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研制出多语种移动信息服务系统
本报柏林8月26日电(记者 顾钢) 为2008年奥运会服务的多语种移动信息服务系统已经开发成功,这是北京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25日在柏林新闻发布会上联合宣布的。
由这两家单位作为主要研发机构的这一项目,被称为“2008指南”,得到了中国科技部和德国教研部的大力支持。该项目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科技奥运”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多语种移动信息服务系统主要是为国外游客提供的一种基于手机或掌上电脑的移动语音翻译系统,它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或文字输入,自动地将某种外语对话翻译成中文,也可以将中文翻译成外语,可以方便地协助旅客寻找街道、旅游景点、购物、乘出租车,甚至在饭店点菜。
据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陈信祥博士介绍,这一系统的核心部分是中德双方合作开发的软件,这一软件可以存储在定制的掌上电脑上供游客租用,也可以下载到用户的手机上使用。该项目是直接服务于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界博览会,但从长远来看也可以用于日常国外游客,以及中国到国外的游客。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输入国和输出国,而语言交流一直是最大的障碍。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负责人汉斯·乌茨克莱特称,德国许多人喜欢不随团的单独旅游,但由于不懂中文而不敢单独到中国旅行,而将来借助于多语种移动信息服务系统,游客就可以不依赖导游或翻译,很方便地出行和交流。这一项目还得到北京市科委、中科院和德国电信公司等单位的支持。
来源:科技日报