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消协提醒减肥美容广告注意措词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15日发布2006年“减肥、美容、保健品”广告评议结果时向消费者提出忠告:使用绝对化用语;声称零风险、无效退款;冒用国家机关、权威人士、专家、消费者名义;含有有效率、治愈率、显示疗效数据;含有不科学用语;含有疗效、安全预防、无毒副作等;含有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只要广告中出现以上内容即可认定为违法广告。
据了解,此次被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评议的186条“减肥、美容、保健品”广告中,涉及58个产品及服务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夸大其词、内容离谱、编造谎言、无中生有、假称科学、误导消费”。
前不久,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公开向社会征集与消费者生活相对密切的“减肥、美容、保健品”类的虚假广告线索,并邀请药品、食品、广告、医疗、美容、营养、运动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专业人士对征集到的广告进行了评议。专家认为,虚假广告是商业活动中常见的一种欺诈行为,广告主往往以伪造证件、篡改批文等方式,打着科技创新及权威部门或专家认证的旗号,对其产品功能或服务技术进行虚假、夸大的宣传,误导和欺骗消费者。
综合专家评议意见,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不要把减肥、美容、保健品的作用和功能看得太重、太神,也不要轻信没有科学依据的虚假宣传,一定要有一颗平常心,尤其是对那些天花乱坠不靠谱的广告,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同时,少吃一些高脂肪食物,坚持每周两次各40分钟并保证心率在瞬间能够达到每分钟110次的有氧运动,这样既可保证身体能量平衡,又能减轻体重而不伤害身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