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现抑制阿尔茨海默氏症病因的酶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新华网东京3月27日电(记者钱铮)日本大阪生物科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称,贝塔淀粉样蛋白堆积可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症,而脑脊髓液中分泌的一种酶可抑制这种蛋白的堆积。

据日本媒体报道,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向贝塔淀粉样蛋白中添加这种酶并发现,加入的酶和贝塔淀粉样蛋白紧密结合在一起,此后贝塔淀粉样蛋白就不能聚集、堆积。

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改变实验鼠的基因,使它们不能分泌上述酶,实验鼠脑内的贝塔淀粉样蛋白堆积量就会达到正常实验鼠的3倍。而脑内这种酶分泌量增大的实验鼠,其贝塔淀粉样蛋白的量可减少到只有正常情况的几分之一。

研究人员认为,通过分析这种酶的分泌量有望预测阿尔茨海默氏症何时发病,也可利用这种酶开发新的治疗药物。

阿尔茨海默氏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患者神经细胞死亡,脑部逐渐萎缩,出现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日本国内的该病患者约有200万人。很多医学专家认为,贝塔淀粉样蛋白堆积会引发阿尔茨海默氏症。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