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原地区出现5条地缝 最长8000米最深10米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援引来自河北省国土资源厅的消息称,获悉,6月下旬至7月上旬几次较强降雨之后,该省平原地区的廊坊香河县、文安县,衡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平县,邢台的柏乡县发生5起地裂缝。

消息称,近期发生的地裂缝长度为4000米-8000米,宽度为0.1-0.3米,深度为1.5-10.0米,5条裂缝中,文安县、衡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平县、柏乡县地裂缝发生在农田中,损毁了农田,香河县地裂缝贯穿村庄,造成多间民房开裂。

有关专家对河北省近期发生的地裂缝进行现场勘查后表示,邢台市柏乡县地裂缝和香河县地裂缝,发生地都处在断裂构造附近,特别是柏乡县地裂缝,始发于1996年,呈现断断续续的状态,到目前为止,各个断续的地裂缝已经连为一体,深度和宽度都在扩大,香河县地裂缝与固安-昌黎大断裂基本重合,这两条地裂缝是典型的断裂构造地裂缝。而近期发生的文安县地裂缝、衡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地裂缝、安平县地裂缝属于前段超采地下水和降雨等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非构造性地裂缝。

据悉,地裂缝发生后,有关部门已经进行了广泛的地裂缝知识宣传,消除了当地群众的恐慌心理,并要求当地政府组织对地裂缝进行了回填夯实处理,同时落实了监测责任人,加强巡查和监测,遇有新情况,迅速上报有关部门,并有计划地对地裂缝造成的危房进行搬迁避让。

据2001年完成的“河北平原地裂缝调查与区划成果”显示,2000年前河北平原已发现地裂缝482条,2001年后又在大城、阜平等地新发现地裂缝多条,这表明河北平原的地裂缝活动仍处于活跃期。河北省已要求地方政府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对地裂缝易发区的建设项目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从源头避免地裂缝危害。

来源:燕赵都市报

刘彬李奇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