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5岁女童乳房早发育原因及解决办法
昨天给4岁9个月的女儿洗澡,突然发现女儿双乳有两个硬块,当场吓晕了,听说了早发育事,没想到自己女儿这么小就会,请各位予以帮助,如何治愈,万分万分万分……感激,谢谢谢谢!
遇事先不要急,这是原则,先要搞清情况。当然你的急切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现在年轻的母亲缺乏养育孩子的经验,加上受到一些宣传媒体的影响,自己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也难免听风是雨,造成紧张。
孩子的过早发育是有的。主要是营养条件好,促进了发育的提早。另外就是环境激素的促成作用。环境激素的情况很复杂。包括食物,比如蔬菜水果用的催熟剂,畜禽用的激素类刺激生长激素,环境污染带来的各种类激素物质等,这些物质通过食物链等途径进入人体内,使人出现早熟。举简单例子,吃洋快餐会使儿童早熟。
但不到5岁就早熟似乎没有报道过。早熟的标志(女),也是乳房发育、月经出现等指标。所以我觉得母亲是过于紧张了。家长不是医生,很多也缺乏医学常识,这是可以想见的。
具体的情况,如果怀疑的话,也要做相关医学检查。比如测一下血液激素水平。
在没有确切检查结论情况下切忌随意的主观判断。比如母亲认定孩子就是早发育,也不检查,就这样找方子“治疗”,可能的正常会带来危害,可能的其他症状会被误判。所以强调有疑问一定要正规医院确诊。
母爱是伟大的,细心是好,但这种过度紧张不好。我似乎预感,你的孩子是健康。当然有疑问还是要看医生的。
先别慌,带小孩去医院看看再说。如果是真的,那么原因多半就是饮食中含激素(想想,有没有常给她服用补品、营养品、蜂蜜蜂王浆等)或小孩用了大人的化妆品了(可能小家伙偷偷用了,你自己都不知道)。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就是了。
你的5岁女儿除发生乳房硬块外,不知其余部位发育如何?建议去省三甲医院内分泌科就诊,作激素水平测试,作头颅CT或MRI,了解垂体有无肿瘤等。现推荐一篇报导,以便你了解女孩早熟的一些人为因素,在今后生活中应尽量避免。
5岁女孩乳房拳头大 专家称性早熟现象明显上升
8月24日,省儿童医院,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到儿保所进行有关“性早熟”方面的咨询记者 付希华 摄
“性早熟”三个字撞进人们的眼帘不过十来个年头,却备受关注,热门指数一路飙升。
从理论上讲,只要祛除致病因素,性早熟就会自然消退。然而,让我们的孩子突破补品、油炸食品、营养素、饮料等各类食品的“围攻”,躲避无处不在的化妆品、性激素药物、避孕药等的“侵蚀”,谈何容易。
如果您正为小孩性早熟而忧心,欢迎在8月25日(星期五)下午3:00—4:00拨打本报热线0731—4326110,湖南省儿童医院儿保所所长钟燕教授将接听电话,替您解忧。
8岁居然来了月经,日前,长沙的王女士被女儿的这一意外情况惊呆了。带孩子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诊断为“性早熟”!8月24日,省儿童医院儿保所所长钟燕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王女士的孩子并不是个案,她刚刚接诊的4个孩子中,就有3个5到7岁的小女孩乳房长得如拳头大,一个5岁多的男孩有了喉结、阴部长出了浓黑的毛,儿童性早熟现象呈明显上升趋势。
一天接治3名小孩
“我们门诊开设这么多年来,以往性早熟患者寥寥无几,如今,平均每天要接到一例。前天我就接治了3名性早熟小孩,刚刚我才处理完一例6岁小女孩的乳房肿大。”钟燕说。
孩子究竟什么时候发育才算正常?据钟燕介绍,“女孩8岁前出现乳房增大、长阴毛、白带增多等第二性征,或10岁以前月经来潮;男孩9岁前声音变粗、睾丸增大、阴毛生长或有遗精等表现者,一般可以认为是性早熟。”钟燕说,如果发现小孩身体出现这些异样情况,家长要尽快带孩子就诊。
钟燕介绍说,性早熟有真假之分。真性性早熟是内外生殖器都提前成熟,也叫完全性性早熟,具有生育能力。假性性早熟的患儿没有生育能力,只表现为副性征的出现,如单纯的乳房提早发育、外阴生殖器发育、阴道流血等。儿童性早熟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性早熟影响最终身高
“性早熟无论真假,都可同时伴有身高和体重增长加速、骨骼成熟过快和骨骺提前融合,以致孩子在发病初期表现出生长过速、骨龄超前,但最终成人期身高反较矮小。”钟燕说,“骨龄是决定儿童身高潜力的一项主要指标,正常情况下,骨龄应该等于或略小于年龄,而骨龄比年龄大,就属于性早熟。比如实际年龄是八岁多,测出来的骨龄已经十一岁了,这就属于骨龄提前,其害处是提前把骨骼闭掉,提早停止生长。这样最终身高就矮小了。”
说起性早熟的危害,钟燕指出,“性早熟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障碍。患儿可能因自己在体型、外表上与周围小伙伴不同,而产生自卑、恐惧和不安。过早来月经的孩子往往精神十分紧张,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学习。个别女患儿易受到性侵犯,男患儿易出现早恋及过早性行为等问题”。
专家列出三大“元凶”
据专家介绍,首先导致儿童青春期提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营养过剩。现在的孩子普遍营养充足,促使他们生长发育的潜力被过早地发挥出来。特别是一些炸鸡、炸鱼、炸薯条等油炸食品,过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而且,食用油经反复加热使用后,高温使其氧化变性,也是引发性早熟的原因之一。其次,现在很多电影、电视、影碟、书刊中有不少涉及性内容的镜头和文字,孩子们经常耳濡目染这些内容,会使他们大脑中调节发育的神经中枢提前启动。最后,家长给孩子打扮得过于成人化,也会导致孩子性激素分泌增多,出现性早熟现象。此外,遗传因素、服用性激素药物、误服避孕药、环境污染等等也会导致儿童出现性早熟。
儿童不宜多吃的食物
1 油炸类食品
特别是炸鸡、炸薯条和炸薯片。过高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而且,食用油经反复加热,易发生氧化,也是引发性早熟的原因之一。每周光顾洋快餐2次以上,并经常食用油炸类膨化食品的儿童,性早熟的可能性是普通儿童的2.5倍。
2 禽肉
特别是禽颈。市场上出售的家禽,绝大部分由拌有快速生长剂的饲料喂养,“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分的腺体中,因此,吃鸡、鸭、鹅的颈部,是促进性早熟的高危行为。
3 反季节蔬菜和水果
冬季的草莓、葡萄、西瓜、西红柿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苹果、橙和桃,几乎都在“促熟剂”的帮助下才反季节生长或提早成熟,一定要避免给幼儿食用。
4 某些儿童口服液
很多儿童补剂和口服液,都标榜有助“长高长壮”,其实很可能含有激素成分。这些激素使孩子在五六岁时长得比同龄人高大壮实,其骨龄已达8岁或10岁。而等孩子进入正常发育阶段时,反而不长了。
5 可入药的大补类食品
包括人参、黄芪、桂圆干、荔枝干、冬虫夏草等。中医指出,越是大补类药膳,越易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
性早熟典型病例
“在临床上,我发现不少性早熟患者是由于人为因素所致。”结合多年临床诊断病例,钟燕教授向记者介绍了以下几例典型病例。
病例一 误食避孕药导致性早熟
去年冬天,3岁的双胞胎女孩阳阳、乐乐(均系化名)被母亲发现乳房增大、乳晕发黑,出现了典型的性早熟症状,不知所措的妈妈把她们带到了省儿童医院。钟燕根据她们的症状得出,两小孩是接触了大剂量雌激素所致,询问孩子们是否服用过避孕药,妈妈却不能确定。不久邻居告诉这对双胞胎的妈妈,阳阳、乐乐在她家玩过后,她放在床头柜上的6粒避孕药少了3粒,经查,竟是被两小孩偷着吃了,原来“祸首”就是这避孕药。钟燕忠告:小孩因误吃避孕药而出现性早熟的病例不少。避孕药含有大量雌激素,儿童服用后容易出现性早熟,家长一定要把避孕药收好,以免孩子误食。
病例二 “吃”出来的性早熟
今年6月,5岁半的女孩平平(化名)在家人替她洗澡时被发现乳房鼓起来了,还有个小硬块。经诊断,钟燕认为,该小孩属于性早熟。通过询问平平妈妈发现,原来这位年轻妈妈长期服用某种补血药,每次在给自己冲服时她总不忘给心爱的女儿泡上一杯。
钟燕忠告:儿童偏食,过多地吃补品、油炸食品、营养素、饮料等都会提高性早熟的发生几率。在儿童饮食方面应合理、均衡。另外,小孩吃反季的水果也容易导致性早熟。
病例三 成人用品“搽”出性早熟
带着女儿赶到省儿童医院求治的常德王女士百思不得其解,平日喂养小孩很注意,从不让她乱吃东西,但5岁的女儿还是出现了性早熟。通过详细询问,钟燕发现,王女士使用了很长时间的丰乳霜,而女儿的小脸蛋也经常在她身上磨蹭,这样女儿也无意中“用”了丰乳霜。钟燕忠告:孩子搽了成人护肤品,或经常和搽丰乳霜的妈妈接触,导致性早熟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些产品中都含有雌激素,家长应避免让孩子接触。
相关链接 灯光太亮易导致性早熟
强烈的照明灯光、长时间的电视、电脑显示屏光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这种说法听上去好似天方夜谭,却已被医学专家们所承认:光照过度是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之一。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伍学焱解释说,这是由人体内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引起的,褪黑激素能抑制腺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可以防止性早熟。当人在夜间进入睡眠状态时,松果体会分泌大量的褪黑激素,天亮时便停止分泌。人类的松果体一般在儿童中期发育至高峰,抑制性腺的过早发育;但从7-10岁起,松果体开始逐渐退化,性机能随之慢慢增强。儿童若受过多的光线照射,会通过减少松果体褪黑激素的分泌,导致性早熟或生殖器过度发育。
伍学焱认为,这种过度光照,既可来自阳光,也可来自灯光,尤其是人造灯光的广泛应用。北京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副主任医师刘莉则认为,非自然光的作用更大,如强照明光、长时间的电视、电脑显示屏光、高楼大厦的强装饰光等。她说,现在许多小学生的课外作业任务繁重,家长怕孩子学习时伤眼睛,就给他们用瓦数很高的灯照明,其实,灯光并不是越亮越好,应以不刺眼、眼睛感到舒适为佳。武警总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陶海认为,在书房内,根据视物距离从30厘米-100厘米,可选择15瓦-60瓦的白炽灯;视物距离从55厘米-150厘米,可选择8瓦-40瓦的日光灯。 (陈月红)
女孩都十分关心乳房的发育,有的为发育太早而烦恼,有的为发育太晚而焦虑。女孩的乳房从什么时候开始发育,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女孩才8、9岁乳房就开始发育了,而有的女孩要到16岁或更晚才开始发育。多数女孩大约在9―14岁乳房开始发育。
发育时,构成乳房的乳腺及其周围的脂肪组织在乳头及其周围的乳晕处形成一个钮扣样的小鼓包,使乳头隆起、变大,而后渐渐变得更丰满,最后发育为成人的乳房形状。对于女孩来说,不仅乳房发育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乳房发育的速度也有所不同。有些女孩乳房发育得晚些,但发育得较快;而有些女孩乳房发育得较早,但发育得较缓慢。
乳房发育较早的女孩常常为此而难为情,因而设法刻意掩饰自己的胸部;有的为了掩盖较早发育的乳房,走路时低头含胸,或穿紧身衣束胸,结果限制了乳房和胸廓的正常发育。束胸的做法会压迫乳房使乳头凹陷,乳腺发育不良,会造成将来泌乳和哺乳的困难,也容易引起乳部疾病。
实质上,乳房发育较早,乳房较大的女孩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有些女孩较肥胖,就显得乳房更丰满,有些受遗传因素、营养条件、气候等影响发育得较大些。
与乳房发育较早、较大的女孩相反,也有一些女孩为自己的乳房发育较迟较晚而发愁。较敏感的女孩很容易在公共浴室里或在集体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乳房不如一些同龄人的乳房丰满,她们怀疑自己的乳房发育是否正常,也可能担心将来是否会影响生育能力。
乳房发育的大小除受体内雌性激素作用以外,还受遗传、环境因素、营养条件、胖瘦、体育锻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母亲的乳房较小,则女儿也大多较小,这是遗传因素的作用;瘦体型的女孩,也很难有丰满的乳房。乳房偏小还可能与发育的早晚有关,虽然乳房较小,只要生殖器官发育及月经均正常,就不会影响成人后的哺乳功能和生育能力。一般来说,乳房发育早晚并不影响其今后发育的快慢,也不影响成年后乳房的大小和形状,所以乳房发育晚些、小些的女孩不必担忧。
一,儿童过早发育
乳房发育和雌激素的作用存着密切度的关系,雌激素的作用主要是促使女性生殖器和乳房的发育,一般情况下哺乳期的母亲因雌激素水平的关系没有月经,但是随着宝宝长大,本因已处于最低浓度的雌激素随着哺乳量的减少而增加。
宝宝考虑属于单纯性乳房发育,即乳房发育过早,但不伴有阴道及子宫的发育,也无腋毛和阴毛。这是因为7~8岁的女孩也会有少量雌激素的分泌,如果她们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一过性升高或乳腺组织对雌激素敏感性增高,则可以出现乳房肥大,常先出现于一侧,亦可以是双侧先后出现,表现为乳晕下结块或整个乳房增大。这种现象一般是一过性的,可自行恢复,不宜予以手术治疗,以免影响患儿今后的乳房发育。
如伴有其它异常,建议去正规的医院复诊。
二,幼儿乳房发育,泌乳素增高
回答者:放心医苑网特约专家
儿童性早熟发病的因素可能有如下几种:
1.生长发育加速。由于营养的改善、家庭生活条件优越、疾病减少等因素的作用,儿童生长和发育出现了加速趋势,导致性发育提前及性早熟者增多。
2.环境类激素作祟。洗涤剂、农药及塑料工业向环境排放的物质及其分解产物,可在自然界产生一系列类激素污染物。如洗涤剂中的烷基化苯酚类,制造塑料制品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及双酚A等,多达七十余种,这些物质每天都被大量排放到环境中。
此外,有机氯农药虽然目前已很少使用,但是当时的大量施放,至今在土壤、水及植物中的残毒量仍然较高,这些污染物在自然界降解到一定程度后,被发现具有雌激素样的活性。它们在自然界中的浓度虽低,但是相互间的联合协同作用甚强。
如果污染水源、食物或经皮肤吸收,被儿童摄入,即可引起生殖器官及骨骼的发育异常。因此,环境类激素污染物可作为假性性早熟的直接病因。如果在胚胎早期受到此类物质的作用还可导致性别分化障碍。
3.盲目进补。据专家分析,性早熟与太讲究进补有关。煲汤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广东食文化,也是广东人的烹饪强项。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在煲汤时将动物内脏一起煲,其中动物的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体含有激素物质,通过进餐可进入人体。
另外,有些家长不分析儿童厌食的真正原因,盲目地给不爱吃饭的孩子服用可以增强食欲的保健品。殊不知,一般能够增加食欲的保健品常常含有激素成分,长期服用,可引起儿童血液中激素水平上升,进而导致性早熟。
4.误服避孕药。一位5岁的小女孩,以为妈妈服的避孕药是好吃的糖丸,便在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吃了6丸,结果来了月经。当时家长很紧张,到医院后经对女孩进行内分泌检查,测出雌激素增高。这种现象已屡见不鲜,尤其在农村发生较多。虽然经过药物调整治疗,女孩的病情得到了缓解,但家长们一定要引以为戒,千万要把避孕药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否则,即使是七八岁的孩子,哪怕只吃1丸也有可能诱发性早熟。
5.过早的心理刺激。随着电视、VCD等的普及,一些儿童很早就可以从影视里接触一些超越其心理年龄的行为画面。从统计资料看,较闭塞地区比开放地区的性早熟患者要少得多,农村患儿明显少于城市患儿,农村女孩较城市女孩月经初潮年龄明显滞后,这些都是心理因素起作用的明证。
6.受某些疾病(如颅内肿瘤、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儿童也会出现性早熟。因此,家长们要注意观察儿童的发育情况,特别是毛发、生殖器、胡须、喉结等是否过早发育。一旦发现孩子过早出现第二性征,应该及时到内分泌科检查诊治,以免病情发展。
性早熟的治疗:
(一)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 即甘氨酸换成D-色氨酸、D-丝氨酸或D-组氨酸而成的合成激素 。现多用长效制剂,0.1~0.3 mg/kg,每4周肌注1次。D-丝氨酸-GnRH则可通过鼻粘膜吸收。本药可改善最终身高。
(二)甲孕酮 用于女孩性早熟,每日口服用量为10~30mg,出现疗效后减量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