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理化研究所发现 长寿可能与线粒体有关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新华网东京8月12日电(记者钱铮)日本理化研究所发现,线粒体DNA(脱氧核糖核酸)上某一微小的差异与引发帕金森氏症等疾病的神经细胞死亡现象相关,这一差异还可能决定人能否长寿。

线粒体是细胞质里的一种细胞器,为细胞提供能量,并承担着调节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功能。线粒体拥有与细胞核遗传物质不同的独立DNA,不同个体的线粒体DNA差异明显。

日本理化研究所11日发布新闻公报说,科学家一直认为线粒体DNA的个体差异与多种疾病相关,也与运动能力等一些身体功能的个体差异有联系。

在本次研究中,理化研究所的科学家使用35个志愿者的血小板,解读了线粒体DNA上约1.6万个碱基的序列,分析个体差异与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的关联。

他们发现,线粒体DNA上第10398号碱基因人而异,可能是鸟嘌呤(G型),也可能是腺嘌呤(A型)。如果是G型的话,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较低,而属于G型的人一般比较长寿。

迄今的调查研究显示,日本70%的人口属于G型,而欧美人中G型的比例只有30%,而日本百岁以上的长寿人群中G型占到了80%。研究人员认为,G型很可能是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而A型的人更容易患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疾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