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急于复活SK-II

王朝美妆·作者佚名  2011-12-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宝洁急于复活SK-II,是因为SK-II承担了宝洁战略和业绩双重责任。

近日,宝洁公司表示,将于12月初在中国内地部分商场恢复SK-II产品的销售。反映了宝洁正在对受损市场伸出试探性的触角。

SK-II对宝洁的战略意义颇大。宝洁进入中国市场多年,洗发水等日化领域的发展日渐平稳,虽然奠定了市场老大的地位,但遭遇的国内外对手颇多,业绩增长进入平缓期。宝洁的策略也开始发生调整,“美丽产业”(化妆品为主)将作为公司另一主要的利润贡献者,尤其是SK-Ⅱ等高端化妆品牌,是公司的业务引擎。这也体现了宝洁深耕中国市场、提升整体业绩的心态。

根据宝洁的营销策略,SK-II、玉兰油等构成了公司高中低档产品线。“SK-II事件”除了使宝洁品牌美誉度和销售业绩受损外,更要命的是对其战略的损伤。

如果SK-II迟迟不能恢复在华销售,宝洁在中国的高端化妆品市场就出现了空当。目前,宝洁新引入的品牌CoverGirl(封面女郎)和illume(伊奈美)还处于市场测试阶段,无法承担SK-II出事前的作用。替代品牌的引入需要假以时日。

商战是市场永恒的主题,在SK-II受事件影响停售的两个月内,其竞争对手欧莱雅等举行了颇多市场活动,趁机收复市场。

目前,宝洁、商场、经销商三方面都急于恢复SK-II的销售。一方面,SK-II良好的销售业绩使三方面受益。另一方面,因为SK-II停售产生了大量的柜台空置费用,这笔费用是由商场来承担的。

中国是SK-Ⅱ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市场。SK-II出事前平均一天全国专柜的销售额能达到100多万元人民币。因为对其销售额的良好预期,一些大商场基本都事先买断SK-II的产品,在很多商场的SK-II专柜宝洁事实上是在销售商场的产品。SK-II甚至提高了玉兰油的议价能力,一些商场为了要引进SK-II品牌,允许宝洁的玉兰油“捆绑销售”,也可在商场设立专柜。

这些足见SK-II在于商场的合作中处于主导的地位。

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卫生部对“SK-II事件”进行了定性,产品含有的违禁成分是原料代入所致而非主观添加。这为SK-II复活起了决定性作用。

但SK-II品牌信誉受损后,在与商场的合作中是否还有之前的议价能力尚不可知;为了重振消费者的信心,促销和广告的投放势必数额巨大。这些都预示着SK-II的“复活”成本巨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