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高档化妆品集体缺席有原因

王朝美妆·作者佚名  2011-12-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现象:高档化妆品集体缺席

去年大批高端化妆品进入中国市场,包括宝洁旗下彩妆品牌蜜斯佛陀、封面女郎,花王旗下高端护肤品品牌SOFINA,欧莱雅集团旗下的顶级品牌赫莲娜、专业彩妆品牌植村秀,资生堂集团旗下顶级品牌CPB(肌肤之钥)、高端品牌IPSA等,这些品牌至今都没有进入广州。

佳丽宝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办有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承认,佳丽宝在广州是“一片空白”,没有任何基础。据知情人士透露,不只是新品牌,即使是广州已有的高档品牌,公司在宣传推广上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也不如北京、上海。

原因:天气热消费不够旺

从消费者的角度讲,广州的化妆品品牌不如北京、上海多,主要原因应该是气候。尤其是在夏季,无论是护肤还是彩妆,出门前打扮得好好的,出门后半个小时就花了,所以广州对化妆品的消费以前一直不如北方旺盛。第二个主要原因是地域,广州离港澳太近,分流了很大一部分购买力。

广州友谊商店股份有限公司营运部江国源部长对本报记者表示,高档化妆品品牌容易产生“扎堆”效应,你不进我也不进,你进我也要进,所以广州的品牌相对北京、上海要少。

品牌与商场也处于博弈之中。据介绍,一个化妆品品牌要进入商场,需要按照每月的销量与商场分成,设定保底销售额,达到和未达到都按同样比例分成,如果超过则另外算。这对于一些宣传推广不积极、产品线不全的品牌是一种压力。

未来:奢侈品消费能力渐增

不过,这种状况正在慢慢地发生变化。去年,雅诗兰黛集团一口气在广州开了两家倩碧专柜,今年又在两个月之内引入M.A.C和LAMER。据介绍,从8月18日开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LAMER的销售额就已接近100万元,2300多元一瓶的面霜一天能卖40多瓶。友谊的香奈尔专柜销售额连续几年是全国第一,每年都有800万到1000万元的销售额。

“这充分证明了广州人的消费习惯已经转变了,在衣着、外貌上的消费能力也不输于港澳,说明现在广州人不只是注重吃得好,也开始注重穿得好、打扮得好”,江国源对记者表示。

LAMER品牌总监陈芷珊表示,进广州之前做了很多调研,事实证明广州人对奢侈品的消费能力还是很强的。

8月29日,已归属花王的佳丽宝化妆品有限公司(原名嘉娜宝)将旗下两个顶级彩妆品牌引入中国,迅速地在北京、上海、天津设立了专柜。但据介绍,这两个产品均价700元的顶级品牌要进驻广州至少得到明年。其实,各跨国化妆品公司还有很多顶级品牌尚未进驻广州。究其原因,大概是气候、消费习惯引致品牌的谨小慎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