该注重自己企业的企业公关行为和效果。
企业美容:绝不手软,该出手时就出手
就如同人们美容一样:企业美容也是为了在社会公众中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企业美容也是为了在社会大众心目中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其目的也不仅仅是建立一个良好的公众形象,也会与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许多良性的互动。那么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进行自身的美容呢?
一、建立公共关系的保障机制: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中小企业至少也应该有专人负责此块面的工作(兼职也可以,但不能缺)。
二、结合企业的CIS系统进行美容
近年来啤酒行业由于竞争加剧,很多企业都进行了CIS系统的改造,这一方面是市场竞争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企业顺应自身发展的需要;IT行业的联想在CIS系统上也动过较大的手术,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顺应自身国际化的需要。那么美容化妆品企业是否就该“按兵不动”呢?实际的情况却不是,很多企业都在做着和正准备做这个工作。
三、走出企业公关的一些常见的误区
(1)认为广告比公关更有效;
(2)认为企业公关一无是处;
(3)认为企业公关是万能的;
(4)认为企业公关可有可无;
(5)认为企业公关就是接待、文秘;
(6)认为企业公关就是图个热闹,只花钱,不赚钱;
(7)认为企业公关就是包装而不以事实为依据;
(8)认为企业公关就是搞好媒体关系;
(9)认为企业公关就是公关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