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廊女工,担心砷中毒

王朝美妆·作者佚名  2011-12-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陈女士是某发廊的招待员,她从事染(烫)发作业已15年了,长期与染发剂(水剂和粉剂)以及散装的烫发水接触。给顾客烫(染)发时,她先将该品牌染发剂的水剂和粉剂用手搅拌成糊状,然后用手湿式操作,操作过程中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在操作过程中及操作后陈女士常感到双手皮肤刺痛。若干年后开始出现全身肌肉、骨骼疼痛(以四肢为甚)、腹胀痛,按压或天气转冷时疼痛加剧,经常伴有便秘、黑便,偶有恶心、呕吐。陈女士曾多方求医,均未见好转。后经职业性体检,诊断为“慢性砷中毒”。诊治医生曾对其长期使用的染(烫)发剂进行砷含量检测,结果是其中砷含量均超过了化妆品中砷的卫生标准。

现在,不仅是在发廊工作的人员存在砷中毒的危险,在其他行业,也会有此种现象的发生,怎样预防,关系到劳动者的安危。为此,记者采访了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的专家王杰。

问:王教授,能否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砷这种物质?

答:其实砷是一古老的毒物,又名砒霜,蕴含在岩层中,渗入地下水和煤层。正常人体组织中也含有微量的砷。本来金属砷因不溶解于水,是没有毒性的。我们通常说的砷中毒,实际上为砷化物中毒。

问:生活中我们对砷这种毒物早有耳闻,那么真正发生了砷中毒,会有些什么症状呢?

答:砷中毒可以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急性中毒主要为口服中毒,在生产中很少见,一般常见职业性砷中毒为慢性中毒,慢性砷中毒患者除有头痛、头晕等症状外,突出表现为皮肤损害,症状为皮肤色素沉着、皮肤角化过度、疣状增生及皮肤癌。色素沉着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但以躯干、臀部和大腿等非暴露部位多见,呈雨点状或广泛的花斑状黑色或棕褐色斑点。也可有胃肠功能障碍、肝脏肿大及四肢麻木等症状,还可能引起鼻炎、结膜炎、喉炎、气管炎等。目前我们的研究表明,长期接触高浓度含砷粉尘可引起肺癌及皮肤癌。

问:砷中毒是怎么引起的?

答:砷的氧化物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进入体内。职业中毒主要由呼吸道吸入引起。上面例子中提到的陈女士可能就是在使用染发剂和烫发水过程中,未采取任何卫生防护措施,染(烫)发剂中的砷主要经口进入人体,而造成慢性砷中毒。

问:发生砷中毒该怎么办?

答:对于慢性砷中毒者,首先要让患者脱离接触,并解决污染源问题。发生急性砷中毒,首先也是要脱离工作环境,脱去污染的衣服,清除皮肤污染。并马上送往医院接受治疗,给脱水者充分补液。口服者要彻底洗胃。

问:在哪些行业工作的人必须注意预防砷中毒呢?

答:除了你刚才讲的从事美容美发行业的从业人员能引起砷中毒外,其实一些从事熔炼或焙烧含砷矿石的工人是最容易导致砷中毒的,因为他们是最直接的接触者。砷以蒸气状态逸散于空气中,迅速形成氧化砷。还有从事含砷农药、含砷防腐剂、除锈剂的制造和应用的工人也可能接触砷。此外,砷化物在玻璃工业中常作为颜料,从事这些工作的工人可一定要注意了。

问:我想,从事这些工作的工人们最想了解的应该是怎样预防砷中毒,能否简单介绍一下?

答:其实,只要工厂的预防措施到位了,对职业中毒企业主引起重视了,一系列的职业中毒就会很少发生。

为了预防砷中毒的发生,在生产中应改善劳动生产条件,在采矿、冶金以及农药制造过程中,生产设备应当采取密闭或是通风等技术措施,减少工人对砷粉尘的接触,对各种含砷废水、废气与废渣应予回收及净化处理。加强对砷化合物成品的管理,防止容器破损。在维修设备和应用砷化物过程中,要加强个人防护,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用品。工作后及时漱口,清洗手、脸,并更衣。另外,作为医生,我还提醒接触砷类有毒有害物质的人员,可在日常饮食中多吃些绿豆制品,因为绿豆是一种良好的解毒利尿剂。

(记者 高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